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稻草人 第1课时_语文S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稻草人第1课时_语文S 版要求1.会写本课的生字,了解叶圣陶及他的一些作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和伟大。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和伟大。

2.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稻草人
2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做的。

他的骨架子是细竹枝,肌肉和皮肤(fū)
1☜
是隔年的黄稻草。

破竹篮子和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

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

[①这几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日整夜站在那里了。

[②第1自然段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稻草人的样子。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dài)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

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

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

3[③这几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现了什么?]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吃稻穗(suì)的小雀。

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句导读:这两句话描写了稻草人在自己岗位上的表现。

“安安静静”“歇一歇也不肯”“直挺挺”都写出了他的“尽责任”,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农人做的稻草人整天站在地里,尽职尽责。

2①细致地描写了稻草人身体主要部位的外形特点,从“细”“隔年”“破”“残”等可以看出这位农人制作稻草人使用的材料是多么简陋,由此可推断他的生活也一定非常艰苦。

另外,还说明稻草人只是假人,不应该有感情,这与下文对他的心理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②拟人,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稻草人写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形象、真实的印象。

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稻草人的构造,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好铺垫。

3③对比,作者分别用牛和狗与稻草人作了简单的对比,鲜明地表现出稻草人的尽职尽责。

4 一个满天星斗❷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

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

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

5[④稻草人为什么会感到高兴呢?从中可以看出什么?]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

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

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

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俩〔liǎ〕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

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

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lào〕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

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

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

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

6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❷出笑容来呢![句导读:这几句话表明稻草人深知主人生活的艰辛,非常同情主人。

]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

7[⑤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

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
4❶星斗:泛指星星。

斗,指南斗星、北斗星。

5④因为他看到稻子长势喜人。

他非常同情主人,觉得主人的亲人都死了,欠了很多债,稻子连年遭灾,她的生活太痛苦了。

现在他看到了希望,他不仅为主人将获得好收成而高兴,还为将要看到主人的笑容而高兴。

从中可以看出稻草人心地善良,有爱心。

6❷露,这里读lù。

7⑤重点句解析:“像是能丰收似的”说明这只是根据表面现象作出的预测,不一定会成为事实。

这也为下文稻子遭遇蛾害埋下了伏笔。

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欣慰的满意的笑容吧。

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8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⑥老太太的笑真的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珍贵吗?为什么稻草人会这样认为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借稻草人描述了他主人的悲惨生活,表现出稻草人对好收成的强烈盼望,从侧面说明了庄稼的收成对他主人的重要性。

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

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

9[⑦为什么稻草人称小蛾为“仇敌”?]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

[⑧从“必须”一词可以看出什么?]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

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叫小蛾害怕。

那小蛾飞了一会儿,10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似的。

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

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

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biě)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句导读:这句写稻草人虽然能立刻认出仇敌,但自己的“身子跟树木一样”“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正因为
8⑥不是,因为老太太的遭遇令人同情,她不仅经受着贫困,还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打击。

现在终于遇到一个好年景,她的庄稼长势喜人,所以稻草人不由得为她高兴,渴望见到主人满意的笑容。

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突出稻草人富有同情心,以及对主人无限的关心与热爱。

9
⑦因为他深知稻子的命运和主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而这些小蛾可以使稻子颗粒无收,所以,他把它们称为“仇敌”。

10
⑧这个词说明稻草人的责任心强,他对主人的感情极深。

他能预见到将来田里的情形和主人的命运,所以他心如刀割,更加痛苦。

]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11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⑨这个自然段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稻草人怎样的心理?]
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稻草人发现了祸害稻子的小蛾,想赶走小蛾却无能为力。

12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

[⑩“才”字用在这里表现了什么?]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蛾下的子。

这使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心想祸事真的来了,越怕越躲不过。

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这个,才能挽救呢。

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

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唯一”一词能够体现什么?]13
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小蛾在稻叶上留下了祸根,稻草人想把祸事通知给主人。

老妇人到田里来了。

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

14又看看她种的稻子,全很壮实;摸摸稻穗,沉甸甸的。

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

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预备回家去搓(cuō)草绳。

11⑨心理描写,主要描写他想移动身体,想用扇子把小蛾扇走,表现出稻草人见小蛾落下后着急、担心的心理,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稻草人对主人的深厚感情。

12
⑩表现了小蛾在稻田里待的时间长,危害大,暗示主人悲惨的命运。

13体现出稻草人的尽职,他关心主人的命运,却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14
15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老妇人来到田里,看到一切都很正常,没有发现小蛾下的子。

16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❸的声音把主人留住。

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种子了。

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❹,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

这,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啊!”[这几句话能够体现什么?]17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表示这个警告的意思;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

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

[句导读:这句写稻草人急切地摇动扇子,想引起主人的注意,只要她发现叶尖上小蛾下的子,就可以制止“天大的祸事”发生,就不会望着毁掉的稻田“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

可是当主人走远,他知道这一切都无效了。

]
段导读:第7自然段写稻草人拼命向主人发出警告,但老妇人还是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15
❸急迫:马上需要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

16
❹不可收拾:原指事物无法归类整顿,后指事物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17这几句话主要写稻草人发自内心的呼喊,他想让主人发现问题,并及早解决,这体现了稻草人对主人深切的关心和深深的担忧。

18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

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

[这两句话该如何理解呢?]他的身体本来是瘦弱的,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有斜着扇,弯着腰,成了个病人的样子。

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稻草人为了稻子十分发愁,最后病倒了。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19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

[句导读:“听见”“也看见”是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说明稻草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稻子遭受的蛾害,心里十分着急。

]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

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稻草人为什么“低头哭了”?“哭”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段导读:第9自然段写稻子被虫子祸害掉了,老妇人的生活更令人担忧。

第四部分(第4~9自然段):这部分借稻草人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一场虫灾的到来让老妇人生活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8重点句解析:“除了……没有……”和两个“恨不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稻草人的忠诚和尽职。

一个“跳”字更是形象生动地把稻草人的精神品质充分表现了出来。

19
因为稻草人担心出现的、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极度伤心。

这不仅是因为看到疯狂的虫子毁了稻子,更因为还会看到那可怜的主人又白白辛苦了,主人将继续在贫穷与痛苦中挣扎!一个“哭”字既表现了稻草人绝望、无能为力的心情,也表现出他对主人无比的同情。

2.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及他的一些作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稻草人在田里所看到的几件事,感受稻草人急别人所急,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

叶圣陶的资料;课文原句的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借助插图,简介叶圣陶及其作品。

投影出示:
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绍钧。

江苏苏州人。

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做过编辑。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等。

2.你知道叶圣陶的哪些作品?
学生甲: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小的船》,我还能背呢!
学生乙:我还知道他写过《爬山虎的脚》。

3.是啊,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他的一篇作品。

(板书课文题目:稻草人。

出示稻草人插图,让学生感知稻草人的外貌特征)
问:你们知道稻草人是怎么来的吗?有什么用处?你怎样描写图中的稻草人?
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怠瘪搓
3.理解字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勉强:将就;凑合。

丧葬:办理丧事,埋葬死人。

白喉:传染病,多在冬季流行,小儿最易感染。

症状为咽部有灰白色膜,声音嘶哑等。

驱逐:赶走,使离去。

挽救:尽力补救,使之脱离危险的境地。

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4.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三汇报交流
1.注意“沉甸甸”的读音;“勉强”的“强”、“丧葬”的“丧”,都是多音字。

2.再读课文,尝试分段。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稻草人的样子。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稻草人站在地里,尽职尽责地工作。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追忆稻草人的主人的悲惨经历,说明庄稼收成对主人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4~9自然段):丰收在望的稻子遭遇蛾害,希望即将化为泡影。

3.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哪几件事呢?简要说说这几件事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如:写稻草人时为什么还要写到牛和狗?
2.简单的问题,师生互相答疑;难的问题进行梳理,准备下节课解决。

1.这节课,教师让学生们交流了各自搜集的资料,使课堂气氛很热烈,由此可看出,教学以学生为主是多么的重要。

2.这篇课文有几个多音字需要注意,有些是学生容易读错的,教师可以单独把它们提出来教授,同时进行课堂训练。

3.由于课文较长,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儿困难,甚至学生在教师讲解字词的时候出现走神的现象,这样就难以解决学生的全部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争取下节课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