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一讲神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说明它是禹和大臣所作,可能是揭示人类文明的途径。课文
课文讲解Biblioteka 精卫—鸟名,又名留鸟、冤禽、志乌,俗日帝女告。 发鸠—山名,据说在山西省长子县西。 柘—柘树,桑树的一种.焉:兼词,于之.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通纹,花纹。 喙—鸟嘴. 赤足—红色的脚
自詨( xiaò)—自己呼叫自己。
返回
饮—用作名词,喝的水。 河、渭一河,黄河.渭,渭水,在今陕西境内。.
北饮大泽—到北边大湖去喝水。北,方位名词作动词, 去北边。
大泽—大湖。传说此湖甚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道渴:道,路上,名词作状语,在路上口渴。
邓林—即桃林。据清毕源考证,邓、桃古音同,邓林” 即“桃林”.一说邓林为地名。
女娲,传说中的女神。古书记载, 女娲人头蛇身。是华夏人类的始 祖,在开天辟地时捏土作人,创 造了人类。和伏羲是兄妹,也是 夫妻。
基因组图
课文讲解
四极废—天的四边塌下来。四极,天的四边。废,坏。古人认为 天的四边有柱子支撑,柱子一断,天便塌下来。
九州裂—指大地塌陷崩裂。古时分中国为九州,即
詨,呼叫。言“精卫“即这种鸟的叫声,所以说是自已 呼叫自己.
是—指示代词,这只鸟。
炎帝一传说是教人们种五谷的神农氏。
之—助词,的。少女——小女儿。
返回
游——游历 溺——淹死。
返回
东海-泛指我国东边的大海.
故——所以。
为——成为。
以——介词,表示两者的关系,表示目的。
现存的《山海经)是经汉朝宗室刘向、刘秀(韶)两父子搜罗先秦典 籍,编次校定之后,供皇帝(汉文帝)阅读的“帝王之书”。现在 多认为是史前世界地图。
在其《上〈山海经〉表》中便言道:“《山海经》者,出于唐虞 之际。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国,民人失据,崎岖于丘陵,巢于树 木。鲧既无功,而帝尧使禹继之。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定高山 大川。益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四岳佐之, 以周四方,逮人迹之所稀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 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 麟风之所止,桢样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 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 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
冀、兖、青、徐、杨、豫、梁、雍、荆。九州之名,夏、商、周 各朝略有变更。此处九州.泛指中国大地。
裂,崩裂。
天不兼覆—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兼,同时具备。周,普遍。
地不周载—地不能很好地容纳万物。
烂焱—大火延烧的样子。焱,火花。
浩洋—大水泛滥,无边无际。
颛民—善良的人民。颛,善。
志。作者不可考。成书为东周至战国时
代,至秦汉时,又有所损益。全书十八
卷。
书中记级了我国古代的山川、物产、部 族.医药、异物、灵怪,知识颇为丰富。

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

原书有山海图。后全部散佚。

在韩国保存有九世纪古朝鲜本的

《山海经天下图》
根据专家推论,《山海经》当产生于5000—10000年前,汉代史 学家司马迁在为了撰写《史记》而搜集史料,接触到《山海经》 时,就曾一叹它“放哉!”再叹它“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后世学者更斥为“恢怪不经”。至清代所纂的四库全书,就把它 从史部地理类改到了子部小说家类中,并说它“侈谈鬼怪,百无 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入之史部,未为允也。”
《礼天图》作于1491年,是研究人员布鲁诺·约 瑟在美国东北地区英哈克河奥次顿哥村易洛魁 印第安人手中搜集到的文物。
表明轩辕黄帝族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移民北 美洲,并且定居下来,一直生活在美洲,直到 1491年前还保持着轩辕族的文化传统。这幅图 无异于 宣布中国人最早给美州带来旧大陆文明。
《 国
返回

娲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补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焱

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 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
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
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
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
死,颛民生。
注释 2
本篇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大洪水。
本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此外《山海 经·大荒西经》、《列子·汤问》等篇均有记载。 内容大同小异。
美国新墨西哥州加里斯梯奥附近山崖上古老的岩 画——夸父逐日图。有人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在古 代迁移美州的证明。
在世界自然科学界具有权威性的美国《国家地 理》杂志,1991年10月180卷第4号的封面上, 引人瞩目地刊登了一幅最新发现的极为珍贵的 印第安人保存的文物——《轩辕黄帝族酋长礼 天祈年图》。《国家地理》刊登的《轩辕黄帝 族酋长礼天祈年图》除刊于封面之外,又重复 刊于第83页上。
鸷鸟攫—鸷鸟,凶暴的鸟。攫(jue ),用爪抓取。 鳌—传说为海中的大龟。
返回
黑龙—传说黑龙为水怪,杀死它可以止雨。
济—拯救。
冀州—古九州之一,指河北、山西、河南北部、辽
宁西部一带地方。此处公州,指中原地区。
淫水—平地涌出的水。此指泛滥的洪水。
涸—干.
狡虫—凶猛的害虫。此指猛兽、鸷鸟。
我国上古神话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自然神的故事
如日神羲和、风神飞廉、雷神丰隆的传说.
第二类是关于英雄神的故事。
如著名的《鲧禹治水》神话。
第三类是关人异人异物的故事。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神话是原始人集体创作。我国的原始神话,没有能大量地保存下 来。现存的神话,散见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周、秦及汉代诗文典籍和一些学者的著作中。这些神话虽然是现 实生活虚妄的反映,但也曲折地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现实。

家 地 理
辕 黄


19 91 年
族 酋
10

月 18 0
礼 天
卷 第 4 号
祈 年 图



尤 风




地 理

墟 值 夜 扶


返回

课文讲解
夸父—人名.逐—追赶. 走—古义为跑。 入日—日将入,即太阳快要落山。在《山海经·大荒北
经》记载,夸父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禺谷)赶上了太 阳。而禺谷据说在美州。
堙—填塞。
东流——向东流。
河——上古专指黄河。
这篇故事可能产生在古代沿海部落。远古时代,大海泛
滥灾,使人类遭到巨大的牺牲。所以激起人们改造自然
的强烈愿望。于是位们幻想女娃死后,化而为鸟,下定
决心,衔石填海,故事通过对精卫的歌颂,曲折地反映
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气魄和不屈不挠
这篇故事是人类创世纪神话的一部分。,故事刻画了 一位充满智慧和勇敢的女神的形象。在天塌地崩,大
火延烧,洪水泛滥,猛兽食人的往古之时,她炼石补
天,消除灾难;拯救人类。女娲的形象,集中地体现
了原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热望、人定胜天的信念和
智慧、勇敢、创造世界伟大力量。同时,也是对毋系
社会英雄妇女的歌颂。
的斗争精神.
返回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 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 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这篇故事塑造了夸父这个祟高的形象。他不畏太 阳的灼热.敢于和太阳赛跑,并且在途中渴死之 后,弃其手杖,化为有利于人类的桃林。故事通 过对夸父的勇敢无畏、坚韧不拢的精神和无私的 高贵品质的赞颂,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敢于 战胜大自然的英雄气概和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理想。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 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名日“精卫”,其鸣自詨(xiaò)。 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注释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注释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
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
本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
大体上可以说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古代地
古代汉语
文选
(上)
第一讲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神话
神话又称原始神话,是人类幼稚时期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类 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成胁,有强烈的征服自然的愿望。但是,当 时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却极为低下,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征服自然, 于是,人们便借助于想象,利用神灵怪异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 望.因而产生了神的观念和神话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