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视角分析预算监督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博弈视角分析预算监督体系建设
预算监督体系建设是以公共财政领域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为核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从博弈视角出发,分析预算监督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博弈视角分析
博弈是领域内各方利益关系的交互行为,预算监督体系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极其复杂。

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预算监督体系中各利益主体对预算监督的博弈行为和策略选择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府、立法机关、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

1.政府与立法机关
政府和立法机关作为制定预算和法律的主体,其博弈关系往往是政府的预算编制者和立法机关的预算审批者之间的博弈。

政府往往期望通过编制预算,能够在预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而立法机关则往往期望通过审批预算,控制政府的开支和决策,保障民众利益。

双方往往会通过在预算编制和审批中的博弈行为,争取服从自己意愿的结果。

政府在预算编制中可能会采取以下博弈策略:
(1)增加非必要开支:政府可以将一些非必要开支或不必要的项目增加到预算中,以使政府的政策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以期望立法机关通过预算。

(2)低估收入和高估开支:政府可以低估其收入,高估开支量,以此来纠正财政收入和支出矛盾,从而争取到立法机关的通过。

(1)削减预算: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削减预算的方式,来控制政府的支出,保护民众的利益。

(2)关注重点领域:立法机关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重要领域的支出上,来更实际地保护公众的利益,提高预算审批的能力。

2.政府与监察部门
政府和监察部门的博弈关系主要表现在预算执行监督方面。

政府往往期望通过预算执行,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而监察部门则促成政府开支和决策的透明度,保障公众利益。

双方往往会通过预算执行监督中的博弈行为,争取与自己意愿的结果。

(1)假数据和藏数据:政府可能会通过对数据的隐藏或改变,来隐瞒自己的真实预算状况,从而避免受到监察部门的审查和责任追究。

(2)迷惑审计人员:政府可能通过相关部门合作,对相关信息(如支出凭证、单据等)进行突击性调查,从而混淆审计工作的重点,避免受到监察部门的查处。

(1)依法纠偏:监察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进行“院士核查”,从而纠正政府合规行为,同时约束政府预算开支和决策,保障公众利益。

(2)媒介曝光:结合新媒体等手段,尝试在社会上对政府的行为进行曝光,破坏政府与政治系统的联合并让其面临社会压力。

3.政府与社会公众
政府和社会公众博弈的根源来自政府的公共服务承诺与信誉问题。

政府政策如果不能及时兑现,会引起社会公众失望,从而引起对政府的不信任。

如果预算的执行效果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提高形象:政府可以将预算执行中关键项目进行宣传,让大众知道政府的努力和成果,来提高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2)吸引社会参与:政府可以邀请公众参与对预算项目的监督、评估和反馈,使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与反馈机制更加多样化,进而推动成果的公开化。

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博弈策略是通过监督机制和舆论压力来实现的。

公众可能会采取以下博弈策略:
(1)监督公共信息透明度:通过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监督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促进政府对公众信息的透明和公开。

(2)强制性监督:公众可以通过监督机制,并与其委托的机构合作,追踪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促进政府财务行为的透明。

二、应对措施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政府、立法机关、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都是预算监督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从各个方面强化预算监督体系建设:
(1)提高合规意识:为政府工作人员制定预算编制的相关法规,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预算监督体系建设的合规意识。

(2)建立预算开支公开机制:更完善地建立全国性的财政合规和支出透明国扶贫使用监督、机制,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和预算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推行预算公开制度。

(3)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机构和社会监督平台,使广大社会公众能更好地监督和参与预算执行过程。

(4)加强信息透明:提高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公共信息发布渠道和水平,加强信息公开、公示和公布,建立信息公示制度,推进信息共享和透明化。

三、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