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学习材料: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个体可以中心发言人的形式,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 现给小组的其他人员,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意识 与行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和借鉴其他人的不同观点。 另外,教师问的交流讨论也可采用主题或专题的形式,或者创设一定的问 题情境,教师们可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畅谈。也可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的类型(个体反思)
课后反思 1.一节课下来就要总结思考,这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可以是“课后反思”、 可以是“周后思”或“单元思”。 2.课后反思的作用: 周课反思或单元反思,可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课反思”,可以对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与期末反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 3.可以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的类型(横向反思)
横向反思:即是教师主体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包括理论的与实践的。 横向反思,即是教师主体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包括理论的与实践的。通过学习现代心理学、 教育学等新理论,将理论努力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将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对比课、汇报课、研讨交流等活动作为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向他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以优秀教师的课或教学案例来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 学行为,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避免重犯他人的教学失误和不当。
教学反思的历程
具体经验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
教学反思的历程
观察与分析阶段 该阶段教师将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 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在获得 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 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 的根源所在。经过分析,教师思的类型(纵向反思)
纵向反思就是老师从时间纬度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不间 断地反思。按教学进程分为: 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的类型(纵向反思)
教学前反思(备课阶段):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 1.为什么要这样教学? 2.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3. 学习前学生具备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4.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 5.怎样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6.怎样进行有效提问?
教学反思的类型(集体反思)
•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 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 习的共同体。
• 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 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反思的方法
撰写教学日记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以及在此 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真实的书面记录和描写,通过书写教学日记可 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学日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 要求。教师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记录,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写风格和 特色。比较常见的教学日记形式有:点评式、提纲式、专项式、随笔式等。教学日记的 内容可以包括: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教学 中的改革创新等。
教学反思的历程
重新概括阶段 此阶段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 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反思的历程
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 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 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 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 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 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 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还 是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
• 还可以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 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教学反思的历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经历“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 积极的验证”四个过程。
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侧重教师个体单独进行,即教师主要通 过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反思,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 封闭性和局限性。毕竟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是比较模糊、难以深入, 而且容易囿于自我。因此,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 同事问的交流对话,因为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它更需要群体的 支持。和同事进行对话,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交谈对 象的反馈往往也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白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
教学反思的类型(纵向反思)
教学中反思(上课阶段) 1. 反思成功点。比如:新理念是否得到贯彻;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想效果;教学思想方法的 的渗透是否成功;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等等。 2.反思失败点。比如:课堂时间安排是否合适;新课程理念是否得到渗透;教学目的是否 达成;师生配合是否默契。 3. 反思教学灵感点。比如: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感情交流是否融洽?因为,往往会因为某些 偶然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如果课后不及时去捕捉和反思,这些 不期而至的点子就会时过境迁,留下遗憾。
教学反思的类型(纵向反思)
教学后反思(课后阶段) 1.在上完一课或一阶段课后,教师要对已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认真分 析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2.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3.反思能力强的教师会使用多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 状况,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4.在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采用教后感、反思日记、总结等策略来培养反思 能力,为教学研究积累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