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 运用方法研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设计
专业: 工业工程
班级: 二班
学号: 120080509079
姓名: 王龙
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指导教师: 雷少娟职称: 助教
一、立论依据
课题意义:中国的工业运营和生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环保要求,并降低运营成本,以便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

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技术能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并改善工业绩效。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小家电制造企业主要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尤其是欧洲及美洲市场,且大多数以OEM贴牌方式生产,同时也面临巨大的竞争争压力,包抱国内及国际即全球性的竞争压力。

这种方式决定了国内小家电企业的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

小家电制造业门槛低、进出容易,企业众多,同时国内一些知名大家电企业也在开辟小家电业务。

如美的、格兰仕、海尔等。

国际上东南亚各国、印度、韩国、台湾、东欧的同类企业也参与竞争,近期的竞争十分激烈。

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工作中的一个例子说明,我司一美洲知名牌客户某一款产品,他们在国内找了多家企业报价,同时也有东南亚、台湾乃至西班牙的企业的报价,谈判中产品价格竞争压力非常大。

国内小家电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如铜、镍、锡、钢铁、塑料、纸制品,人民币升值,自去年汇率政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达近18%(8.27至7.02)升值还有加速的趋势,这给以出口国际市场为主的小家电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且增大了汇率风险。

同时国内 CPI指数高企,工人工资需增长,人力成本大增,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发生的民工荒现象导致劳动密集型的小家电制造企业招工困难,人员不足制约生产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小家电制造企业由于竞争激烈,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而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是摆在每位经营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是首选对策,而提高生产效率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应用前景:可以从事的岗位基本上就是生产管理类、现场管理、基础IE、质量管理类、采购、物流工程等,就业非常广泛,就业前景很好.。

作为制造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制造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扮演国民经济的主流,社会稳定的支柱产业。

而目前中国制造业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0年,要同世界水平竞争,中国制造业需要大力发展和运用制造技术,工业工程是制造技术的核心模块。

因此,掌握工业工程方法的工业工程师将是未来需求最大的职位之一。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工业工程专业,但高校出来的毕业生在能力上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目前的制造业公司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高的利润就必须依靠工业工程师降低制造成本。

参考文献
1、《工业工程学》讲义:杨庆芳教授2006.6
2、《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高效率生产方式》张文(等)著海天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4、《提高效率》(日)守谷雄司(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5、《现场改善一低成本管理方法》仁日)今井正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6、《提高效率》(日)守谷雄司(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7、汪应洛,袁治平主编《工业工程导论》。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出版
8、余志峰:《项目组织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9、周小桥:《项目管理四步法》,团结出版社,2003年出版
10、邵冲:《管理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二、研究方案
1.项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人员效率改善重点放在人机平衡及无附加价值工时损失。

人机配合分析是指通过图表形式分析人与机器之间的组合作业时间,找出并消除其中的人或机器的等待现象。

进行人机配合分析改善的目的:
1 发掘空间与等待时间,使工作更有效率.
2 详细研究如何使共同工作中,每个人的动作能够平衡,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
团体工作与更低的人工成本。

同时当每个人均能相信,分配各工作人员的附和都
是非常合适的,则一定很少抱怨。

3 缩短产品的周期时间。

通过分配每各员工的工作,缩短周期时间。

4 货的机器的最大利用率。

联合研究人与机器的动作,取消无效的等待与空转
的现象,提高机器的利用率,获得最的生产成本。

尤其在 L 公司大量自动化的生产
情形下,关于人的动作与机器的配合相互关系,愈来愈为重要。

5 最合适的人机搭配,达到有效运用人与机器的目的。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步:项目选择
项目选择的方式有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两种。

自上而下: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选定,主要基于公司战略的考虑。

自下而上:由公司基本管理人员(主要是车间主任、拉长、组长)选择后报公司高层批准。

第二步:组建项目团队
组长:一般由车门主任担任。

组员:包括:拉长、组长、IE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品管员(PQC、QA)参与人员:生产线全体员工,物料配送人员,其它相关人员。

组长负责整个项目进度,人员分工,协调相关工作,制定工作计划。

组员负责数据收集与分析,改善方案制定与实施,检验改善结果,完善相关标准文件,作业人员培训与指导,项目总结与评价。

参与人员负责改善方案的实施执行。

此阶段的关键点是项目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的团结是关键。

第三步:项目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
主要由拉长组长收集现状资料,IE工程师负责分析主要运用PQCDMS检验表、三个“不”(不经济,不合理,不均衡)检验表、4M(人、机、料、法)检验表等工具进行,从而找出问题点。

此阶段的关键点是:资料数据要准确全面,IE工程师的分析要仔细、科学,现场观察很重要,必要时组长要组织团队集体讨论。

第四步:制定改善目标
由团队集体讨论后设定改善目标。

此阶段关键点:目标要量化。

第五步:制定改善工作计划
团队集体讨论确定工作目标,到什么时间完成,谁来做,怎么做。

此阶段关键是计划的合理性,并考虑主生产计划的影响。

第六步:改善方案制定
由工程师运用1E技术方法(主要运用 ECRS和35等工具)制定改善方案,团队集体讨论评价改善方案。

此阶段关键是改善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考虑投入成本及方案实施的周期。

第七步:改善方案的实施
各相关部门人员执行改善方案。

此阶段的关键:生产作业人员的配合与支持,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与指导,修改作业标准,设立试用期。

第八步:检验改善结果
由团队人员进行检验,主要检验四方面:是否达到目标,对其他方面是否有影响,车间作业人员是否支持改进,改进的进展是否顺利。

第九步:防止反弹
防止反弹,保持改善成果,主要工作为四方面:制定或修改标准,在标准中要注明修改的理由,注意事项等;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训练;要他们遵守标准;为检验员工是否遵守标准,要指定管理方法。

此阶段的关键:注意新员工上线要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步:项目总结与评价
对项目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以便新
项目更好的开展。

此阶段的关键:是将经验教训在全公司进行交流。

3.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对已有的方法经过分析加以改进,对尚未实行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改进工作(作业)的工序或流程、改进工场的布置和工具、设备的设计,达到消除一切浪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疲劳,减轻劳动强度及提高原料、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最终目的是要寻求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

4.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 发掘空间与等待时间,使工作更有效率.
2 详细研究如何使共同工作中,每个人的动作能够平衡,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团体工作与更低的人工成本。

同时当每个人均能相信,分配各工作人员的附和都是非常合适的,则一定很少抱怨。

3 缩短产品的周期时间。

通过分配每各员工的工作,缩短周期时间。

4 货的机器的最大利用率。

联合研究人与机器的动作,取消无效的等待与空转的现象,提高机器的利用率,获得最的生产成本。

尤其在 L 公司大量自动化的生产情形下,关于人的动作与机器的配合相互关系,愈来愈为重要。

5 最合适的人机搭配,达到有效运用人与机器的目的。

三、研究基础
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教学实验中心、科研实验室、实习基地、校外其它企事业单位等条件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已具备的条件:
以具备理论依据。

尚缺少的条件:
缺乏实践经验,无相应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研究。

拟解决的途径:
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联系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
指导
教师
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开题报
告答辩
评语及
成绩
(百分
制)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