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灯家长社区提醒您忌盲目,择校选对的学校比盲目选名校更靠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严禁择校的最严招生令下,如何填报小升初志愿选学校,成家长最纠结的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选对的学校比盲目选名校更靠谱
小升初的大幕渐渐拉开,在严禁择校的最严招生令下,小升初将如何填报志愿学校,成了目前家长最纠结的话题。
“上名校,中考就有保障,上了好的高中,考大学和未来的前途也跟着有了保障。
”这看似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上学生态链,是不少家长在孩子升学关键节点的共同诉求,也是让家长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跟风选所谓的名校,只有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家长案例
为了小升初,加了10多个群
“大家都‘上岸’了吗?”“现在都在纠结去哪所学校”……近日,张女士一口气加了10多个家长微信群,每个家长群几乎都以每分钟弹出百余条小升初信息的速度刷屏。
面对海量信息,她生怕错过任何一条有价值的内容,下班后都会一一浏览。
张女士说,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五年级后,便开始筹划升学的事。
目前长沙实施的是微机派位政策,她觉得自家孩子所在小学对应的指标学校不如她的意。
她说:“初中虽然是一个过渡期,但是太关键了。
一所初中好不好,直接影响孩子能否进入好高中。
”曾通过读书获得了一份体面工作的张女士,并不希望孩子因没上好的初中学校导致中考失利,进而“流落”去读职高。
“或许是我的观念没改变,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只有读书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这也是每个人都想去挤金字塔的原因。
”
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
因此,张女士给孩子报了多个课外培训班,以期提高孩子在民办学校的竞争力。
当小升初逼近时,周末对于张女士和孩子而言形同虚设:早上6时30分就得起床,陪着孩子前往侯家塘培训。
在那里,还有很多位像张女士一样的“陪”训家长。
“受到‘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影响,家长不自觉地成了蜂窝效应的推手,纷纷追着名师和培训机构赶。
”张女士感叹,“不知道孩子适合走什么样的路,我们也知道孩子累,但是家长们只能随着大潮走。
”
校长故事
尊重孩子兴趣爱好,没让他上名校
比起张女士的焦虑,王云霞当初在孩子升学关键时期,显得淡定了许多。
身为长沙市知名小学——长沙市实验小学的校长,她并没有将孩子送往名校,支撑这一决定的勇气源自她参透了教育的本质。
按照外界的理解,或许像王云霞有教育资源、自己又当老师的家长,将孩子送往名校相对比较容易。
她说:“当孩子告诉我他的兴趣是美术,并有志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时,我毫不犹豫地尊重了他的选择并且支持他,对他说‘不管选择这条路未来会怎样,妈妈能保证的是,让你有一口饭吃,做你坚强的后盾’。
”在王云霞看来,一定要让孩子选择他所喜欢的,因为选择他们的所爱,才能让他们爱上所选,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以前说择校不如择师,但是我认为最关键在学生自己和家庭教育。
”王云霞曾经关注到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所有的教育当中,70%的教育在家庭,20%在学校,10%在社会,所以家长如果能够掌握70%,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能力,锻炼健康的身体,其实,无论在哪所学校孩子都会发光”。
对于家长圈形成的“上名校意味着好前途”的固有认知,王云霞认为需要一分为二来看,上名校也不见得个个都能够考上好大学。
“成才难道就是当高官吗?难道就是赚大钱?在我的观念里,我觉得是孩子能够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小有成就,给他带来一种钱不能带来的精神享受。
”她建议,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改变成才观念。
志愿填报就近原则,适合孩子发展的才是好学校
家住雨花区的李先生最近也为了孩子升学的事伤透了脑筋。
拥有三套房产的他,最近忙着打听跨区入学相关事宜。
“无论是微机派位还是配套入学,都没有特别令自己满意的学校,不知未来将如何填报志愿。
”李先生道出了这部分家长群体的纠结。
今年3月底,长沙市公布了“2018年小升初配套入学、特长招生、民办(子弟)学校招生、微机派位”相关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小学升初中招生的基本原则为“区(县)为主,保入学;市协调,保公平”,按照单校划片(对口升学)、多校划片和配套入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王海军介绍,2018年小升初微机派位志愿填报尚未启动,而每所学校对应的指标学校有哪些,每个学校有多少指标,届时将由各区(县)教育局统一分配,由学校张榜公布。
根据规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填报一个。
对于拥有多套房产,不知以哪套房产为准而纠结的家长,王海军解释,当初实施跨区读书政策的初衷是解决房屋搬迁市民的孩子就近入学问题,并不是要让家长通过购买多套房产来达到“择校”的目的。
他建议,此类家长应该以最终居住在哪里和就近原则作为孩子升学的主要决策依据。
“只有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王海军建议,家长可参考往年的学校对应指标学校信息,从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学生习惯、寄宿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
“由于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智
不全,如果家长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社会认为的名校,会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甚至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
此外,王海军提醒,家长不要走捷径,轻信他人可以“运作”微机派位。
“微机派位是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
所以,家长们要提高警惕,通过正常渠道来了解信息。
”
业内人士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填报志愿时,可以对比现在就读的小学近3年的派位数据,掌握哪些学校填志愿直接被录取的概率更大,哪些学校需要派位。
其次,综合分析孩子的成绩和意愿,选择非热门但教学质量相对不错的学校。
“毕竟坐在教室里上课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