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我家的传家宝作文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的传家宝作文15篇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家户户都有自家的家风家训,有的家风家训是“珍惜时间,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家风家训是“做人要老实守信〞;还有的家风家训是“脚踏实地,清白做人〞;而我家的家风家训那么是“勤劳,善良,尊老爱幼。
〞这家风如春雨般晶莹、雨露般甘醇,从小就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
从我上幼儿园时,爷爷就指着墙上挂的?朱子家训?一句一句地教我。
它的第一句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刚开始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渐渐的我长大了,爷爷奶奶的勤劳持家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每天早晨等我一觉醒来,爷爷早已经把院里院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奶奶也做好了早饭,屋里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他们还在院子外面开了一个小菜园,爷爷翻地,奶奶施肥,奶奶播种,爷爷浇水。
韭菜、黄瓜、茄子、辣椒、番茄、萝卜……一茬茬纯天然的蔬菜应接不暇,每次采摘,奶奶都会给邻居们送些。
爸爸一直都是我学习的典范,和他一起经历的一件小事让我懂得,善良是多么重要的一种美德。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卖鱼的阿姨多找了爸爸20元钱,当时爸爸并不知道,等他出来在菜市场门口买馒头时才觉察口袋里多了20元钱,卖鱼的地方虽然离菜市场门口有一段距离,但是爸爸却立即返回把20元钱还给了卖鱼的阿姨。
当看到那个阿姨接过钱时那感谢的神情,我为爸爸的做法感到无比的骄傲。
奶奶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天天忙个不停,除了每天为全家做好三顿饭,还要收拾家务、照顾我。
邻居们都夸奶奶能干是个好婆婆。
而妈妈每天下班后,总是匆匆回家,抢着干活,为的是让奶奶好好休息一下。
吃完饭,妈妈还要检查我的作业,当我上床睡觉时,她还要去洗我们穿了一天的脏衣服,经常是我一觉醒来,妈妈还在忙活。
每逢节日,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按长幼顺序坐好,如果长辈们不先吃晚辈是不能先吃的。
我在奶奶、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做一些收拾碗筷、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虽然这些小事在大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我会不断地努力进取。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更是我家的传家宝。
相信有了它,我一定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百善孝为先!〞没错,我的家风足可以用“孝〞字概括,它像一棵叶茂如盖的参天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下成长。
妈妈用实际行动为我做到了“孝〞的表率。
奶奶因为要照顾妹妹,又要照顾90岁的老奶奶,所以,7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住着我们老少四代人。
妈妈从未表示出不快乐,反而常常给老奶奶买好吃的,帮老奶奶洗澡、剪指甲。
曾经有一次我就见妈妈刚下班,看到老奶奶指甲长了,二话没说就拿指甲刀给老奶奶剪指甲,是那么的认真,仿佛在做一件大事。
老奶奶年龄大了,耳朵有点聋,但妈妈每次给她说话都极为有耐心,当妈妈说了两遍,老奶奶还是没听清的时候,妈妈就不厌其烦地说第三遍、第四遍,还边说边打
手势。
因为有妈妈的体贴,老奶奶在我家总是乐呵呵的。
每当奶奶把饭做好,妈妈便会主动上前端碗;每当热气腾腾的饭端上了餐桌,爸爸妈妈总是先让家里的长辈先动筷子,而且还会主动给奶奶和老奶奶拿馍、夹菜呢。
每当吃过饭,妈妈总会是第一个去收碗筷,动作格外迅速,而爸爸也是第一个冲进厨房,动作格外敏捷。
这一切是那样的平静,又是那样的自然。
爸爸用言行教育我要孝敬长辈。
有一天,我的心情不太好,面对什么事都很烦躁。
当奶奶喊我吃饭时,我没好气地说“你们先吃,我不想吃了!〞事后,爸爸把我叫到他身边说“宝贝,这样做是不对的,奶奶天天不辞劳苦地为大家做饭,还要照顾妹妹,多辛苦呀!所以,你以后说话脾气小一点,不要让奶奶生气!〞爸爸说完,用手摸了摸我的头补充道:“孝,是我们聂家的传家宝,还要靠你和妹妹发扬光大呢!〞听了爸爸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孝〞的含义,我也将在“孝〞的这棵大树下茁壮成长!
阿姨,因为六年级功课很忙,我好久没去你家玩了,想你了。
我知道你非常关心我的成长,现在,我向你汇报一下刚发生的一些事哦。
晚上,我爷爷要来我家吃饭,我妈准备了鱼虾肉等很多好菜招待。
饭后,妈妈说:“闹闹,把你的作业拿来给我看看。
〞我说:“知道了,妈妈。
〞说完,就冲进书房。
咦,我的作业本呢?我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
这时,爷爷走进我的书房,看到我翻箱倒柜的样子,皱着眉头说:“闹闹,你的书房也太乱了吧!这样是不对的!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要有条理。
自己的物品要字典式存放!重要的事我再说一遍:要字典式存放。
你记住了吗?〞
听了爷爷的话,我惭愧地点了点头。
我想起爷爷家的房子虽然有点旧,可是里面的东西都是井井有条,非常干净。
厨房没有污渍,卫生间没有水渍,书籍、报纸一尘不染地摆放在书柜上。
鞋柜上的鞋子是谁的就谁穿,不能搞错。
爷爷说他也把好习惯传给了爸爸。
每次出作文差前,爸爸把自己的行李早早整理好了。
里面的东西摆放有序,一件不漏。
爸爸也经常教育我说:“丢三落四会碍事的。
比方,你要上飞机,但不知道行李在哪里,飞机可是不等人的。
你来到学校,课本丢在家里了,那怎么行?要吃饭了,饭碗找不到,怎么吃?〞
阿姨,想起来真惭愧!我确实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想起我的外套还在学校呢,我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妈妈,哎,还是如实相告吧。
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不把人丢在教室里呢?整天不是丢这个,就是丢那个。
多麻烦啊!这就是粗心,生活没条理。
你不是说长大要做医生,科学家吗?这个习惯不改怎么行呢?〞
妈妈的话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我!从此以后,我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提醒自己好好整理东西,进步很大哦,但有时还是难免出错。
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很重要,好家风是传家宝。
阿姨,你说是吗?你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我们家有也一宝,但我家的一“宝〞和别人家的“宝〞有点不同。
那是我的太太,八十五六岁,身体硬朗,就是有点老年痴呆了,一天到晚只知道在外面走来走去捡垃圾,而且垃圾堆里都要去捡去翻,说是捡一些东西可以卖钱。
刚开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劝说抯拦她,好话坏话说尽,可太太就像个顽皮的小孩,总背着家中的大人偷偷摸摸溜出去捡。
一而再,再而三的,没方法劝说下老太太大家也只好由她了,只要她快乐就好。
太太的行为以致到了夏天,她的身上总散发着一股令我想吐的气味,我常常避而远之。
但我妈妈每天黄昏却都亲自帮太太洗澡,刚开始几天太太怎么也不肯让她俩洗,一直坚持自己洗。
但妈妈还是不厌其烦,耐心地哄着太太,帮她洗。
每当此时,我就会捂着鼻子走过去问:“妈妈,你鼻子有问题吗?难道你闻不到臭味?〞妈妈朝我看了一眼,没说话,继续给太太洗澡。
看着妈妈的眼神,我发现她好似有点生气了就悻悻地在一旁呆着。
过了一会儿,妈妈帮太太洗好澡,朝我身边走来拍拍我的背柔和的向我问道:“小佐,你喜欢爸爸和爷爷吗?〞“那肯定喜欢啊!怎么了?〞我不假思索地答复道。
“喜欢就好!〞妈妈说:“如果没有太太,就没有你的爷爷,没有爷爷就没有你的爸爸,也就没有今天的你。
太太年轻时吃了很多苦,现在老了,无论她变成什么样,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照顾她,她永远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长辈。
〞听了妈妈说的这
番话,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从妈妈的行动中,从妈妈和我说的每一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妈妈对长辈的宽容和关爱,也为我树起了尊老爱幼的典范,我再也不会为一已之欲而嫌弃他人。
现在家里做好吃,有好玩的,我都会主动要求给太太分享。
看到现在懂事的我,爸妈都会为我竖起大拇指。
妈妈,其实我想对你说:你是我成长路上的引领人,生活中的“镜子〞,我也要像您一样孝敬长辈,以孝为先,以孝为美。
大家都有自己家的传家宝,我家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家的传家宝就是老实、大方、善良。
有一次,我去姐姐家玩,我们正玩得快乐呢,只听“哗啦〞一声,一只花瓶被我不小心碰下来摔碎了,我和姐姐都大吃一惊,紧张极了,我们惊慌失措地蹲在地上,捡拾着破碎的花瓶,一边捡着,一边还念念有词:“没事,岁岁平安嘛!〞其实,我们的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真担忧被姨妈姨夫收拾一顿。
就在我们的担忧和恐惧中,姨父回来了,我想暴风骤雨就要来了!姨父看到地上的碎片,脸黑着,表情严厉地问到:“谁干的?说出来保证不揍你们。
〞听了这话,我原本紧张的心情稍稍平静了一些,我害怕地说道:“是我。
〞低着头等待着暴风骤雨地降临,可是,姨父不但没有批评我,还表扬了我老实的精神,我急迫地问:“这算吗,爸爸〞,爸爸点点头:“老实,就是从小事做起,就算做错了,敢于成认,还是好孩子。
〞大方,就是落落大方,不小气。
一次,我和姐姐玩过家家,我们该选择喜欢的道具人物了,结果,我们选中了同一个洋娃娃,我想要,
但是姐姐也很想要,当我看到姐姐非常渴望的眼神,我最终还是很不情愿地把洋娃娃递给了姐姐。
姐姐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你,妹妹。
〞看着姐姐笑了,我也笑了。
剩下两个我是这样理解的,健康的意思就是平平安安,不感冒,不发烧就是健康。
善良就是要助人为乐,待人宽容。
我家的传家宝只有简单的三个词,陪伴我一直成长,教导我长大,这就是我家的传家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老师问我们家的传家宝是什么?我想了想回家之后问妈妈之后妈妈说:「我们家的传家宝是祖先的照片啊」我想了想问说:「我们家还有其他的传家宝吗?」
妈妈说:「人对最容易拥有的东西最容易忽略,虽然珠宝、稀有艺品难得,但对我们来说,再多的'珍宝也比不上那一张张,最可以代表我们家族的历史纪念价值来的更为珍贵。
」
然后我很好奇的想知道到底那些照片有多少我没见过的人?
并请妈妈这二天可以将照片整理给我看看并慢慢告诉我照片中的内容,终于妈妈将照片从厚厚的灰尘中翻开箱子,我看到满满的照片在我露出惊讶的眼神的时候,妈妈好似电眼一样侦测到我的反响,告诉我别惊讶我们家的照片还在持续增加中喔!
妈妈拿起一张照片告诉我那是爸爸的爷爷,我看到一个阿祖穿着衣服跟我们很不一样,就问妈妈为什么阿祖跟我们穿的不一样呢?妈妈说:「因为很多年前阿祖在寺庙中已经出家并担任主持的僧人,所以平常都要穿着袈裟。
」
又看到一张照片有好多人打着赤脚拍照,第一个想法为什么他们都不穿鞋呢?好脏喔!妈妈仿佛看透了我的想法,跟我说:「那是奶奶家姐弟妹的合照,因为以前的人生活都很苦,连饭都没得吃了,那还有鞋穿呢!」,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现在有多幸福呀!
又看到一张照片觉得照片中的人很熟悉,但我从来没印象有见过他,我问妈妈说:「他是谁呀?」,妈妈突然红着眼眶告诉我:「那是妈妈的弟弟也就是你的小舅舅。
」,我才想起来每次回外婆家墙上都是他的照片,难怪觉得那么熟悉!
妈妈从来不谈小舅舅以前的事,因为她都会很伤心的哭,但是妈妈这次却慢慢的告诉我:「小舅舅18岁的时候在下班的时候,发生了重大车祸,医生无法救回他的生命就过世了,结束了他才刚刚开始的人生。
」,我好奇的问:「那我18岁的时候也要出去工作了吗?」,妈妈说:「因为小舅舅读书的时候是半工半读的很辛苦,一边可以赚钱但又可以念书完成学业。
」我发现我们现在可以无忧无虑的读书,那是多么的快乐呀!
我发现一张张的照片记录着所有的事,以后我也要拍好多张照片让我以后的子孙回忆一下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再慢慢说给他们听!
我有一个银项圈,它是我妈妈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至今可能也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不记得是爸爸还是妈妈给我套上了这个银项圈的,总之是很小的时候吧!就像鲁迅笔下的闰土所戴的那个银项圈一样:“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耶稣面
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我的项圈也是明晃晃的,我的父母给我戴上这个玩意,却不是想在耶稣面前许下什么心愿,用这个圈子将我套住呢,听爸爸说这是想让我茁壮成长的意思。
从我记事起,这个银项圈就像是长在我脖子上似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它和我共同度过每一个晨昏,伴着我成长,也见证着我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灵的每一个奇妙的变化。
传说,银饰戴久了,会和佩戴的人连结成一体,通过银饰光亮的变化反响出佩戴的人的身体状况。
这种说法我觉得是有些道理的,我的银项圈大多数时候都是明晃晃的,可是如果我生病了的话,它就会变得暗黑发沉,我母亲只要一见我的项圈不那么明亮,就知道我肯定是哪里不适了。
我小时的体质还算不错,就是偶尔感冒而已,所以这个银项圈就被认定为我的护身符了。
银项圈成为我身体的一局部,每天跟它在一起,也成了我的习惯。
直到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要拿掉它。
可是上了大班以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审美的那局部功能突然开窍了,还是因为有一个老师每次见到我都叫我“圈宝宝〞的原因。
我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大闹过一回,非要母亲拿掉它。
我自己是拿不掉它的,因为很小的时候就戴上了,我长它又不长。
差不多快要把我的头挤碎了,我也没能把它拿下来。
父母一是因为这个项圈有着护身符的意义,另外一个拿掉它实在很麻烦吧,所以坚决不同意帮我去掉它,于是我只好继续戴着直到上小学为止。
一年级时我强烈要求摘下银项圈,费了好大劲,终于说动爸妈将
这个套在我颈上差不多四、五年的银项圈拿掉了。
一开始我真的很不适应,总觉得身体上好似少了一样东西似得,空落落的难受。
直到现在,有时回老家我还会翻妈妈的箱底去看看我的银项圈。
离开了我脖子的项圈也不那么明亮耀眼了,让我很是惆怅。
银项圈,思念你陪伴我的美好童年!
生活是一片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播下一分希望,收获一份成功;播下一片孝敬,收获全家幸福。
我家就是幸福的港湾,敬老爱亲是我家的传家宝,它从这里传承,经过一代又一代。
在左邻右舍眼中,爷爷是大孝子,虽说他早已离我们而去,可他的孝行迄今为止仍然是乡亲们教育下一辈的模范故事。
据爸爸说,打小家庭经济拮据,爷爷每个月的工资不多,每次领了钱,他总是惦记着先给老家的曾祖父、曾祖母寄去生活费,剩下不多的才是全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后来,曾祖父母他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眼睛也不好使,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爷爷就把她们接过来一起居住。
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菜肴,爷爷必定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们盛上满满一大碗,接着才轮到子孙们,自己那么最后“出场〞。
常听奶奶说,太婆婆逢人便夸自己这辈子真是好福气,得了个女婿这么孝顺自己,事事都要惦记着她这老太婆,比亲儿子还体贴。
耳濡目染之下,爸爸、妈妈对长辈那也是相当尊敬,礼数有加。
在爷爷生命垂危的住院的那两个月,爸爸请了长假一直陪伴在爷爷的身旁,每天为爷爷翻身擦洗、端茶送水、喂饭喂药。
那段时间爸爸的
眼睛都是布满血丝,我知道那肯定是睡眠缺乏和过度劳累造成的。
可爷爷临终时面带微笑,紧紧地握着爸爸的手,我想他一定是感谢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儿子,因此走得很淡定很安详。
我就是在这样爱的气氛中成长,那孝亲敬老的种子早已在我稚嫩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七岁时,有一天全家人吃过晚饭照例围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妈妈摆好了水果拼盘,我挑了个最大的递给外婆,再挑了个大的给外公。
观看节目的时候一定要点他们爱看的节目,并陪他们在旁边当节目“翻译〞,外公外婆快乐极了,连连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看见爸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今外出时,我会主动给老人们让座或帮助提东西;在家里我帮着妈妈洗碗拖地,干些家务活;爸爸下班回家,我会给他按摩捶背端茶送水……
孝亲敬老就是我的传家宝,爷爷传给了爸爸,爸爸又传给了我,我接过这爱心的接力棒,一定会小心呵护着爱的火苗,让它一直熊熊燃烧,让爱的光亮照耀我前行的路程,直到永远。
有些人的传家宝是一支钢笔,它诉说了岁月中漫长的故事;有些人的传家宝是一把刀,用来杀鬼子的军刀。
而我的传家宝,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古玩字画,而是一种简单而又深刻的好家风——勤俭节约。
从小父母就对我说:“勤俭节约,是做人的本分。
〞因此,每当我向父母要钱买零食时,他们总会以“不能浪费钱,要节约来提醒我〞。
可当时我年幼,并未把这话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回受到了爷爷的批评,我才回归“正道〞。
那是个骄阳似火的中午,爷爷外出回来与我们一起午餐。
我边吃边瞧着墙上的钟,看着秒针不停的转动,离十二点越来越近了,我着急万分:怎么办,和朋友约好的时间就要到了。
我越心急越出错,饭粒掉得满周围都是。
爷爷看见了,一边心疼地把桌上的饭粒夹进自己碗里,一边训斥道:“你这么不爱惜粮食,一点勤俭节约的观念都没有。
勤俭节约是立人之本,难道你不知道吗?〞我听后,想起了小时候学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心想:农民伯伯种粮食是多么辛苦啊!可自己却那么的不爱惜粮食还糟蹋粮食,真是不应该啊!想到这,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连忙跟爷爷一起把桌子上的饭粒夹到碗里,并马上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打那次以后,我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家里,不光爷爷奶奶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爸爸妈妈在平常生活中也十分节约,从不舍得乱花钱。
妈妈的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可以算是“古董〞了。
一天之中,妈妈的不知道要卡机、死机多少次。
每次都要捣鼓半天,才能重新使用。
可她却舍不得买一部新的,每次总是微笑着说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教导我,做人就要勤俭节约!
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愈来愈多的东西被明码标价,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无法用金钱和财富来衡量的!我们只有传承好这些家风、家训,才能使国家更加和谐、繁荣、富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生的通行证,她的核心是真诚。
诚那么实,不会欺骗他人。
诚信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它会使毒
药变成良药,使憎恨变成友好。
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交往,妈妈从小教育我做人要诚信,人什么都可以丢,除了诚信。
有一次,妈妈出去有事,说会迟点回来,于是,我暗暗快乐想:“这回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
〞我连忙拿出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正玩的起劲,突然,“砰砰〞一阵敲门声吓我一跳,我马上关掉,透过猫眼看到,原来是送牛奶的,我松了一口气,就开门拿了牛奶放入冰箱后;又继续开始玩,这回玩的太入迷了,都没看时间,妈妈回来都到客厅了我还没发现。
突然,房间的手把转动了,我手忙脚乱的赶紧把关掉,拿出作业本,在那里假装做作业;妈妈进来就说:“儿子今天没玩吗?〞我说:“没……没有,我哪能玩啊!〞妈妈拿过看了看说:“不错,听话多了!〞然后就出去了,我暗暗松了口气“啊!终于逃过一劫!〞
过一会,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做作业,看到书桌上的?小故事大道理?书上刚好看到“狼来了〞的故事。
渐渐地,庆幸的心情被不安替代。
我懊悔了,想了又想,打算豁出去了,大不了被臭骂一顿,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出去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对不起,我说谎了,其实,你
“其实我早在拿时没回来前我都在玩,我错了。
〞妈妈平静地说:
就知道了,那么烫明显是刚放下的,我就是想看看你有没记住妈妈之前是怎么教育你的。
做人要诚信厚道不能撒谎;还有固然好玩,可是要将时间分配好,作业完成了,可以适当的玩玩。
不过你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明你还是个老实的好孩子,妈妈不骂你,以后记住做人一定要诚信,不能撒谎。
〞我惭愧地说:“知道了,妈妈!〞
妈妈听了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是啊!没了诚信,人的灵魂还剩下什么呢?人与人用什么来交往呢?诚信真的很重要!让诚信与我们同行,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吧!
一提起“传家宝〞,总让人联想到价格不菲,价值连城。
我家也有传家宝,但它——只是一把普通的剪刀。
这把剪刀早已锈迹斑斑,可爷爷却还视它为珍宝,放在床头,每天都要细细地抚摸一遍,手抚过剪刀的那一刻,他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展开来了。
小时候我不懂爷爷为什么这么宝贝一把破剪刀,只知道它很古老,很受爷爷的重视。
有一次我处于好奇拿它来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打掉了那把剪刀,剪刀撞在石头做的门槛上,缺了个口。
爷爷见了,原本不利索的腿脚三步并作两步,箭一般的速度冲过来捡起剪刀,轻轻地拭去粘上的灰土,瞪了我一眼,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还把我骂了一顿。
要知道,平时爷爷可是很疼我的,可这次却对我大发雷霆。
我当时虽不知道爷爷为何如此爱惜这把剪刀,却也不敢多问。
后来听爷爷说,这把剪刀是1912年买来的。
那年清朝灭亡,我的曾祖父从商人手中买来这把剪刀,剪去了代表着腐败、压迫的辫子,迎来了平等、公平的新中国。
随着对历史的了解,现在的我慢慢意识到这把剪刀对爷爷的重要性。
当年的那一剪,剪掉的是中国长达几百年来的耻辱与自卑;当年的那一剪,剪掉的是腐败与无能;当年的那一剪,剪掉的是黑暗、欺压与不公!当年的那一剪,迎来了人民生的希望,活的曙光!这把剪刀,是爷爷的精神寄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