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球技术对男子排球比赛胜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发球技术对男子排球比赛胜负的影响作者:吴明
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期
吴明
(烟台市芝罘区竞技体育学校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步步高”全国男子排球联
赛上海队vs辽宁队决赛阶段比赛中的发球环节对后续技术运用效果效果、战术运用效果及对比赛胜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每球得分制”提高了发球在比赛中的战术作用,对
比赛胜负的产生重要影响。
大力跳发球将成为今后男子排球比赛中主要的发球技术。
关键词:男子排球比赛技术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791(2012)01(b)-0211-02
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技术是排球竞赛规则中唯一一项不允许对方干扰的个人进攻技术。
发球
选手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自抛自发,运动员个人对发球技术掌握的好坏决定这发球质量的高低。
在男子排球比赛中,一攻是最多和最有效的得分手段。
但从决定排球比赛的胜负规律我们知道,一场排球比赛胜负取决于发球和发球后组织防反体系的得分情况,没有完善的防反体系一攻
得分再多也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尤其是现在实行的在“每球得分制”规则情况下,发球可以直接使本队得分或者失分,因此在“每球得分制”规则下对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技术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方队员在比赛中,力求通过高质量的发球达到发球的最大攻击性。
因此参赛双方在比赛中都力图将发球作为进攻的主要手段,通过发球争取得分或破坏对手的一传,破坏对方的一攻,从而为本队创造更多防反得分的机会。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09年至2010年“步步高”男子排球联赛上海队vs辽宁队决赛阶段的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排球发球的文献资料。
(2)录像观察与统计法:随机抽出上海队vs辽宁队决赛阶段的10局比赛录像进行观察与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发球技术对比赛胜负的影响
在排球比赛中,比赛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双方发球、一攻及防反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所表现出来的差距。
而发球技术运用的好坏对于排球比赛的胜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录像观察和数据
统计的结果能够看到,发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双方比分的走向。
发球得分和发球失误是直接影响—直接得分和失分:发球破攻、破战术攻和一般效果的发球则间接的影响着比赛的胜负。
见表1。
在上海队vs辽宁队10局的比赛中,双方共发球449次。
其中发球得分为20次,发球破攻和破战术攻为81次,发球一般效果为307次,发球失误为44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球在排球比赛中对于胜负的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更广泛。
就整场比赛的胜负影响因素来看,在449次的发球中,直接得分和失分的比例占得较小,而达到破攻和破战术攻效果的发球对于遏制对方一攻、为本队创造防反得分的机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般性效果发球为307次,其中接发球一方接发球后能组织起有效的战术进攻直接一攻得分的发球为194次,占一般性效果发球总数的63%。
从
录像观察和技术统计中我们看到,在现代男子排球比赛中,不具威胁的发球要想获得防反得分的
机会是相当困难的。
在66次破战术攻发球中,发球方防反一攻直接得分是20次,占66次破战术攻发球效果的27%,显示出了高质量的发球在男子排球比赛中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力。
见表2。
在国际排联推行“每球得分制”规则以后,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质量的高低与比赛的胜负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者能够破坏对方一攻间接地为防反得分创造机会:质量低的发球,一会造成本方直接失分,或使对方一传到位率很高轻而易举的一攻得分,使本队很难以获得防反反击得分的机会。
2.2 男子排球比赛中不同方式发球技术的效果分析
在上海队vs辽宁队决赛阶段10局比赛的449次发球中,采用大力跳发球技术的次数最多是184次,勾手或上手飘球为161次,跳发轻球最少为104次。
通过对几种不同方式发球的技术效
果分析我们看到,在发球效果为得分、破攻、破战术攻上的次数上,大力跳发球为71次,占大力
跳发球总数的38.9%:跳发轻球为13次,占跳发轻球总数的12.6%,上手或勾手飘球为17次,占发上手或勾手飘球总数的11.1%。
在所有20次发球直接得分的发球方式中,大力跳发球16次,占
直接得分总数的78.6%。
在总共15次破攻发球中,大力跳发球12次,占总破攻发球次数的75.%。
在总共66次破战术攻发球中,大力跳发球为43次,占总破战术攻发球次数的65.4%。
具体见表3。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男子排球比赛中,大力跳发球技术对于直接得分以及帮助本
队间接防反得分的技术效果要强于上手或勾手飘球和跳发轻球。
但是从表中我们也清楚看到,大力跳发球的失误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发球方式。
在10局比赛总共44次发球失分中占到30次,占
失误总数的68.2%。
高质量的大力跳发球是今后男子排球比赛中的发球趋势,它对于比赛的胜负
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接发球一方的威胁程度远远大于其他方式的发球技术。
在排球训练中加强心理和技术等方面的训练,使队员在比赛中提高大力跳发球威胁性的同时,减少大力跳发
球失误将是未来排球发球训练中的重点问题。
2.3 大力跳发球的战术运用分析
2.3.1 大力跳发球的技术特点
大力跳发球的技术要求是:队员站在距端线后2m~4m处面对球网,利用单手或双手将球抛在身体前上方,离地面高约3m左右。
队员抛球离手后随即向前助跑跳起,利用收腹转体动作带动手臂摆击球,击球点保持在右肩前上方,手臂伸直,利用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使用推压动作击球后
使球成上旋飞行。
击球后,缓冲落地,迅速进入场内。
大力跳发球技术具有击球点高、速度快、力量大、旋转力强、突然性强、飞行线路短、落
点分散等特点。
给接一传的队员在判断和移动上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给接一传队员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影响一传的质量,达到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进攻的目的。
2.3.2 大力跳发球攻击区域的选择
虽然大力跳发球威胁极大,但因为发球队员跳起在空中击球,使大力跳发球对球的落点控制
难度增加,导致大力跳发球的稳定性降低。
所以在运用大力跳发球战术时,首先用于大区域的定
位进攻上。
(1)当接发球一方采取“M”形站位时,场地中、后区域的接球力量相对薄弱,此时大
力跳发球落点选择在对方中、后场区队员之间的结合地带,是达到发球攻击良好效果的较好区域。
(2)当对方采用“W”接发球站位时,发球攻击的目标区为“W”的3个三角地带。
这种站位队员
之间的界点较多,在对方有高质量的发球而接发球队员配合不够默契时,在这3个三角地带会相
互间互形成互抢等干扰行为,是大力跳发球的理想攻击目标区域。
同时采用“W”形接发球站位时,使前区和后区两角的空隙面积较大,也是大力跳发球经常的攻击区域。
另外发球落点在插上
队员所站位置和背后的这一片区域,也是大力跳发球攻击容易成功的区域。
(3)当对方采用4人
接发球站位时,对方一般用插上进攻战术,插上队员与同列前排队员不接发球而站在网前,余下4
人站在半弧形接发球。
对于这样的站位阵形,大力跳发球可选择攻击5号位区死角或以大斜线攻击一号位区死角或以攻击场区中部。
(4)当接发球采用“—”字形站位时,此种站位中后区防守
严密,但中前场相对是薄弱环节,此时可采用大力跳发球攻击中前场区域。
2.3.3 瞄准对方弱点进行发球攻击
要达到最佳的发球效果,就应该仔细研究对方的弱点区域及时变换发球方式和性能对对方进攻体系进行有效攻击,这就要求发球队员要提高发球质量能够做到瞄准人或区发球。
瞄准人、区发球攻击通常手段常有有:(1)瞄准接发球差的队员,作为发球攻击的对象。
(2)发球发在进攻二
传插上跑动的路线和位置上,打乱对方的进攻布局。
(3)发给对方参与快攻的队员,破坏其快攻战术的配合的时间节点。
(4)发给后排进攻手,以分散进攻手的精力打乱其节奏。
(5)发球给二传手别扭的地方,看清对方站位和主攻手位置后,对准二传手最难传球的方向发球,这样可能降低二传传球的质量,使其进攻效率大大降低。
(6)发球给被刚换上场的队员,刚上场的队员往往身心还没有完全进入比赛状态,容易出现失误或接球一传不到位。
3 结语
3.1 在排球“每球得分制”规则规定下,大力跳发球技术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力跳发球可以直接得分,能破坏对方的一攻和破对方的战术攻,为本队的有效防反创造机会。
3.2 大力跳发球技术无论在直接得分上或是在破坏对方的一攻和战术攻上都要优于其它发
球技术,是今后男子排球比赛发球环节运用的主要技术
通过技术和心理训练提高其技术运用的的攻击性和稳定性,是各级排球队运用好大力跳发球技术取得比赛主动的有效攻击手段。
参考文献
[1] 许健,王哲.现代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意义、技术效果和战术运用[J].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2002(4).
[2] 张剑辉.新规则条件下影响排球比赛胜负若干因素浅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
报,2000(2):60~61.
[3] 杨功瑛.试谈发球在排球比赛中的地位 [J].洛阳大学学报,1999(2):34~36.
[4] 牛佩林.跳发球技术及其对比赛的作用 [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