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送大哥》花儿介绍素材花城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送大哥》花儿介绍素材花
城版
最早给花儿下定义的是张亚雄先生。
他在«花儿集»中说,〝花儿〞是盛行于三陇——甘、青、宁——的一种山歌,亦多有称之为〝少年〞者。
〝花儿〞,指所溺爱的女人,〝少年〞那么是男人们自觉的一种口号。
作为近五十年前提出的这个定义,在明天看来,显然是比拟粗略的。
但他却抓住了最基本的一些要点,即盛行地域〔甘、宁、青〕和这种民歌的种类 ( 山歌),并对〝花儿〞和〝少年〞的称号作出了解释。
之后三、四十年间,人们对花儿的概念性看法不时没有打破这个定义所触及的范围,就是一九六一年版的«辞海·艺术分册»中对花儿的解释也没有新的打破。
可见张亚雄先生这一定义之影响是很大的。
直到一九七九年修订出版的«辞海»,才对〝花儿〞这一条目作了补充修正,写道,花儿:盛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的一种山歌,是外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的行动文学方式之一。
在青海又称〝少年〞,对其中的词称〝花儿〞,演唱称〝漫少年〞。
声调高亢舒长,即兴编词。
内容分抒情、叙事两类,前者居多。
通常为合唱或对唱方式,旧时属于情歌之类的〝花儿〞,只在山野歌唱,必需逃避晚辈。
束缚后,颂歌、休息歌等均普遍采用〝花儿〞方式。
这个解释比起张亚雄先生的解释晚了四十年,当然也就更完善准确一些,这是继张亚雄先生之后四十年来众多花儿研讨者的心血结晶。
但是,客观地看,这个解释依然是不完善的,其中既有遗漏也有错误。
主要是:一、盛行地域漏掉了新疆;二、盛行民族漏掉了裕固族和藏族;三、青海并非仅把歌词称花儿;而将曲子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