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招聘招聘考试笔试专用题库内部讲义历年考试真题.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大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历年真题汇编整理光大银行校招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行测、综合知识、英语和性格测试,题目实际上是不难的,但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多练题目是肯定的!建议报考的同学提前做好复习准备,考试资料可以到“柏蓝考”上面找找,资料确实不错,比较有针对性,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光大银行考试经验分享一:
下午2点到4点,120分钟,机考。

不得不说,机考实在累眼睛,做题速度明显不如纸质的快!考试分为:性格测试、行测、专业知识和英语四个部分。

性格测试不计时,共12页。

每一题都有4个一个以上的选项。

行测70题,70分钟,由于是机考,楼主考试时过于想答对,导致后来时间不够!
最后半个小时答完40题!唉!!要命!
专业知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专业知识部分,设计会计、金融、期货等等,分为单选和多选(多选啊!!!要命!多选5题好像)另一部分是对光大的了解,比如光大的愿景、成立时间等等,看之前的面经事先准备了,这部分没什么大问题。

也没有考时政。

最后一部分英语,25分钟,25道题,就是托业类的,大家都懂,前十多道单选和4篇还是5篇阅读,记不得了......
光大银行考试经验分享二:
题目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0分钟,100题;第二部分20分钟,性格测试,多少题忘了,反正做得完时间还富裕。

第一部分共15页,开始是行测,有计算题, 图片、数据推理+言语理解(主旨细节加强削弱什么的),大概7页左右。

在后面是数据分析题,2页左右,没有图表,全是文字,比如湖南一年大米产量多少啦,有多少公顷地啦,然后问一堆问题神马的。

个人经验就问哪年什么产量最多这类根据题目找答案就成,计算题由于不让带计算器,手算都算下来费时费力,可以先算两步在看选项找答案。

最后5页是英语和专业知识,一篇阅读,十几道单选,都是托业题型;专业知识的话20题左右,主要是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
光大银行考试经验分享三: 全部是选择题。

共300多题。

1、纸质考试。

光大珠海分行出的20道金融相关专业题目。

包括:银行实际工作(存
款)知识(如:活期什么时候计息?一年活期利率又怎么计算?)、会计(各种票据的存放期限)、金融相关(间接汇率)。

2〜5、机试。

这里四个小部分;每部分10分钟,独立计时;2、3、4部分每部分10题,5部分7题。

四部分的题目内容依次是:逻辑、数理推断、图形、数学运用。

6〜8、这里是三部分的心理测试,题量很大,但不计时!
小结:1、其实这里面“计时”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1、2、3、4、5部分计时,其中,第一部分发一张试卷,说明是考20分钟。

(其实,考官只是考试机构的一个帅哥员工,他说30分钟内他一定收完。


2、也是计时,1部分,做完之后转入机试,至于你多久才开始机试,自己可
以偷偷磨蹭,上个厕所什么的;2、3、4、5部分是独立计时,所以每做完一部分,你又可以“上厕所”!其实是去放松心情。

3、看了上面的情况,你完全可以放下紧张的心了吧,这时候注意了,因为考
场气氛轻松,你自己要注意进入状态!每小部分只有一二十题,不提前进入状态就悲剧了。

光大银行考试经验分享四:
笔试的时间和形式是,11月28日上午8点考试,到场之后工作人员给大家安排好后,在各自的电脑上分别进行考试(试题是一样的),就是一个系统,两个小时内答完题目。

一共190道题,有英语、行测、专业知识,要快点答。

12月8日通知面试,面试时间定在12月17日(面试应该一共有2-3天的样子)
光大银行笔试历年真题精选:
34(单选题)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雕塑一直为被看作是与绘画同等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也只有“画学”而没有“雕塑学”。

历史上的这种不重视,造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具有极高史料研究价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

而今天,新兴收藏家们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艺术品的财富表象上,因此使得元,明,清三代的铜鎏金佛像价格一路飞涨,而面对那些真正体现中国雕塑文化及历史风貌的高古石雕时,
他们表现得却有些畏畏缩缩,举棋不定,这难免让人觉得遗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观念上重视雕塑艺术的意义
B.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C.目前雕塑收藏家不成熟的心态
D.雕塑收藏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状况
正确答案是B
【答案解析】:通过关联词“因此”后面的话可知,本文主要是在解释高古石雕不受重视的原因,故本题选B。

35(单选题)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利的分配。

试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试用它们的语言权利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层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
B.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利的某种表现
C.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
D.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
正确答案是B
【答案解析】:文段首句即提出语言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接着围绕此句展开论证,因此答案选B。

36(单选题)人类很早就只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

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

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

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

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答案解析】:
37 (单选题)全球变暖是老天爷对人类开出的罚单。

便宜且容易利用的矿石燃料,是推动近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科学证明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目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排放埋单。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此事就相对简单,不管成本多大,最终都有这个国家承担。

但问题是,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国情历史不大相同,这张巨额罚单究竟在各国间如何分配,就成了关于全球变暖问题谈判最核心的问题。

所有的国家,他们做出的所有减排承诺,最后都会有一张价格标签,承诺越多,价码越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减排成本份额应按各国的排放量合理分配
B.沉重的减排成本有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C.遏制全球变暖需要支付巨额经济增长
D.利益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症结
正确答案是B
【答案解析】:主题一致。

文段中探讨的是历史上城墙的防御以及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选项中ACD三项主题不一致,没有合理引申项,因此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