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_2 江南水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水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知道江南水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以及江南水乡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和水产品。

3.了解改革开放后江南水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
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难点:探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伴着这首潺潺的古筝曲,一起欣赏一组图片吧。

2. 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生:江南。

师:看完这组图片,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说说你的感受?生:美,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3. 师:江南水乡风光秀丽,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的地方,那么谁能说一说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呢?
生:举例。

师总结: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不胜枚举,像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像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像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现给我们的都是如诗如画的江南。

有没有同学去过江南呢?
4.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江南水乡走一趟。

出示课题“江南水乡”。

二、讲授新课
1.师:江南,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课本58页最上面一自然段告诉
了我们答案,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

此时板书“江南水乡”。

2.师:江南水乡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面我们通过地图来明确
一下。

请同学们找到长江。

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图中这部分区域,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以及安徽省东南部。

3.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58页的地图,找一找江南水乡有哪些主
要城市?
生:上海,南京,杭州,苏州。

师:江南水乡什么非常多?
生:河流和湖泊。

师:请看图片,江南水乡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景色美不胜收。

请同学们那么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呢?在地图上圈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和太湖。

4.师:说到江南,不得不提到江南的古镇,古镇分布在水乡的各处,
是江南独有的特色,有没有同学知道具有代表性的古镇的名字?
生:西塘,乌镇,周庄,南浔,同里等。

5.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一当小导游,通过阅读课本59页的文字
来为我们解说一下江南古镇。

生阅读。

6.师: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了解了江南古镇人民的生活,那么江南民
居有哪些特点呢?请看大屏幕。

这是江南水乡的民居,青砖黛瓦,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又叫做“水上人家”,这是水边的檐廊,江南民居多为两层,一是防潮,二是空间利用。

那么这样的建筑特点,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是什么呢?坐船。

那么我们来看看江南的水上集市,这是临街的茶馆。

这是供人们出行和洗漱用的码头。

7.师:看了这么多照片,你能不能用课本60页的一段文字来总结一下呢?
学生回答。

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

8.师:江南水乡人民的生活给我们的感觉是简单古朴,但是现在这里的经济发展很快。

请看两幅图片,水乡人民崭新小楼和室内现代化的装潢,说明了什么?用课本上的文字回答。

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很快,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9.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这张照片听一则天气预报。

同学们结合这则天气预报以及课本61页的文字内容,思考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汇报总结: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冬季不太冷,雨水充足。

10.师:江南地区气温高,雨水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了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61页的内容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多。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江南地区成为农产品丰富的“鱼米之乡”。

11.师:那么江南水乡有哪些农产品呢?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62页的内容,找出屏幕上几个问题的答案,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生:水稻,在江南水稻一年几熟?两熟。

米饭,气温高,降水多。

12.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稻田,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就是来源于水稻。

还有一种水稻叫做糯稻,它出产的米就是平时我们吃的糯米。

大米可以做成米饭,那么糯米呢?
生:粽子,糕和汤圆等。

13.水乡人的主食是米饭,那么我们北方人呢?馒头面条等面食。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原因还是要从气候上来分析。

江南气温高降水多,所以多水田,适合种植水稻这种喜温并且需要大量水分的农作物,而北方气温低降水少,所以多旱地,适合种小麦等耐寒耐旱的农作物。

水稻出大米,小麦出面粉,所以就造成了这一不同。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14.师:除了农产品,江南水乡还盛产什么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63页的内容,找到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生:农副产品:茶叶、蚕茧、油菜。

江南水乡是我国淡水鱼产量最多的地方。

水产品:甲鱼、螃蟹、虾、藕等。

师:我们来看一下欣赏一下这些江南特产的图片,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说。

当然,江南的特产不仅仅这些。

出示图片。

所以说江南真的是个好地方。

四.回顾总结
接下来,我们通过填空的方式,简单地回顾下本课所学内容。

1.江南水乡位于我国的()地区,()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2.江南水乡四季(),夏季(),冬季();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江河湖泊众多,灌溉便利。

经过人们的长期开发,这里已成为我国农产品丰富的
“()”。

3.江南水乡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主食是()。

4.在我国江南水乡,水稻一年可以收获()次。

5.江南水乡是我国()鱼产量最多的地方。

6.江南水乡有哪些农副产品和水产品?
五、练习
1.下面景色中,在江南水乡不常见的是()。

A.四面环水的江南名镇
B.沿河而筑的旅社、商店、民房
C.依山傍海的海景别墅
2.下面关于江南水乡的自然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降雨多,河湖众多
B.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温暖如春
3.下面关于水稻的种植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喜温,气温高低影响水稻生长的快慢
B.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的地区也可以种植水稻,一年一熟
C.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
六.作业
在你的家乡,有哪些农副产品或水产品来自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通过对本单元的第一课《林海雪原》的学习,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大多数学生因为年龄小,还没有去过南方,因此对南方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比较陌生,只能从影视或书本中获得一些片段的模糊的认识,对于全面清晰地了解江南水乡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拿南方和我们北方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江南水乡》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江南水乡的地理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并且了解了江南水乡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以及江南水乡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

并且进一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死记硬背的东西,可能难度不大,但是对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还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

另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目标方面落实得还不是很到位。

《江南水乡》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题包括“水上人家”和“鱼米之乡”两部分内容。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析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特点,深入思考环境与人的关系。

“水上人家”主要通过主题人物对江南小镇生动的介绍以及几幅极具典型性的“小桥流水”“水上集市”“临街茶馆”等特色鲜明的图片补充,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究在这种独特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鱼米之乡”是对江南水乡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经典概括。

教科书以一则“天气预报”引入,启发学生发现这里的气候特点,并以此为起点探究江南水乡物产丰富的原由。

《江南水乡》评测练习
1.江南水乡位于我国的()地区,()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2.江南水乡四季(),夏季(),冬季
();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江河湖泊众多,灌溉便利。

经过人们的长期开发,这里已成为我国农产品丰富的
“()”。

3.江南水乡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主食是()。

4.在我国江南水乡,水稻一年可以收获()次。

5.江南水乡是我国()鱼产量最多的地方。

6.江南水乡有哪些农副产品和水产品?
7.下面景色中,在江南水乡不常见的是()。

A.四面环水的江南名镇
B.沿河而筑的旅社、商店、民房
C.依山傍海的海景别墅
8.下面关于江南水乡的自然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降雨多,河湖众多
B.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温暖如春
9. 下面关于水稻的种植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喜温,气温高低影响水稻生长的快慢
B.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的地区也可以种植水稻
C.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
《江南水乡》课后反思
江南水乡是《环境与生活》单元的内容之一,要突出“环境与人的关系” 这个主题,从一开始我就特别注意这一点,先用鲜明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水乡之“水”的特色,结合古诗《忆江南》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在初步认识“水”的前提下,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水乡人的生活。

阅读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过程。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学生通过读读、想想、说说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再相机点拨归纳又使学生豁然开朗,认识得以升华。

当然,课堂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鱼米之乡”的教学应该充分展开并调其形成原因,却只用了20分钟,学生却没有充分展示的时间,失去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而对于江南水乡人们的生活变化,由于自己知识的狭隘,明显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如果以江南的百强县与山东作对比,突出江南的繁荣富庶会更合理,这是准备不足造成的,以后的课堂我会更加充分的搜集资料和完善课堂结构。

《江南水乡》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1.面向全体学生。

2.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知道江南水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以及江南水乡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和水产品。

3.了解改革开放后江南水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
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6.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的思想情感。

7.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为基本点。

通过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进行“问题解决式”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