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
一、研讨目的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它的积极有效活动,不只能够丰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也会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潮,进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步学生学习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但是由于大学生体育社团本身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以致于引发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开展。

本文经过文献材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办法,对目前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停止了剖析研讨,并在此根底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的推进大学生体育社团安康的开展。

二、研讨办法
(一)文献材料法
查阅了1998―2005年有关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学、管理学等方面大量的著作、论文和期刊等材料,控制了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研讨情况。

(二)问卷调查法
对上海、北京、广州、江苏、安徽、黑龙江、辽宁等35所高校上百个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者、社团成员以及普通大学生停止了问卷调查。

发放随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0份;有效问卷:856份;回收率:96.0%;有效率:89.2%,发放社团成员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98;有效问卷:387;回收率:79.6%;有效率:97.2%,发放社团管理问卷:35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85.7%;有效率:100%。

(三)访谈法
与一些高校体育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者、社团干部停止了访谈,关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开展趋向停止了咨询。

三、结果与剖析
(一)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现状剖析
1、大学生体育社团审批管理
在体育社团审批制度方面,大局部大学生体育社团都实行了审批制度,但是依然有一小局部没有实行。

调查结果显现83.3%的体育社团实行了审批制度,有16.7%的体育社团没有实行(见图1)。

在管理大学生体育社团申请部门方面,大多数学校成平面育社团主要是向学校团委申请,还有一些是向学校学生处和体育部申请。

研讨调查结果显现,89.5%向学校团委申请,6.7%向学校学生处申请,3.8%向学校体育部申请(见图2)。

但是在一些学校成立大学生体育社团除了向团委申请,还需求得到体育部的同意。

2、大学生体育社团日常管理
在大学生体育社团日常管理部门方面,大多数学校是由学校团委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停止管理,也有一些是由学校学生处、体育部和其他机构停止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日常管理。

调查结果显现学校团委是86.5%,学校学生处是10.4%,而体育部是4.0%(见图3)。

3、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大局部学校都制定了社团结合会章程、管理条理、财务制度等规则。

例如:一些学校编写了《大学生社团管理文件汇编》,其中包括了《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法》和《大学生社团管理章程》以及附有《社团成立申请书》、《社团注销书》和《学生社团注册表》等规章和文件,为大学生社团的建立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另外大局部体育社团有本人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虽然有的章程内容不完善,但曾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展开活动的总体框架和根据。

体育社团根本上都有本人的指导教员,对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社团明白规则了社团担任人的选举产生方法,各有关职能局部的职责,社团内部担任人各司其职,分工担任,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布置。

(二)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体育教学一体化形式构建
1、大学生体育社团外部管理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根本上都是由校团委在停止日常的行政管理,体育系(部)仅仅是在业务方面停止辅助指导管理,这样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变革停止。

为了推进学校体育课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
应该让体育系(部)来对体育社团停止日常行政管理,论文网团委辅助体育系(部)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注册注销、思想政治、财务监视等方面停止管理(如图4)。

2、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管理
活动是社团生存之本。

假如一个社团不能定期的举行一些丰厚多彩、新颖的活动吸收大学生来参与社团,那么这个社团就不可能会生存下去。

因而,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体系关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至关重要。

依据各个大学生体育社团单项运动的特性,构建主要由竞赛制、非竞赛制组成的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体系。

竞赛制的目的是进步大学生对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兴味和喜好,激起学生在剧烈竞争和理论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认知活动”。

“竞赛制”主要是针对竞技体育(如三大球等)设置的,主要职能是展开正轨体育竞赛。

大学生体育社团应当在整个学年的各个时期都举行相应的竞赛项目。

比方,在秋季重生刚刚入学时期,能够由大学生篮球体育社团定期组办“XXX学校迎重生篮球竞赛”;大学生足球体育社团组办“XXX学校足球联赛”;大学生排球体育社团组办“XXX学校排球联赛”等等。

在竞赛中能够采取一些手腕,增加竞赛的剧烈竞争,加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从而吸收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体育社团里面,使得大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性开展。

例如:制定“明星制”,即在参与竞赛活动中,各院系的运动队可依据状况延聘大学生体育社团会员中任何队的1-2名队员参赛,且不限场数,使各队之间竞技程度愈加接近,既增加了竞赛的剧烈水平,又扩展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

此外在竞赛中裁判员队伍主要有大学生裁判员社团的会员组成,在教员指导下停止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这样既能够使大学生把在课堂、社团辅导中学习到的理论学问与理论相分离,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对理论学问学习的兴味,又能够进步大学生的组织、沟通和谐和才能。

“非竞赛制”是主要针对传统的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文娱体育(如体育舞蹈)等设置的。

这类单项体育社团平常能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提供学生个体或群体间停止交流的活动场所。

此外还要定期
的举行一些范围较大的技艺展现和安康学问咨询,例如:在学校举行全校运动会的时分,太极拳体育社团、体育舞蹈社团就能够组织本人的会员在开幕式上停止大型团体扮演,展示本人的社团。

传统保健体育社团能够定期举行一些体育、安康小咨询,进步大学生的体育安康认识和锻炼身体的学问。

“竞赛制”和“非竞赛制”根本涵括了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触及面广、影响大,极具宣传性,较好地迎合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味和喜好,表现了“以人为本”、“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