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看法自然现象能够需求( )
①用眼睛看②用脑思索③用仪器实验
A. 只要①
B. 只要②
C. 只要③
D. ①②③
2.对一些生活知识的认知是迷信素养的重要方面。

以下对一些迷信量的估测中,比拟贴近理想的是〔〕
A.一位中先生遭到的重力约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中先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3.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说它能够是酒精,小明提出翻开瓶塞闻气息。

关于〝小明提出翻开瓶塞闻气息〞这一进程属于迷信探求中的〔〕
A. 提出效果
B. 树立假定
C. 设计方案
D. 搜集证据
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兴趣活动中,小明依据〝通常状况下,人站立时身矮小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知识,可知如图1中所示足迹的〝立功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5.某先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仰望读数。

读数为20mL,倒出局部液体后仰望读数为5mL,那么该先生实践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A. 大于15毫升
B. 小于15毫升
C. 等于15毫升
D. 都有能够
6.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以下方法中复杂且正确的选项是〔〕
A. 先测出2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经过计算求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B. 把1枚大头针放在一只烧杯中,测出总质量,再减去烧杯的质量
C. 直接将1枚大头针放在调理好的天平上测量
D. 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
7.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以下方法中最好的是〔〕
A. 用刻度尺细心肠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屡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区分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8.试管是迷信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以下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A. 制止品味实验室中的任何试剂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 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D. 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
9.在运动会上的铅球竞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竞赛的效果,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那么测量值将会〔〕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都有能够
10.以下关于迷信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迷信观察是迷信探求的一种基本方法
B. 迷信观察必需借助有关工具才干停止
C. 观察是要片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载上去
D. 观察时要积极思索,多问几个为什么
11.经常作为体温测量的工具为温度计,以下说法与温度计相关错误的选项是〔〕
A. 应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停止任务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反时,体积变化大
C. 下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反时液柱变化大
D. 温度计结构: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色拉油、酒精等液体
1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拟(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13.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

那么明天早晨你用以下哪种处置方法可以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A. 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 将蚯蚓放在留有大批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 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少量的水
D. 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14.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辰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
A. 此时辰热水的温度
B. 此时辰房间内气温
C. 此时辰玻璃泡内水银温度
D. 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
15. 化学实验进程中要留意实验平安,假设发作不测也要冷静处置.对以下不测事故的处置方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共7题;共18分〕
16.请给以下测量数据填上适宜的单位。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________
〔2〕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1________
〔3〕小陈在体育课上的百米效果是12.3________
17.化学研讨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经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仔细________和剖析讨论,可以验证化学原理,学习迷信探求的意义的方法并取得化学知识.
18.请将表达以下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分裂C.防止实验误差
〔1〕加热试管时,先平均加热,后集中加热。

________
〔2〕滴管运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野与凹液面最低处坚持平视。

________
19. 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
20.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阴沉的时分,它们经常要走出家门,在空中上寻觅食物。

某迷信兴味小组为探求蚂蚁寻觅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停止了以下实验: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

观察它的运动状况。

(1)该实验基于的假定是 ________ 。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良意见________ 。

(3)关于蚂蚁,你还想探求的效果是:________ 。

21.摄氏温度的规则:在一个规范大气压下,纯真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

华氏温度的规则:在一个规范大气压下,纯真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

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

那么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__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
________℃。

2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平均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规范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8℃。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5℃,最低读数为17℃,那么当此温度计示数为35℃时,实践温度是________;当温度为________时,这支温度计读数恰恰与实践温度相反。

三、实验探求题〔共4题;共9分〕
23.迷信探求是一个发明性思想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进程。

在研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的效果时,由于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受力作用的环境,所以我们先用实验探求相反的运植物体在水平面上遭到的阻力
越来越小时,它的运动变化趋向,然后再推测出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

〔1〕实验时,怎样使物体的运动完全相反呢?我们的方法是________。

〔2〕为推测运植物体在水平面上遭到的阻力减小时的运动变化趋向,我们要屡次实验并记载证据,需求记载的证据是________,剖析证据,我们就可以推断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了。

24.〔2021•宁波〕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大批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窗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农田里取过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停止灭菌,乙组不灭菌;
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区分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平均,区分放在相反的无菌且适
宜的环境下;
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停止比拟;
依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以下效果
〔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停止不同的处置,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区分放在相反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缘由是________.
〔3〕假定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那么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______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25.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2〕一条纸带厚薄平均,他把纸带严密地盘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恰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盘绕了n圈,那么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

26.某同窗应用一纸条、一大头针、一刻度尺想方法测出圆柱体的周长。

详细步骤如下〔补全步骤〕:⑴将纸条紧包在圆柱体的正面上,在纸条堆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小孔。

⑵________,并记载数据为21.32厘米.
⑶重复上述实验三次。

并记载数据区分为21.35厘米. 21.36厘米. 24.33厘米.那么实验的最终记载结果应该为________厘米。

四、解答题〔共4题;共18分〕
27一支温度计刻度平均但示数不准,在一规范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践温度是多少℃?
28.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 ℃以下,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忙碌中把体温计直接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团体的体温记载都是39 ℃。

请问甲、乙两人中谁能够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运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缘由。

30.如图是小科同窗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

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液柱的长度疏忽不计〕
〔1〕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降低时,烧瓶内的气体将________〔选填〝收缩〞、〝收缩〞或〝坚持不变〞〕;
〔2〕在规范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动摇时的位置A标志为0℃,放入沸水中液柱动摇时的位置B标志为100℃.测得AB间的距离为5cm.假定测量某温水的温度时,液柱动摇时的位置在C处,此时测得AC的距离为2cm.那么该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
〔3〕假定要使测量结果愈加准确,你需求对该温度计停止怎样改良?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B
8.C
9.B 10.B 11.D 12.C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
16.〔1〕米〔2〕毫米〔3〕秒
17.研讨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研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研讨物质的用途与制法;观察记载
18.〔1〕B〔2〕A〔3〕C
19.2.83
20.蚂蚁能够是依托触角回家;选10只蚂蚁剪去触角,十只蚂蚁不剪去触角,停止观察研讨;加:蚂蚁如何殊取食物?.蚂蚁获取食物后如何把信息传递给同伴?等等
21.1.8t+32;37
22.30℃;80℃
三、实验探求题
23.〔1〕物体从同一斜面的顶端〔同一高度〕由运动末尾滑下到低端
〔2〕运植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或:运植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
24.〔1〕设置对照实验〔2〕为了防止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土壤,搅扰实验〔3〕大于
25.〔1〕1.55〔2〕
26.将纸条展开,纸条上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量出两小孔间的长度;21.36
四、解答题
27.30°C
28.解:乙有能够没有发烧。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分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先测量甲,体温计显示39 ℃,说明甲一定是发烧的;乙运用前,体温计未用力向下甩,因此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示数依然指示甲测得的体温值39 ℃,除非乙也发烧且体温与甲相反,但也有能够乙不发烧,此示数那么不是乙体温的真实值,因此乙能够没有发烧。

29.〔1〕收缩〔2〕40〔3〕将导管变细; 用更大的瓶; 换热胀冷缩更清楚的气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