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下册(五)连点成线整合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
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1)( )
A.⎩⎪⎨⎪⎧ 蜀山兀.(光秃)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构建)各抱.地势(随)
B.⎩⎪⎨⎪⎧ 奉之弥.繁(更加)弊.在赂秦(弊病)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矣(判断) C.⎩⎪⎨⎪⎧ 雷霆乍惊.(惊吓)不霁.何虹(雨后转晴)尽态极妍.(美丽)
D.⎩⎪⎨⎪⎧ 破灭之道.也(原因)不能独完.(完成)至丹以荆卿为计.
(策略) 答案 A
解析 B 项判:决定,确定。
C 项惊:震响。
D 项完:保全。
(2)( )
A.⎩⎪⎨⎪⎧
覆压..
三百余里(覆盖)高低冥迷..(分辨不清)缦立..远视(姿态美好) B.⎩⎪⎨⎪⎧ 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终继五国迁灭..(灭亡)可谓智力..
孤危(智谋和力量) C.⎩⎪⎨⎪⎧ 秦爱纷奢..(繁华奢侈)管弦呕哑..(声音低沉)日益骄固..(骄横顽固)
D.⎩⎪⎨⎪⎧
至于颠覆..(灭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规矩、制度)或未易量..
(轻易判断) 答案 B
解析 A 项缦立:久立。
C 项呕哑:声音杂乱。
D 项故事:旧事。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1)( )
A .瓦缝参差..
B .思厥先祖父..
C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
不齐 D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 答案 A
解析 A 项古今义都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B 项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C 项古义:天气。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D 项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 )
A .齐楚之精英..
B .刺客不行..
C .斯用兵..
之效也 D .可谓智力..
孤危 答案 C
解析 C 项古今义都是“使用武力,进行战争”。
A 项古义: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出类拔萃的人。
B 项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D 项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始速.祸焉 ②韩魏之经营.. ③燕赵之收藏.. ④义.不赂秦 ⑤谁得而族.
灭也 ⑥六王毕,四海一. 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⑧李牧连却.之 ⑨朝.歌夜.弦 ⑩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⑪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⑫不能独完. ⑬辇.
来于秦 A .①④⑤⑥⑦⑪⑫/②③/⑧⑩/⑨⑬
B .①⑫/②③/④⑤⑦⑨⑪⑬/⑥/⑧⑩
C .①⑫/②③/④⑤⑥⑦⑩⑪/⑧/⑨⑬
D .①⑫/②③/④⑤⑦⑪/⑥/⑧/⑨⑬/⑩
答案 D
解析 ①⑫均为形容词作动词,②③均为动词作名词,④⑤⑦⑪均为名词作动词,⑥为数词作动词,⑧为使动用法,⑨⑬均为名词作状语,⑩为意动用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赵尝五战于秦 B.⎩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C.⎩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戍卒叫,函谷举洎牧以谗诛 答案 C
解析 C 项判断句/被动句。
A 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B 项均为判断句。
D 项均为被动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所谓避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兄弟的名字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
( ) 答案 ×
解析 避讳不包括兄弟的名字。
(2)“锱”和“铢”都是古代的货币单位,二者连用形容极其细微。
( )
答案 ×
解析 “锱”和“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二、连点成线,微点突破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易 易 易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易”是象形字,甲骨文又写成“
”,像用装满酒的杯子给别人斟酒。
是“赐”的本字,
表示赐给,引申为“换”。
义项 例句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以羊易.之(《齐桓晋文之事》)
③移风易.俗,民以殷盛(《谏逐客书》)
④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⑤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⑥轻视,看不起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史记·高祖本纪》)
⑦平坦地形险易.尽知之(《战国策》)
答案①轻易②替换,交换③改变,更改④替代⑤容易
“易”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改变,变更”(从日从月,意为日月变换);一是“容易”(也许古人认为日月变换是平常容易的事吧)。
由“改变”引申出“交换,互换”“修治,治理”的意义;由“容易”引申出“平坦”(平坦的路容易走)。
[解释加点字]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换,交换)璧,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容易,轻易)得。
”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变,改变)色,应对自如,令秦王不易.(轻视)相如。
后完璧归赵。
(2)奇
奇奇
小篆隶书楷书
“奇”是形声字,小篆从“大”部,可声(古音相近)。
表示奇特的、奇异的。
义项例句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居为奇.货(《促织》)
③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④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促织》)
⑤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三国演义》)
⑥余数,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⑦单数,与偶数相对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⑧命运不好,运气不好以为李广老,数奇.(《史记·李将军列传》)
答案①特殊,不平常②珍贵,稀奇③美好,合宜④看重,认为……奇特⑤出人意料的(措施、计谋)
“奇”的本义是“异乎寻常”。
“异乎寻常”说明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故有“单数,不成双”之义。
在战争上,则特指“军事上或斗争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
其意动义则是“以……为奇”。
由“不成双”又引申出“命运不好”之义。
[解释加点字]有人见一舟,约七分有奇.(余数),甚奇.(认为……奇特)之,叹曰:“天下奇.(特殊的)才多矣!”
2.重点虚词——焉
(1)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兼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词尾,相当于“乎”“然”“尔”,可译作“……的样子”②哪里、怎么③在及物动词“问”后,相当于“之”;一说为句末助词④于此⑤句末助词,不译⑥表承接,于是
“焉”的用法与其位置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放在疑问句句首,为语气副词,哪里、怎么。
当“焉”放在句末时,有三种情况:放在名词后,为语气助词,不译;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作兼词,相当于“于此”;放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之”。
当然,也有例外。
(2)迁移运用
试用位置推断法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圣心备焉.(《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语气助词,不译②及物动词“入”后,相当于“之”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句末助词,不译
3.动词的活用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活用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词活用作名词,一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已经在必修下册(三)“整合突破”中做了介绍,这里只介绍动词活用作名词的情况。
(1)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作名词的动词,并解释。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收藏”“经营”,指金玉珍宝等物②“亡”“北”,败逃的士兵③“赐”,恩惠④“谗”“讥”,诬陷、嘲讽的话⑤“得”,收获⑥“继”,继承人
动词活用作名词,大致情况有三种:
(1)两个动词连用,相互之间又不是连动、承接关系,则必有一个动词活用作名词。
如上面的②③④⑤。
(2)一个动词前面有助词“之”,并且与前面名词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这个动词活用作名词,与前面名词构成偏正短语。
如上面的①。
(3)受“其”字修饰的动词,往往活用作名词。
如上面的⑥。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句中加点词的翻译。
不见于后,(2020·浙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
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
..
不可得而考。
(选自《张耒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
解析“行事”在此处是动词作名词,可译为行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