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发展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读右图,从图中找出主要粮 食作物及经济作物是什么? 并完成下表:
问题分析: 根据所学的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 的利弊。(提示:可从气候、土壤、土地规模等方面论 述) 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规模大,适宜大规模的机械 化耕作;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人口较少,粮食的商品率较高,使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 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可能。 制约因素: 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高,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在春秋季节, 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导致农业减 产;华北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春旱极大 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
“黑土地”指东北平原
读 图
黄土高原 “黄土地”指华北平原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 表的地形区名称?
C A B
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差异
“黑土地”
位置 范围 自 然 条 件 地形 温度带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 理差异; 认识北方自然特征和其农业的相互关系;同时加强学生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中对地图的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 + 说明”的方式分别 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及相关活动让 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 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东北平原 黑、吉、辽、内蒙古的东 北部 东北平原 中温带和寒温带 湿润和半湿润区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黄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京、津、冀、鲁、晋、陕、豫、 甘、宁、苏、皖的全部或部分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暖温带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冬小麦、棉花、谷子 华北平原是小麦、棉花主要 产区
干湿区
农作物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 答:
• 平原: 三江平原 东 北 G___________; 松嫩平原 平 原 H___________; 辽河平原 I___________ 华北平原 ; J___________。
• 高原: 黄土高原 L___________。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 答:
三、北方地区人文点滴
食:北方许多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也以面食为主,善于加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食品。在黄土高原以及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历史上 曾经较长时期以小米等为主要食品。 住: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地区在建筑房屋时,都特 别注意保暖防寒。在农村很多地方习惯于睡火炕。黄 土高原的居民,因为气候比较干旱,他们便充分地利 用当地深厚的黄土,开挖窑洞居住。这样,既节省了 建筑材料,窑洞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活动: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大地冰封,溜冰、滑雪是 当地人喜爱的冬季体育活动。 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形成了一 大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长期是我国古代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 施 教学难点: (1)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 征。 (2)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上册 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 了解和知识运用,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 力和读图能力。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 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 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 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 生动起来,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平稳过 渡到北方地区与其农业相互关系上来。最终使 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 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6.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是人教版地理教材 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四大地理分区的基础 上,进一步明确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是本学期区域 地理学习的第一章。教材中对北方地区的介绍采取了 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方式,重点突出从地形、 气候、农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勾画出北方地区的自 然地理特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图景。 •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对北方地区 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气候、地形与农 业生产及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 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并且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 理特征作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铺垫。
合作探究:
一、自然特征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河流 3.气候特征 4.土壤
1.位置与范围
读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 地理事物名称,观察北 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
50
A E
40
A大兴安岭、B青藏高 原以东 东临C渤海、D 黄海
C
B
33
E内蒙古高原以 南
D F
G
F秦岭-G淮河 以北
2.地形、河流
西安
长城
洛阳
开封
开封
四、北方地区----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东北重工 业基地
钢铁工业
石油化 工
. ..
兰州 西安
交资 通源 便丰 利富
京津唐 工业基 地
太原
飞机制造
北方地区有丰富的___ 煤、___ 铁、 石油 等矿产资源。 ______
3、课堂小结:(3~4分钟)用多媒体展示课堂 笔记,让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 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所学知媒体课件,运用精美图片, 创设出全新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鼓 励、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循序渐 进,使他们乐学,会学。因此本节课多采用讨论 法,地理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 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 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 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 法、讨论探究法、提问法等。
B
湿润区
半干旱区
C
A
半湿润区
读 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 表的温度带名称?
1、东北区
D E B
A
C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2、华北区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3、完成课本10页 活动题。
课本10页活动题
1、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气候类型是?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温带季风气候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用2~3分钟)我设计的导语是: 通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并辅以多媒 体课件中的图片提问学生该诗是描写哪里的景观引入 北方地区。在学生兴趣被激发后,顺势引导教学进入 第二个环节。
提问:毛泽东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 景色?
2、讲授新课:(约35分钟)选择多媒体的教学 手段,通过图片和图表资料,设计活动中的问 题,先读北方地区图,再分析讨论北方地区的 自然特征与农业。突出教材的重点,分析教材 的难点。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 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再由北方自然特征 过渡到北方的旱作农业方式。
库尔勒市第八中学文科组
程世朋
课堂小结:
第六章 北方地区
1.位置和范围
自 然 特 征 与 农 业
自然特征
2.地形、河流 3.气候特征 4.土壤
耕地类型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农业 经济 人文 面临问题: 重。
不足,

4、作业布置 能力册子相应章节
5、板书设计: 6.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2、地形 3、气候(降水,温度——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p10活动: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4、土壤(黄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黑土地——东北平原) p12阅读材料:认识冲积扇对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性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农业发展的条件(利,弊)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p11图6.6) 3、华北平原的春旱(原因、影响、解决措施,p12活 动)
读图,说出北方地 区的地形以什么为 主? 平原、高原
A
C
B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 答:
• 山脉: 大兴安岭 A___________; 小兴安岭 B___________; 长白山 C___________ 太行山 ; D___________ 六盘山 ;
E___________ ; 秦岭 F___________。
思考: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最 大问题是什么呢? 水源不足
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 源不足,春旱严重。
探究:课本12页活动,认识华北平原春旱
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1、说出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讨论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华北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北方春旱严重的原因及措施: (1)原因:①春季北方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而降水少,河流径流小;气 候较干燥;②春季北方正值农作物返青和出苗期,农田需水量大,加剧了春旱。 (2)措施: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②推广喷 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④节约用水,防止水 污染。
• 丘陵: 辽东丘陵
M___________ 山东丘陵 ;
N___________。
• 河流: 黑龙江 ①__________ 乌苏里江 ; ②__________ 松花江 ; ③__________。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答
• 河流:
④__________ ; 嫩江 ⑤__________ ; 辽河 ⑥__________ 黄河 ; 渭河 ⑦__________ ;
汾河 ⑧__________ ;
图们江 ⑨__________; 鸭绿江 ⑩__________。
3.气候特征
读 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 表的温度带名称?
E 寒温带
中温带
D
青藏高原区
暖温带
C
中国温度带图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暖温带 热带
B
A
中国干湿地区图
读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 的干湿地区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