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课件第七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过程取向的评价 1、本质:受“实践理性”支配。 2、价值:开始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 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具体表现作为 评价的主要内容。 缺陷:并没有完全走出目标取向评价的藩篱,对 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三)比较与选择课程 (四)了解目标达成程度 (五)判断成效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类型 (一)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二)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三)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 (四)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与取向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与类型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定义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的价值与判断 四、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法
(三)主体取向的评价 1、本质:受“解放理性”支配。 2、价值: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 “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 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就成为主体取 向评价的基本性格。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与类型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一)需要评估 (二)课程诊断与修订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与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一)利维的历史分期 (二)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 (一)目标取向的评价 1、本质: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 支配。 2、价值:推进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过程,易 操作,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 缺陷:忽略人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 及过程本身,对高级心理过程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