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智能施工NO.06 2020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技术
殷海龙 王仕军 姜 山 董鲁召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为了使我们国家房屋更加产业化、绿色化,建筑装配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我们国家在装配式建筑,无论是是施工方面还是技术层次都在起始阶,同时也会遇见很多问题和挑战。

装配式叠合楼板就现在情况来说施工的一些环节存在盲目性,所以,对装配式叠合楼板的施工环节进行专业化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预制装配;施工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结合装配式设计能够在很大限度上提高建筑质量。

在建筑设计中结合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不仅能展现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更能体现绿色发展的要求。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制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充分考虑并合理安排协调各专业需求,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交流,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并在深化设计中以统一的简化符号表达,同时构建的生产工艺及叠合板对后续的运输堆放要求也是深化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按照以上思路进行图纸深化以满足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以及构件顺利生产的要求。

图纸深化完成后,应同叠合板生产厂家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方可进入生产制作流程。

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吊装
2.1 工艺效果
装配式混凝土楼面结构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短线法生产和安装施工技术,与长线法预应力叠合板进行对比,具技术先进、工作效率高、节约材料与人工等特点。

叠合板钢模台支设、短线台座法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浇筑、养护、运输堆放、施工现场安装等工艺。

经力学性能检测和实践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2.2 安装准备
结合施工场地根据安装图纸检验叠合板使用构件型号,找到对应位置,然后根据位置对叠合板编写序号。

结合图纸,对叠合板高低和控制线反复认真核对。

2.3 安装楼板支撑体系
本工程的支撑体系在预制实心墙安装完成后开始搭设。

起始支撑设置根据搭设的边支座和叠合板长度来决定。

当两者的搭接长度≥40 mm时,楼板的边支座周围近于1.5 mm的时候不需要支撑。

当两者的搭接长度<35 mm时,在楼板的边支座周围200~500 mm距离内需要设置一道能够支撑起来的支撑体系。

同时这道支撑体系在水平位置上数据必须精确,当灌入混凝土后能够使表面平整。

3 预制构件生产过程
3.1 模板组装与检查
模板组装就位时,先检查底面是否平整,避免后期返工费时费力,检查合格后,就开始下一道程序。

准备好模板及连接的零部件,组装是根据提测量的度数,精准装订,同时螺栓必须拧紧,按好螺栓后检查是否有遗漏。

检查无漏后,用磨砂纸对模板连接处进行打磨,直至光滑。

进行复查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后续步骤。

3.2 墙面砖背面处理
在铺设面砖前,为避免铺设完成后缝隙大小不一、颜色出现偏差、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应提前进行检查。

检查没有问题后,才能使用。

3.3 面砖入模铺放
在空间两端拉一根线,根据面砖大小,在底模上逐一弹线,为了是面砖铺设整齐,缝隙大小统一,在排板完成后,铺设面砖,在缝隙内注入胶条,进行加固,防止变动。

3.4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混凝土在结构层浇筑完毕后,用震动的方式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收面完毕后立即采取蒸汽养护。

4 工法特点及施工原理
4.1 工法特点
4.1.1 预制构件设计
在构件选择上,无论是哪个那个环节使用的构件都要符合标准、高精准度。

同时,对于构件的大小、尺寸都要有统一的标准,以保证生产能够有统一的规格。

这也需要在设计构件的各方面形态时,都要有更高的要求,使在模板连接使用更精准。

4.1.2 预制构件生产及运输
根据需求对于构建的使用提前做好配套计划,以便提前计划化生产构件数量和运输规划。

在构件生产前期,根据施工进度和构件的需求数量计划好生产数量,能够保证构件正常使用,避免拉低施工进度,保证生产、使用、配送及时,维持整个施工流程正常运行。

4.1.3 构件吊装顺序化
严格按照整体构件使用规模图,采取先远后近的原则,在进行塔吊前,对于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排序,使塔吊环节流畅运行,保证安装不出错。

4.1.4 工器具支撑
根据构件受力特征,准备能够将构件支撑起来并且能固定不动的工具,当进行构件生产时,还有其他环节,如浇筑混凝土时能更加方便快捷,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流畅。

4.1.5 质量通病少
外墙压制方法使用三层夹层处理,能够达到保温的效果。

对面砖进行多次加工,无论是拼接处还是加工方法都非
186
智能施工
NO.06 2020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常严格,能够在很大限度上避免后期渗水、裂开、表层脱落的问题,而且施工尺寸更加精确。

4.1.6 提高劳动效率
传统的施工结构不仅难度大、效率低、美观效果差、质量也相较低。

装配式施工模式解决了以往的问题,将整个操作流程整齐划一,使整个操作流程更顺利,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在减少很多工序提高效率的同时,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4.1.7 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施工污染在如今社会得到重视,而这种生产模式,使建筑材料的浪费减少很多,比以往产生湿垃圾的数量也少很多。

木材的损耗的降低,同时,无论是噪声污染、废水产生还是扬尘都做到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4.2 施工工艺原理
节约施工时间,在安装构件时和浇筑工作一起进行,就是安装墙板和浇筑墙体一起施工,使墙板和墙体通过浇筑将两者结为一体,使整个墙面更加结实不容易造成墙体份力,同时抗压能力也更加强大。

相同的作业方法,在叠合板与楼板也同样适用,使用混凝土使两者结合为一体。

其他地方板面根据施工模式,选用最适宜的方式进行作业。

这种方法无论是是前期施工材料的使用都更为方便,施工进程更加迅速,工程质量也更为坚固。

在保质保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更加绿色合理。

5 结语
在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进步迅速的今天,预制装配式混
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不断优化,尤其是升级关键技术,并结合现代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应加大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重视力度,完善装配式施工技术规范,保证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学辉.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刚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挠度计算
[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 伍义生,吴永礼等译.有限元方法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2003.
[3] 刘涛,杨凤鹏.精通ANSYS[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 沈聚敏,王传志,江见鲸.钢筋混凝土有限元与板壳极限分析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5] 过镇海.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试验基础和本构关系[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7.
[6] 胡泉秀,熊峰,吴卫.混凝土的三维本构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
究,2003,29 (1):68-69,71.
[7] 畅君文,候刻伟.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静载试验与设计研究[[J].
建筑结构,1999 (8):23-25.
[8] 田安国.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
2000,12(1):15-18.
作者简介:殷海龙,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技术。

试析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王文韬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路桥施工的范围越来越大,路桥工程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整体
优化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全面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安全,应该运用科学的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切实提升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与质量。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路桥工程;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优化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限度上提升路桥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

因此,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升这一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综合优化路桥工程的施工水平。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限度上提高路桥的抗拉弯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路桥的抗冲击性,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裂缝。

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1 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
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作用,能够在很大限度上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限度上优化路桥工程的施工水平。

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运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所谓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钢纤维材料,通过两者的融合来提升混凝土的抗弯折性,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掺入钢纤维能够在一定限度上转移路桥的受力,让路桥的受力点转移到水泥基料上,在这个过程中路桥的水泥基料和钢纤维是同时进行受力的。

因此,在路桥工程中,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在很大限度上保障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