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四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 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 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清人朱瀚《杜诗解意》 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 神。”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 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知识卡片 1.文题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所导致的颠沛流 离的生活之中所写的。诗人在漂泊之中看到天地依然,却物是 人非,不觉与古人产生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 时”的共鸣。而残酷的现实,也让作者显得对具有非凡才能的 前人更加崇拜。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 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 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 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诗人发挥想 象,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 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 动。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 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 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 托明妃的形象。
诗歌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 “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 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万壑.( hè ) 朔.漠( shuò ) 青冢.( zhǒnɡ ) 省.识( xǐnɡ )
2.词语理解 (1)一去紫台连朔.漠.:_北__方__沙__漠__之__地__。__朔__,__北__方___________ (2)独留青冢.向黄昏:_坟__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珮.空归月夜魂:_古__时__衣__带__上__系__的__玉__佩__,__这__里__指__昭__君____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略__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 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 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 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 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作铺垫,也说 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 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 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 和谐的。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 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 珮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 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 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 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珮句 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 夜回到生养她的父母之邦。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 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 题。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 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 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 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昭君虽 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 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 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3.名句积累 (1)_群__山__万__壑__赴__荆__门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2)画图省识春风面,_环__珮__空__归__月__夜__魂_评论家胡震亨认为, 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 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杜甫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 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 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 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 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 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 心情。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82022/1/182022/1/18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