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国银元(下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外国银元(下篇)
【美国“拿花”银元】
美国贸易银元(Trade Dollar)——拿花(1873–1887)是一种专用于远东贸易的银元。

图案正面是女神坐像,手里拿着一枝花,反面是鹰像。

1873年后,美国为了争夺远东贸易和抢占墨西哥“鹰洋”在远东的银元市场,创铸美国贸易银元。

铸造的全程时间为1873—1885年。

流通中最常见的是1873一1878年铸造的。

自1879—1885年,铸数大量减少,最少的是1884年,只有10枚,1885年只有5枚。

1887年7月美国政府下令收回。

由于铸数不多,加之回收、熔化、遗损和烂板,因此品相好的留存极少。

1885年铸的5枚之一,1954年拍卖价高达11万美元。

美国贸易银元,正面,自由神坐像,左手捏一绶带,上书“自由”,右手拿橄榄枝,看起来就像是一朵花,所以就得了个俗名“拿花”。

座底饰带书有“我们信仰上帝”,下面是铸造年份。

边缘左有共13颗六角星(代表独立时13个州)。

背面,昂首张翅立鹰(其实是白头海雕——美国的国鸟),左爪抓枝,右爪握箭,头上方饰带书“合众为一”,脚下“420格林(折算为27·22克),900纯度(含银900%。

)”,下方1个小字母“s”(标识),边缘书“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元”。

直径38毫米。

美国贸易银元,因坐像手拿橄榄枝,我国也称它为“一枝花”。

美国贸易银元,总铸数35,966,139枚,其申1879一1885年仅铸6579枚,占总铸数0·018%。

它由3家造币厂铸造。

1·国家造币
厂,“无字母标识”(图美-30-2);2·圣弗兰西斯科(SAN FRANCISCO,俗称“旧金山”)造币厂,标识“S”,取第一个字母(图美-30-1);3·卡森城(CARSONCITY)造币厂,标识“CC”,取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图美-30-3)。

贸易银元,除国家造币厂外,选这两家铸造的原因是:
一、圣弗兰西斯科(属加利福尼亚)是通往太平洋和远东的门户,就近铸造,就近出口,取其便捷。

二、卡森城是内华达州首府,靠近加利福尼亚,卡森城在1859年发现银矿,用卡森城之银铸造,经圣弗兰西斯科转运远东,也是捷径。

美国贸易银元,工艺精细,线条流畅,图文清晰,是世界贸易银元中的美好者,然而赝品很多,大家一定要小心。

图片是从网上拽下来的,我没有这么好的东东。

我只有和平银元,就是有一只收翅的白头海雕的美国银元,从铸造工艺、从图文设计来看,那只象鸽子一样的鹰怎么也比不过这只鹰(大家都说是鹰,我也就不坚持说白头海雕了)。

1860年代,美国的银矿矿主为了找到矿银的出路,希望将他们的矿银送到国家的造币厂铸造成银元,以满足远东贸易的需要。

1873年,此项要求获得了国会同意后,美国贸易银元很快进入了印度支那,香港和中国的主要港口城市。

当初墨西哥银元正达到顶峰时期。

美国银元较墨西哥银元成色率高。

因而,美国银元逐步有取代墨西哥银圆的趋势。

1873-1887年间,美国总共铸造了3600万枚贸易银元。

其后由于银价贬值,惧怕贸易银元干扰了美国自身的货币制度,美国铸造的银元反而无法在美国的流通,最后被迫取消。

大量的银元被扔进了熔化炉。

【日本“龙洋”】
日本银元(1871—1898)日本“一圆龙洋”和“贸易银”。

最初,墨西哥银元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大部分东方国家流通。

1868年,日本先从香港购进了全套造币机械设备。

1871年(明治年间1871年)5月10
日,大阪市国立造币厂成立并正式开铸“一圆龙洋”。

由于日本银元的重量稍低,故墨西哥银元还是在日本受到普遍欢迎。

为驱逐墨西哥银元,日本政府模仿美国的贸易银元,铸造了被称为“贸易银”的银元。

贸易银较原先的银元重,纯度高。

因两种银元的重量不同引起币制混乱。

1878年,日本政府决定停止贸易银的铸造。

1897年,日本改为金本位,并自1898年4月起全面禁止银元流通。

因而,日本龙洋的被大量输入中国。

日本龙洋在日本势力较大的中国东北等地区流通了相当长的时间。

说起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发行的日本贸易银元(我国称之为“日本龙洋”),我们就不能不了解一下日本“明治维新”这段重要历史。

日本从1603年开始成为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直到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政治改革之前,一直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已近乎沦落成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再加上德川幕府政权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日本的阶级矛盾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多次起义的冲击下,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正深陷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重围之中,无法分身镇压日本人民的起义,这样,统治日本达260多年的幕府封建政权终于倒台了!倾向资本主义的起义军领导人于1868年拥戴日本明治天皇,成立了维新派掌权的新政府,在日本大力推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实施“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总方针。

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折点,也是日本从落后的封建国家到世界性的经济和军事大国的转折点。

为适应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的需要,日本维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铸造面值为“一圆”的贸易银元,历时45年,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为止,累计铸造贸易银元
约两亿枚。

日本贸易银元,共有三种版式。

铸造最多的版式就是明治七年铸造的贸易银元,一般收藏者收藏的多为这一版式:正面图案为环绕的珠圈和设计独特的小太阳图案,两侧为呈弧形排列的樱花枝叶,中间的文字为汉字“一圆”,下面是绸带扎成的同心结;背面的图案为“飞龙戏珠”,周边的文字有“大日本”和“明治七年”或者“明治×年”等。

明治七年的铸造量为94.2万枚,这种发行量较少的贸易银元的市场价为1~3万元。

再一种版式就是明治八、九、十年的版式,它与明治七年的不同点是,银元正面中央的“一圆”二字变成了“贸易银”三字,突出开展海外贸易的含义。

明治八年的贸易银元发行量仅为13.9万枚,属于珍罕品种,即使品相不算很好(八成)的,市场价也高达5~8万元。

另外还有一种版式为明治三年的。

银币背面的飞龙图案呈顺时针方向盘旋,非常有动感;正面主图中心为一个光芒万丈的太阳,太阳周围是圆形的珠圈,珠圈之外装饰有樱花的枝叶。

明治三年贸易银元的铸造量为368.5万枚,其价格也在千元以上。

而明治二十一年以后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的日本贸易银元由于铸造量较大,市场价一般在200元上下。

总之,早期的价格较高,中晚期的价格较低。

日本贸易银元铸造质量高,成色统一,采用汉字是它的一大特色。

从外观大小和重量上来看,它还有大小版之分,大版直径为38.6毫米,重27.23克;小版直径为38.2毫米,重26.96克,二者的成色均为90%。

其中明治三年至明治十八年的为“大版”,明治二十一年至大正三年的为“小版”,而明治十九、二十年则既有“大版”,也有“小版”。

明治三十年以前的银元上有的打有“银”字戳,可能是一种提示作用。

而明治三十年之后,大家都认识到,往银币上打戳,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损坏了银币的品相,所以,明治三十年以后,就没
有打戳的了。

由于打戳的银元较少,所以在价格上一般要比没有打戳的高出二三成。

至于国内一些银庄在银元上打的各种其他戳记,则因对品相有所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还是有点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