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科研JiaoXueKeYan 教师.TEACHER2018年1月
Jan.20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 03-0057-02
朗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罗金秀
(福建省长汀县汀州小学,福建龙岩366300)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可以为打造有活力 高效、优质的课堂创设优良的条件。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8-28
作者简介:罗金秀( 1977—),女,福建省长汀县汀州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 一种基本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行 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朗读在语文课堂中 的融合与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 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和方法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 师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 养良好的语言语感能力,让学生掌握基 本的朗读技巧和方法。

只有学生充分、
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生毕竟思 维有限且社会经验缺乏,在学习这篇文 章的时候可能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意。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同学 之间进行讨论,便于学生吸收到更多不 同于自己的观点。

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 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根据学生 回答的情况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 理解。

如文中老太婆为什么始终无法得 到满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这样 的人,以及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种情 况,通过这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自然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帮助他们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问 题。

另外,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高 效,教师可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这一方法,教 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问题的难易 程度进行划分。

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探索与思考;如果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将学 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学生可在组内共同 进行探讨,自由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在划分小组的时候,教师应当将问题类 型比较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这便能够全面地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才能够充
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和优势,提升朗读在
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关于朗读的技巧及
其相关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对于重音的
确定、对于阅读速度的把握和对于朗读
语调的基本掌握。

合理掌握这三个环节,
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1.教会学生确定重音
教会学生确定重音,这在语文朗读
教学中至关重要。

重音的把握也是朗读
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如果对于朗读内
使讨论活动进行得更加高效,达到真正
帮助学生进步的目的[4]。

3.课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课后学习也是十分
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下,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处
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为
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
识的任务。

在经过课前和课中的学习之
后,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基本已
经掌握得比较彻底,学习的程度也比较
深,但如果不及时对其加以巩固,在一
段时间之后,学生可能会出现遗忘的现
象,这就会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合这样的学习情况和翻转课堂的特点,
教师对于课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致力
增强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就《渔夫的
故事》这篇文章来说,学生最终需要学
习到的是一种正确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
准确分析人物特点的能力,从而使他们
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敏感。

另外,学生
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来巩固学
习成果,学习更加多样的思维方式,了
解其他人对这篇文章的不同感受。

除此
之外,学生还可对教师课前所发放的学
容的重音没有做到合理、准确的掌握,
很难让学生深人理解朗读的精髓,充分
领悟朗读的魅力和美妙之处。

因此,加
强学生对朗读教学中重音的把握,势在
必行。

在语文朗读教学的开展中,对于
朗读内容,如果对其中的句子词性做一
个简单的分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常
见的词语词性有动词、形容词、名词、
人称代词等,众所周知,动词是一个句
子的心脏,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对于相
关重音的把握,动词是重点。

习资源进行回顾,从而使知识在不断复
习的过程中得到巩固,有效发挥翻转课
堂教学模式的真正作用。

四、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
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的学
习,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能使这一问
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就对此展开了
具体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郭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
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_D刊(学
术刊),2015 (7):20-21.
[2] 童志斌,李珊珊.关于语文学科“翻
转课堂”的冷思考[J].课程教学研
究,2015 (5)38-40.
[3] 叶爱洋.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
教育[J].才智,2016 (6):44.
[4] 唐燕妮.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
困惑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
研版),2016 ( 1 ):99.
057
教学科研2018年1月
例如,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诗句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时,应该给学生指出诗句中的重音所在,如 “照”“生”“看”“挂”“直下”“落”等一系列的词语,在朗读过程中都应该 重点关注。

当然,在朗读教学中,重音 的把握规则非常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情况及其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朗读要求,让学生先掌握动词的重音非常关键。

2. 教会学生掌握速度
朗读语文课文、诗词及其他相关内 容时,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灵活 掌握朗读内容的抑扬顿挫,合理把握朗 读的速度,在朗读中,做到快慢适中、快慢有节。

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课堂 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把握朗读 内容的速度,做到张弛有度。

在多媒体 技术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合理掌握阅读 内容的速度,方法非常简单。

教师可以 通过预设课堂情景的方法,使用当代的 多媒体课件进行相关阅读速度的合理掌 握及其教学。

以小学短诗歌《风》为例,对于《风》中的片段:“哎呀风好坏哟丨还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在 地上了。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 滚走了。

害我跑了好远好远才追回来。

”对于原文内容中的这个简短片段,教师 可以先试用多媒体课件,搜索出《风》的原文,让学生在欣赏语音朗读的同时,学会把握朗读速度。

与此同时,给学生 用特殊符标出速度快或者慢地方,比如 说,对于第一句“哎呀风好坏哟丨”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一种稍微缓慢的速 度来朗读这句话,同时不要过于激动和 兴奋,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朗读。

合理把 握朗读的速度,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 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3. 教会学生把握语调
语调的合理把握,这在语文朗读教 学中至关重要。

合理把握语调,可以将 朗读内容的灵魂、情感、思想等充分表 达出来,增色朗读课堂。

所谓的语调,就是指学生在朗读中,对于朗读节奏的 把握、抑扬顿挫的准确掌握、快慢有节 的紧握。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 调的掌握中也包含了对于朗读重音、朗读速度的掌握,语调的掌握具有一定的 全面性,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以小学课文《我是什么》为例,对
于其中的片段:“有时候我很温和,有
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
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
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
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教
师可以使用引导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合
理其中的语调,帮助学生做到快慢有节、
张弛有度、抑扬顿挫。

二、让朗读焕发生命活力
1. 在朗读中享受
在朗读中学会享受,这是与朗读内
容产生共鸣的方法。

通过对朗读内容重
音、速度、语调的合理、准确掌握,然
后不断完善和丰富自我的思想感情,做
到在朗读中身临其境,真正与作者产生
感情的火花,可以提升学生对朗读内容
的基本认知水平,还可以在朗读中丰富
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可以真正走进
朗读内容的文字世界,充分领悟朗读的
魅力,在朗读中学会享受,打造有活力
的课堂。

以小学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为
例,这篇课文着重表达了傣族人民欢
乐、愉快的心情,还体现了民族民风的
美丽。

为了让学生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能
够与文章内容产生情感的火花,迸发出
情感的活力,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出与
傣族人民泼水节有关的视频,然后在课
堂中播放,让学生走进傣族人民泼水节
的欢乐和幸福中,充分感受傣族人民泼
水节的美好,还有参与者内心的快乐和
幸福。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朗
读,这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
在朗读中学会享受,丰富学生的思想感
情,激发学生的阅读活力,提升朗读幸
福指数。

2. 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感悟。

学习语文的过程,
就是一个不断感悟的过程。

对于朗读教
学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朗读中鼓励学生
多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思考作者的
文章思想,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
一种朗读的基本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语
文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在小学朗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加感悟
至关重要。

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
一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文
章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感悟文中小蝌
蚪找妈妈的那种精神和作者表达的思想
情感,在朗读中不断丰富自我的思想情
感,提高思想情操。

通过《小蝌蚪找妈妈》
的朗读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原文内容的
延伸,给学生讲述有关母爱的故事,让
学生充分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在自然界
中,无论是人类还是小动物,都是带有
感情和灵性的,都不能缺乏母爱,一个
脱离母爱的孩子或者小动物,其生活一
定是不完整的、不美好的。

教师要引导
学生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在每一次
朗读教学中学会感悟。

这是一种能力,
同时也是一种朗读的境界。

3.读而后悟才能自创
读而后悟才能自创,这是朗读教学
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

学习语文讲
究悟性,同样的道理,朗读也非常讲究
悟性。

众所周知,能够写出优秀诗篇的
人,其思维一定是非常活跃的,其一定
是一个非常热爱思考、善于领悟的人,
善于从他人优秀的文章中提取自身创作
的灵感。

只有学会了领悟,一切的朗读
才会有意义,只有学会了领悟,自身才
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写作和朗读,是语
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在朗读中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兴
趣,但是这要建立在学生已经领悟朗读
内容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对于朗读内容
没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和领悟,将很难创
作出优秀的文章。

读而后悟才能自创,
这是朗读教学中的关键。

因此,为了提
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热情,教师要
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及其教学途径,
让学生学会感悟,激发学生潜在的思想
情感,为自创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
点,在朗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合理把握
语调、朗读速度及其重音,加强学生对
朗读内容的感悟和享受,这是教师朗读
教学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马军莫.朗读训练一一让小学语文
课充满活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
研究),2014 (22).
[2] 竭幼菊.朗读,让语文课堂充满活
力[J].科学导报,2014(7).
0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