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研究组患者血糖管理达标率、胰岛素规范注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检测频率提升 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结论: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血糖管理 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规范化管理;血糖水平;血糖管理效果;不良事件
2hPBG(mmol/L) 15.78±2.67 8.59±1.49# 15.82±2.73 11.14±1.56
HbA1c(%) 10.49±1.79
6.22±0.42# 10.52±1.81
7.91±0.47
2.2 两组血糖管理效果
注: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犘 <0.05,#犘 <0.05 研究组患者血糖管理达标率、胰岛素规范注射率均显著
30
2019年9月第17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临床研究
高于对照 组,血 糖 检 测 频 率 提 升 度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犘 <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管理效果[狀(%)]
组别
狀
血糖管理 达标率
胰岛素规范 注射率
血糖检测 频率提升度
研究组 40 39(97.50) 38(95.00) 6(15.00)
正确使血糖管理效果常不尽人意[2]。
胰岛素皮下注射、监测并记录血糖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均首
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胰 岛素应用方法同对照组,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研究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9年9月第17期
文章编号:WHR2019054051
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
周德甫1 吴晓君2
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0; 2.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ICU,贵州 遵义 563100
【摘 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血糖管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
对照组 40 33(82.50) 31(77.50) 14(35.00)
犘
<0.05
<0.05
<0.05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发 生 低 血 糖 1 例,皮 下 硬 结 1 例,不 良 事 件
发生率 为 5.00%,对 照 组 患 者 发 生 低 血 糖 3 例,皮 下 硬 结 3
例,皮下感染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存
糖管理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 进 行 处 理,计 量 资 料 及
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及%表示,行狋检验及χ2 检 验,犘 <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指导患者
于三餐前30min将 0.4~0.8U/(kg·d)门 冬 胰 岛 素 注 射 液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97]进行 皮下注射,具体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确认剂量。研
规范注射率及血糖检测频率提升度三方面评价两组患者血
2型糖尿病(T2DM)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 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持续性
注射治疗,治疗前教会患者检测胰岛素的外观、正确安装针 头、胰岛素安全测试、注射的部位、注射剂量控制、注射前局
的血糖升高及代谢紊乱则会对组织器官及神经系统造成损 部消毒、具体注射方法、针头留置时间及注射器的安全使用
治疗前后均取两组患者的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离心
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相关 分离后,采 用 葡 萄 糖 氧 化 酶 法 测 定 血 浆 中 的 空 腹 血 糖
药物过敏史、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治疗 依从性差及临 床 资 料 不 全 者。其 中 男 43 例,女 37 例,年 龄
(FB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糖 化血红蛋白 (HbA1c)水 平[3],并 从 血 糖 管 理 达 标 率、胰 岛 素
38~72岁,平 均 (54.86±3.48)岁,体 质 量 指 数 (BMI)20~ 27kg/m2,平均(24.55±2.13)kg/m2。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 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资料之间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犘 >0.05)。 1.2 方法
害,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及其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存质 等。另外向患者讲解血糖控制及监测的重要性及方法、调整
量造成严重威胁[1]。胰岛素皮下注射是临床控制血糖水平 注射剂量的方法、不良事件防治方法。将患者完整的档案资
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患者常因缺乏胰岛素注射知识及方法不 料录入计算机系统,平台每日以短信的形式提醒患者按时行
究组患者在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下接受胰岛素皮下 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狓珔±狊)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FBG(mmol/L) 10.18±2.56
6.21±1.43# 10.22±2.47
7.89±1.55
在统计学差异(犘 <0.05)。 3 讨论
T2DM 主要是因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所致,以高
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一旦血
糖控制不良则会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障碍、糖尿
病足以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4]。有效的血糖管理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环节,尽管
2hPBG(mmol/L) 15.78±2.67 8.59±1.49# 15.82±2.73 11.14±1.56
HbA1c(%) 10.49±1.79
6.22±0.42# 10.52±1.81
7.91±0.47
2.2 两组血糖管理效果
注: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犘 <0.05,#犘 <0.05 研究组患者血糖管理达标率、胰岛素规范注射率均显著
30
2019年9月第17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临床研究
高于对照 组,血 糖 检 测 频 率 提 升 度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犘 <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管理效果[狀(%)]
组别
狀
血糖管理 达标率
胰岛素规范 注射率
血糖检测 频率提升度
研究组 40 39(97.50) 38(95.00) 6(15.00)
正确使血糖管理效果常不尽人意[2]。
胰岛素皮下注射、监测并记录血糖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均首
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胰 岛素应用方法同对照组,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研究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9年9月第17期
文章编号:WHR2019054051
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
周德甫1 吴晓君2
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0; 2.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ICU,贵州 遵义 563100
【摘 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血糖管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
对照组 40 33(82.50) 31(77.50) 14(35.00)
犘
<0.05
<0.05
<0.05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发 生 低 血 糖 1 例,皮 下 硬 结 1 例,不 良 事 件
发生率 为 5.00%,对 照 组 患 者 发 生 低 血 糖 3 例,皮 下 硬 结 3
例,皮下感染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存
糖管理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 进 行 处 理,计 量 资 料 及
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及%表示,行狋检验及χ2 检 验,犘 <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指导患者
于三餐前30min将 0.4~0.8U/(kg·d)门 冬 胰 岛 素 注 射 液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97]进行 皮下注射,具体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确认剂量。研
规范注射率及血糖检测频率提升度三方面评价两组患者血
2型糖尿病(T2DM)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 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持续性
注射治疗,治疗前教会患者检测胰岛素的外观、正确安装针 头、胰岛素安全测试、注射的部位、注射剂量控制、注射前局
的血糖升高及代谢紊乱则会对组织器官及神经系统造成损 部消毒、具体注射方法、针头留置时间及注射器的安全使用
治疗前后均取两组患者的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离心
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相关 分离后,采 用 葡 萄 糖 氧 化 酶 法 测 定 血 浆 中 的 空 腹 血 糖
药物过敏史、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治疗 依从性差及临 床 资 料 不 全 者。其 中 男 43 例,女 37 例,年 龄
(FB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糖 化血红蛋白 (HbA1c)水 平[3],并 从 血 糖 管 理 达 标 率、胰 岛 素
38~72岁,平 均 (54.86±3.48)岁,体 质 量 指 数 (BMI)20~ 27kg/m2,平均(24.55±2.13)kg/m2。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 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资料之间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犘 >0.05)。 1.2 方法
害,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及其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存质 等。另外向患者讲解血糖控制及监测的重要性及方法、调整
量造成严重威胁[1]。胰岛素皮下注射是临床控制血糖水平 注射剂量的方法、不良事件防治方法。将患者完整的档案资
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患者常因缺乏胰岛素注射知识及方法不 料录入计算机系统,平台每日以短信的形式提醒患者按时行
究组患者在起始基础胰岛素规范化管理下接受胰岛素皮下 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变化(狓珔±狊)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FBG(mmol/L) 10.18±2.56
6.21±1.43# 10.22±2.47
7.89±1.55
在统计学差异(犘 <0.05)。 3 讨论
T2DM 主要是因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所致,以高
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一旦血
糖控制不良则会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障碍、糖尿
病足以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4]。有效的血糖管理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环节,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