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慎独--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省、慎行——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已
高二(7)班郑俊汉
班会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会课上讨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媒体辅助:画面——可爱的棕熊和受伤的棕熊)
主持人:大家知道图中两只棕熊的来历吗?在1971年,罗马尼亚政府把一对棕熊作为回赠礼物送给了我们祖国,图中这两只活泼可爱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孙们。

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

你们看,这只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

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新闻回顾:)
1、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向展区内的黑熊和棕熊进行投喂、倾倒,致使3只黑熊、2只棕熊(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2、投毒大学生是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他平时喜好生物,投毒主要是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如书上说的那么灵敏,于是把硫酸混进饮料给熊喝,结果使北京动物园五只黑熊被烧伤
主持人:从这件事中请大家思考: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学生活动:学生们各抒己见,参与讨论。

主持人:是啊!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不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日常行为中做起,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中学生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知多少:(媒体辅助:展示题目)
主持人:好,那么我们现在来检验一下我们对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知道多少?这里呢有一些问题,四个小组以竞赛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分四个组,每组必答4题,抢答10题,评出优胜组。

附加题:由学生演员的着装和行为抢答出他违规的地方。

三、文明,就差这一点
主持人:或许我们认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见惯的,已是熟视无睹了,甚至麻木了。

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文明不合拍的东西。

文明,就差这一点!
媒体辅助:展示几幅发人深思的漫画图片,指出社会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联系实际列举我们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缺乏组织纪律的例子。

四、我们怎么办?
主持人:文明始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流。

相信大家在平时也见过不少体现了我们良好道德素质的事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积极发言,谈谈你见过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对道德方面、行为规范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谈谈你有何感受,或者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

主持人:我们已经听过了许多同学的精彩发言,可是,老师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请老师们也从老师的角度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主持人邀请老师参与讨论。

主持人:我们的经济生活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充裕起来了。

但是,你是否认为一个民族的进步含义就是指人们脱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装了呢?是否不仅吃米饭,还吃麦当劳的中国人就与世界接轨了呢?是否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当然不是。

一个穿洋装却随地丢垃圾的人还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个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道德败坏的人依然是社会渣滓。

同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强大,除了要有先进的物质文明,还要它的国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主持人: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我们都希望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可是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

只有这样,我们才是文明的现代人,我们的社会才是个文明的现代社会。

主持人:俗语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同样的,我们随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让人一眼就看透了这个民族的本质。

我们要吸取刘海洋事件中的教训,努力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

正如刘颂豪院士所说的做一个在社会上“加分数”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德律己。

(画面:讲究公德,请从身边小事做起!)
五、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

在公德方面,我们班做得很好,比如:教室卫生整洁,有一个安静的舒适的休息环境;我们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很和谐,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道德建设的真谛,就是从日常行为养成入手,文明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

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遵
守社会公德、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

我手上有一份期中考后大家对班级集体的建议的调查表,在调查中,有百分之50的同学希望自习课能够更安静一些。

我想对于我们大多数的同学而言,在准高三的时候,学习的紧迫感在不断地加强。

有些同学可能在自习课上探讨问题时不自然地提高了声音,首先,这种求知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请各位想一想,你的声音会不会影响其它同学的学习?那么该怎么做呢,我想这次班会无疑为各位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以德律已,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激动而影响了其它同学的正常学习。

不断地自我反醒,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样,我想我们的班集体将会在一个和谐而有序的气氛中不断进步。

我记得校长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校训是“以天下为己任”,校训是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不能把校训挂在口头上,留在纸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

要“以天下为己任”,首先就要“以附中为己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为什么人家连普通公民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省级示范校高中的学生都难以做到?如果我们的师生——属于中国人的优秀分子都无法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那么,我们怎么能指望国家振兴繁荣?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能力素质都不是天生的,总是从无数的平常小事上培养起来的。

希望我们都要有勇气说,校园里有纸团是我的责任,教室的门损坏是我的责任,厕所有臭气是我的责任……我们要时时记住,我们不是普通的中国人,而是能够代表未来中华民族素质的中国人,我们要有勇气引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我相信,我们的班级一定会有这个能力。

主持人:相信同学们已经立志要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好公民、好学生,那么,让我们拿出勇气,庄重地许下诺言!身为一名福建师大附中的学生,相信我们今天的承诺,会成为我们终生的追求!让我们从日常行为做起,以小事做起,以德律已,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为附中增光添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