Brunnstrom训练技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旦患者出现随意控制,应尽快终止各种刺
激,首先停止反射刺激,最后停止触觉刺激。 Brunnstrom第三阶段以上不得使用原始反应 (含联合反应) 为克服或破坏连带运动模式,应加强主动运 动的训练。 一旦诱发出正确的运动,要不断重复,直至 学会,为了将这种运动感觉与有目的的运动 相结合,还应将其融入功能活动训练中。
(二)、训练方法 1、床上姿势和卧位训练 a、床上姿势:上肢、下肢 b、床上被动、辅助主动运动训练 c、从仰卧位向侧卧位的翻身训练 d、缓解屈肌痉挛的体位训练


2、坐位的躯干、颈、四肢训练
a、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
b、躯干屈曲训练 c、躯干的旋转训练 d、肩胛带运动诱发训练 e、髋关节屈肌群对称性收缩训练
我们认为,偏瘫患者如能早期接受正确的康
复训练,不仅可以使痉挛得到最大限度的抑 制,而其屈肌或伸肌的联带运动模式也可以 预防。因此,大部分患者的康复过程并非一 定遵循Brunnstrom所描述的六个阶段进行。 亦有专家或学者对其利用异常反射和异常的 运动模式诱发随意运动的理论提出异议。我 们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原始反射及异常的 运动模式一旦被诱发出来就难以抑制,而这 些反射及运动模式又是影响患者正常运动的 主要原因,所以对早期康复的偏瘫患者不宜 使用。对于偏瘫多年、运动功能改善非常困 难的患者,运用基本疗法中的部分手法仍可 以收到一定疗效。
(二)、紧张性姿势反射 评价原始的姿势反射的目的在于确定在早 期治疗中(无随意运动时)是否可以利用这 些反射引出运动。紧张性姿势反射包括对称 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及紧张性腰反射。
(三)、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 主动用力时,没有主动运动的患侧肌群所产生的反 应,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被重新释放的原始 反射。评价联合反应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偏瘫患者处 于弛缓和痉挛的早期阶段是否可以利用联合反应诱 发患侧肌肉随意收缩或运动。 因此,联合反应属于原始反射,一般患者不仅不宜 应用,而且应及时地予以抑制。对高龄患者或长期 处于弛缓阶段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但应在诱发出 随意运动后尽量早地予以抑制,不得强化。
3、上肢训练(Ⅰ—Ⅲ阶段)
a、上肢屈曲运动训练
b、上肢伸展运动训练
4、上肢训练(Ⅳ—Ⅴ阶段)
a、上肢屈曲运动训练
b、上肢伸展运动训练
5、下肢运动模式矫正训练
a、踝背屈诱发训练
b、髋关节外展的诱发训练
c、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交互反应训练
谢 谢!
(四)、联带运动 联带运动是病理性的异常运动模式,是没有 实用价值性的运动,可在随意控制的早期阶 段出现,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至痉挛阶段 (第二阶段)时,其运动模式就具有联带运 动特点;当达到联带运动阶段(第三阶段)时, 其刻板的、固定的运动模式达到高峰。这种 刻板的、肢体的整体性运动是由于脑损伤使 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脊髓的抑制减弱或消失 所致。
脑卒中后随意运动的恢复遵循从整体、刻板
的屈肌或伸肌运动模式到两种运动模式相结 合,最终出现随意的分离运动规律。 Brunnstrom由此而提出了如下观点:在脑卒 中后恢复的初期阶段,可利用各种原始反射 和运动模式诱发出联带运动,进而促进随意 运动恢复。 当患者可以随意地进行刻板的、整个肢体的 屈肌或伸肌的运动(屈肌或伸肌联带运动) 后,再从这种固定的运动模式中脱离出来, 直接恢复正常、随意的分离运动。 Brunnstrom受时代的限制,提出了自己的理 论和相应的评价与治疗方法。
二 、评价
(一)、评价目的
采用Brunnstrom方法评价偏瘫患者,可重 点了解如下: 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水平,即所处恢复阶段。 各种紧张性姿势反射对于偏瘫患者运动的影 响。 联合反应对于偏瘫患者运动的影响。

(二)、肢体功能恢复阶段 Brunnstrom通过对大量患者的临床观察后提 出,脑卒中后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遵循一 个大致相同的恢复过程,她将其分为六个阶 段。这个恢复过程因人而异,恢复进程或快 或慢。 也可能停止在某一阶段不再进展,通过对偏 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可了解患者 肢体功能所处的水平以利于制定治疗计划。
Brunnstrom训练技术
一 、概述
(一)、基本治疗原理 在正常运动发育过程中,脊髓和脑干水平的反射因
受到较高位中枢的抑制而不被表现。因此, Brunnstrom认为脊髓和脑干水平的反射和肢体的整 体运动模式是正常发育过程中早期的必然阶段,脑 卒中发生后,患者出现发育“倒退”,上述原始和 肢体整体运动模式由于脑损伤导致脱离抑制而被释 放出来,因此,Brunnstrom认为脊髓及脑干水平的 原始反射和异常的运动模式都是偏瘫患者恢复正常 的随意运动以前必须经过的阶段,是偏瘫患者运动 功能恢复的“正常”或必然过程。
三 、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
治疗根据发育顺序有规律地进行,即从反射
→随意运动→功能活动。 无随意运动存在时,利用反射、联合反应、 本体感觉性刺激和皮肤触觉刺激增加肌张力, 促进运动出现。 当随意运动出现时,首先要求患者使肢体定 位并保持,即做等长收缩。如果成功,继续 做离心性收缩,最后做向心性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