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 叶绿体的外膜上
B. 类囊体的薄膜上
C. 叶绿体的内膜上
D. 叶绿体的基质
2.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氨基酸含有氮元素
B. 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 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 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3.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其肉质茎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 水
B. 脂质
C. 糖类
D. 蛋白质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稻田中放养草鱼,会使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
C.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D. 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
5.下图表示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产生的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
A. 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酶催化反应需要温和的条件
C.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 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具有高效性
6.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葡萄糖、半乳糖都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纤维素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7.下列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
B. 生物体的有些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C.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D.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属于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8.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是()
A. 多个种群
B. 一个种群
C. 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
9.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如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再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NK)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NK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摄取和呈递抗原
B. 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
C.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诱导NK细胞则无特异性
D. 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到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0.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11.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

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

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志重捕法
C.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
D.宜选用50x50m2群落最小面积调查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
12.下图为ATP的分子结构图,a、b、c表示相应的结构,①、②表示化学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腺嘌呤,b表示腺苷
B.化学键①与化学键②断开时所释放的能量不同
C.化学键②的形成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化学能
D.化学键②中能量的释放往往与吸能反应相关联
13.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2n-1)/(2n+1)
B. 浅绿色植株自由交配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n/(n+2)
C. 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l:1
D. 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不会产生黄色子代
14.HIV的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下列作用与逆转录无关的是
A. 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链
B. 以D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链
C. 水解DNA-RNA分子中的RNA链
D. 以D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链
15.下列关于核酸、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核糖体的合成与其核仁有关
B.核酸在细胞核中呈双链结构,在细胞质中呈单链结构
C.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将流感病毒水解,可产生4种核苷酸
D.生物体的核苷酸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CO2浓度的增加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 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 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 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

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始终成正相关
B.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固定CO2的酶的活性不够高、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
C.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可能是因为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的CO2环境中而降低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
D.该实验自变量仅是CO2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
17.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图为糖类的相关概念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经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①可能是纤维素
B.若经缩合形成的物质①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则①是淀粉或纤维素
C.若②中的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一定为核糖
D.若②是构成DNA的单体,则碱基可能为A、T、G、C
18.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对植物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不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
C. 食草动物的适度采食能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
D. 合理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
1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的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
B. 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的散热量小于25℃下的散热量
C. 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和尿量均增加
D.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变化,并将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形成冷觉、热觉
20.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 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C. 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D. 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____________。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4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个。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

2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如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示结构是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模型,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性。

(3)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依据是膜上的[]__________。

(4)图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

成熟的番茄果实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

利用基因工程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____________获取PG基因。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还需将其置于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___________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出反义RNA,且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补结合,因此可抑制PG 基因的正常表达.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培育成功。

(4)将转入反向链接PG基因的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技术;其中,愈伤组织经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地开展以转基因番茄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利用其秸秆发酵制酒,酒糟喂牛,牛粪和一些番茄的叶片等做沼气池的原料,沼气用于燃烧,沼渣肥田提高番茄产量,该生态系统主要利用的生态农业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肠分泌细胞可直接与迷走神经形成突触,将肠腔内的葡萄糖信息快速传给大脑,使大脑感觉到兴奋并对葡萄糖产生渴望,俗称糖瘾,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

(1)肠腔内的葡萄糖与肠分泌细胞膜上的SGLTI蛋白特异性结合会促进肠分泌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2)吃甜食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多巴胺传递愉悦感。

有糖瘾的人要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愉悦感需摄入更多的糖,据此推测糖瘾是食糖量增多导致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若据此原理研发作用于突触的药物戒掉糖瘾,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同时给予多只小鼠提供清水、人造甜味剂和葡萄糖水,最初小鼠对三者的选择频率相同,48h后它们几乎都只从含葡萄糖的瓶子里喝水,发生了明显的糖偏好。

研究表明,激活大脑的cNST神经细胞是产生糖偏好所必需的,为验证该结论,把健康小鼠用标记的神经活动替代物处理后,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提供上述三种试剂。

(注:已知可以通过标记神经活动的替代物来检测cNST区域是否被激活,若该区域有显著的标记信号,则表明被激活。


①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检查它们的大脑,预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观察下面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有____________(填标号),丙在结构上不同于乙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____________(写两点)。

四种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____________。

(3)乙与支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乙是____________层次。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B
7.B
8.D
9.B
10.D
11.C
12.D
13.D
14.D
15.C
16.BC
17.ACD
18.AB
19.CD
20.ABD
21. (1).AC (2).甲和丁(3).D (4).64 (5).顺时针
22. (1).流动镶嵌(2).磷脂双分子层(3).流动(4).D糖蛋白(5).bcd
23. (1).逆转录法(2).卡那霉素(3).重组质粒中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4).是否发生质壁分离(5).天然的PG基因转录的mRNA (6).番茄果实的保质期延长(7).植物组织培养(8).再分化(或细胞增殖和分化)(9).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10).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
24. (1).谷氨酸(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3).降低(4).阻止多巴胺释放(5).接触甜味剂和接触水的小组(6).接触葡萄糖的小组大脑的cNST区域有显著的标记信号,在甜味剂和水的对照组中cNST区域并没有被显著标记
25. (1).丙、丁(2).丙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4).甲、丙(5).乙有细胞壁,支原体没有细胞壁(6).既是细胞又是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