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马鞍山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

甲烷分子的四个氢原子都被乙烯基(CH2=CH-)取代得到的产物的结构如下所示,下列对所得分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9H12
B.1 mol此分子在一定条件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反应
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此物质属于烯烃类物质
2.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a L气体(标准状况),被还原的硝酸是()A.a/22.4 mol B.a/11.2 mol C.3a/22.4 mol D.3amol
3.下列条件中,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金属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温度/℃
A 2.4 g锌片 3 mol·L-1硫酸50 mL 40
B 2.4 g锌粉 1 mol·L-1硫酸200 mL 30
C 2.4 g锌粉 3 mol·L-1硫酸50 mL 40
D 5.6 g锌片 3 mol·L-1硫酸100 mL 30
A.A B.B C.C D.D
4.在少量的铁片与足量的100mL 0.2mol·L—1的稀硫酸反应中,为了减缓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总量,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加NaCl溶液B.加蒸馏水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D.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非金属元素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一定条件下lmolN2与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NH3
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Mg2+、Al3+、Cl-、OH-
B.Na+、Ba2+、OH-、SO42—
C.K+、Na+、NO3—、HCO3—
D.K+、NH4+、CO32—、OH-
7.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镁和二氧化碳反应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反应D.碳酸钙髙温分解
8.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性质应用
A 钠和钾的合金能导电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纸浆、草帽等
C 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军事上制作照明弹
D Al(OH)3受热易分解塑料的阻燃剂
A.A B.B C.C D.D
9.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

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制硝酸厂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铝片与盐酸反应 D.氧化钙与水反应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
12.某烃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CO2体积比为3:2,则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A.C3H4B.C2H4C.C2H6D.C6H6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SO4溶于水只需要克服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C.晶体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氯化钠
D.干冰气化,克服了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14.X 、Y 、Z 、M 、N 、Q皆为1~20 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
正确
..的是()
A.1 mol 的QX2与足量X2Y 反应可产生2 md X2
B.简单离子半径:Y 2—>N+>M 3+
C.由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D.Z 、N 、M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间都能反应
15.若乙酸分子中的羧基是16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
B.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可用于提取花瓣中的植物色素
C.淀粉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取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加入浓Na2SO4溶液后溶解度降低,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17.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此可知
W X
Y Z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Y
B.Y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18.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乙醇等液态燃料的过程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D.通过催化裂化和裂解,可以获得汽油等的轻质液态油及多种气体化工原料
19.(6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HCl MgCl2 NH4Cl B.H2O Na2O CO2
C.CaCl2 NaOH H2O D.NH3 H2O CO2
20.(6分)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液化石油气(LPG)类,这两种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A.醇类B.一氧化碳C.氢气D.烃类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1)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化肥、冷冻剂等。

现向一固定容积的反应器中通入2molN2和6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至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减小了15,列式计算H2的平衡转化率___。

(2)燃料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动力。

现将标况下8.96L 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和足量氧气充分混合并点燃,燃烧产物经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增重16.2g,则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二氯化二硫(S2C1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

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沸点137℃,易与水反应。

实验室可通过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

(1)选取以下装置制取少量S2Cl2:
①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

③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中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⑥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物的SO2的体积分数。

①W溶液可以是下列溶液中的__________(填标号);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含V、m的代数式表示)。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

请回答:
(1)D的元素名称为___。

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C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A、D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更好的是:______,以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E和F元素的单质氧化性较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 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 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101kPa时,8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45.15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已知:
C(s)+O2(g) = CO2(g) △H=-437.3kJ·mol -1
H2(g)+1/2O2(g) = H2O(g) △H=-285.8kJ·mol-1
CO(g)+1/2O2(g) = CO2(g) △H=-283.0kJ·mol-1
则煤气化反应C(s)+H2O(g) = CO(g)+H2(g)的焓变△H=___ kJ·mol-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9H12,故A正确;B.含有4个碳碳双键,则1mol此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故C错误;D.含有碳碳双键,且只含C、H两种元素,则此物质属于烯烃类物质,故D正确;故选C。

2.C
【解析】分析: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通过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NO,根据方程式、N原子守恒计算被还原硝酸物质的量。

详解: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通过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是NO,根据方程式知,NO体积是二氧化氮体积的1/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aLNO,则二氧化氮体积为3aL,n(NO2)=3a/22.4mol,根据N原子守恒得被还原n(HNO3)=n(NO2)=3a/22.4mol,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成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原子守恒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3.C
【解析】
试题分析:Zn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及固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接触的就越充分,反应速率就越快。

对表格的反应条件进行观察,分析确定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C。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因素的判断的知识。

4.D
【解析】
【详解】
A.加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溶液,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但氢离子的总量和铁的量不变,生成的氢气总量不变,故A正确;
B.加水,稀释了盐酸的浓度,则反应速率变慢,但氢离子的总量和铁的量不变,生成的氢气总量不变,故B正确;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生成了醋酸,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但提供氢离子的能力不变,生成的氢气总量不变,故C正确;
D.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置换出少量的铜,与铁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铁的量减少,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不能改变氢气的总量,即溶液中氢离子的总量不变。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会陆续电离出氢离子。

5.D
【解析】A、NaOH为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非金属元素O、H,正确;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NaOH。

正确;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就能发生,例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
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直接搅拌就可以,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烧杯杯底沾些水反应后会结冰。

正确;D、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中存在化学平衡,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导致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重点考察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肯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中仅含有共价键。

6.C
【解析】
试题分析: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错误;C、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共存,故错误;D、按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故错误。

考点:离子共存
7.B
【解析】A、C和CO2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错误;B、Mg在CO2中燃烧产生MgO和C,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C、NH4Cl和Ba(OH)2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D、多数的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错误。

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燃烧、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和水蒸气的反应,C与CO2的反应、NH4Cl和Ba(OH)2晶体的反应等。

8.A
【解析】
A、钠和钾的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是因为熔点低,而不是导电,所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有直接联系,B正确;
C、镁条燃烧发生耀眼的强光,可制作照明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有直接联系,C正确;
D、Al (OH)3受热分解生成H2O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且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附着在可燃物表面,从而阻止可燃物燃烧,D正确;答案选A。

9.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用氨气吸收,消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选项A不选;
B.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是有害气体,用氢氧化钠吸收,消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选项B不选;C.浓硫酸的还原产物是二氧化硫,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选项C选;
D.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10.B
【解析】
试题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物质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以碳、一氧化碳、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铵盐和强碱的反应。

A.Mg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B 正确;C.CH4燃烧是放热反应,C错误;D.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

考点:考查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相关知识。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铵分解不生成氨气,NH4NO3N2O↑+2H2O,故A错误;
B.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其中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是+5价,故B正确;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和水,NH4++OH-NH3↑+H2O,故C正确;
D.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是氯化钠受热不分解,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故D正确。

答案选A。

12.B
【解析】
【分析】
已知该有机物为烃,则仅含有C、H两元素,其燃烧通式为:C x H y+(x+y/4)O2→xCO2+y/2H2O;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x+y/4):x=3:2,化简可得2x=y,所给的物质中C2H4符合,答案为B
13.C
【解析】
【详解】
A.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A错误;
B. 单质分子中不一定都存在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分子,B错误;
C. 金刚石和碳化硅均是原子晶体,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所以晶体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氯化钠,C正确;
D. 干冰气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不变,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硫酸氢钠在溶液中的电离和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不同,在熔融状态下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不变,因此只能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

14.C
【解析】X、Y、Z、M、N、Q皆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图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1和-1价,故X 为H元素,Y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Y为O元素,Z的最高正价为+5价、最低价-3,则Z 为N元素;Q的化合价为+2价,半径最大,应该为镁元素,N为+1价,原子半径小于镁,故N为Li元素;M的化合价为+3价,原子半径小于Li,故M为B元素。

A、1 mol 的MgH2与足量H2O 反应可产生2 molH2,选项A正确;B、简单离子半径:O 2—>Li+>B3+,选项B正确;C、由H、O、N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O3是离子化合物,选项C不正确;D、N 、Li 、Be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LiOH、H3BO3两两间都能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合理运用“构、位、性”三者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B
【解析】分析: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剩下基团结合的形成酯,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剩下基团结合的形成酯:CH3C16O16OH+CH3CH218OH⇌CH3C16O18OC2H5+H216O,所以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总共有2种,分别为:CH3CH218OH、CH3C16O18OC2H5,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羧酸与醇反应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酯化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即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

16.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解题时抓住甲烷、乙醇、淀粉、蛋白质几种物质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污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作燃料,故A正确;B.乙醇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多种有机物,所以可用于提取花瓣中的植物色素,故B正确;C.淀粉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工业上可用来制取葡萄糖,故C正确;D.蛋白质溶液加入浓Na2SO4溶液后发生盐析,导致溶解度降低,与为人体提供能量没因果关系;故D错误;答案:选D。

17.D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中W、X属于第二周期元素,Y、Z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由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X是O元素,则W是N元素、Y是S 元素、Z是Cl元素。

【详解】
A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O、S、Cl三种元素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O,故A错误;
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元素弱于Cl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高氯酸强于硫酸,故B错误;
C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越弱,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则单核阴离子还原性阳离子弱于硫离子,故C错误;
D项、W是N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为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18.C
【解析】
【详解】
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正确;
B.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目的是将煤转化成甲醇、乙醇等清洁的液态燃料,选项B正确;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与水作用生成水煤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正确;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等气态烯烃;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9.D
【解析】
【详解】
A.HCl 中为共价键,MgCl 2中为离子键,NH 4Cl 中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 不选;
B.H 2O 中为共价键,Na 2O 中为离子键,CO 2中含共价键,故B 不选;
C.CaCl 2中为离子键,NaOH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H 2O 中为共价键,故C 不选;
D.NH 3中为共价键,H 2O 中为共价键,CO 2中含共价键,故D 选。

故选D 。

【点睛】
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注意特殊物质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

20.D
【解析】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都属于碳氢化合物。

详解:压缩天然气(CNG )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 )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因此可知该两类燃料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烃类;
答案选D 。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40% 1:3
【解析】
【详解】 (1)设反应达到平衡时,氮气反应了xmol ,
N 2(g)+3H 2(g)2NH 3(g)
起始(mol) 2 6 0
变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2-x) (6-3x) 2x
根据题意,有
(2)(63)2485
x x x -+-+=,解得x=0.8; 氢气的平衡转化率230.8()100%40%6H α⨯=⨯=。

(2)设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mol ,乙烯的物质的量为ymol
8.96()=
0.422.4/L n mol mol L =混合气体; 16.2g ()=0.918/n mol g mol
=水; 依题意有x+y=0.4,3x+2y=0.9;
解得y=0.3,x=0.1,故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冷凝管FCBMnO2+4H++2Cl- Mn2++2H2O+Cl2↑吸收HCl气体a通入氯气的量(或浓盐酸滴下速率)
ac 22.4m
233V
×100%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①仪器m为冷凝管;②装置A为制取氯气装置,产生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先除去HCl,因此A连接F,S2Cl2易于水反应,因此需要除去中氯气中的水蒸气,F连接C,从C中出来的气体为纯净的氯气,直接通入到反应装置中,即C连接B,S2Cl2为液体,沸点为137℃,因此B连接E装置,氯气有毒,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即E连接D装置;③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④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HCl;⑤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装置D中的试剂为a;⑥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因此需要控制氯气的量;(2)①根据流程的目的,需要把SO2转化成SO42-,然后加入Ba2+,产生BaSO4沉淀,测BaSO4的质量,因此W溶液具有的性质为氧化性,由于高锰酸钾与HCl反应得到有毒物质氯气,因此W溶液为ac;②固体为BaSO4,
根据硫元素守恒,即n(SO2)=n(BaSO4)=m/233mol,因此SO2的体积分数为:22.4m
233V
×100%。

点睛:实验题设计的思路一般是制气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有些问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完成,如S2Cl2与水反应,因此还要防止空气水蒸气的进入,装置D的作用不仅是除去过量的氯气,还要防止空气水蒸气进入,因此需要用碱石灰。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硅第三周期ⅦA族CH4NaOH Cl22Na2O2+2H2O=4NaOH+O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2Al+2NaOH+2H2O=2NaAlO2+3H2↑)2S2Cl2+2H2O=3S↓+SO2↑+4HCl 【解析】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A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A为碳元素;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B为Na;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D、E、F都处于第三周期,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C 为Al;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则D为Si、M为Na2SiO3;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硫元素,F的原子序数最大,故F为Cl.
(1)D为Si的元素名称为硅。

F为C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2)C为Al,C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D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更好的是:碳和硅同主族,从上到下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
减弱,CH4更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E和F元素的单质氧化性较强的是:Cl2;(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Na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过程:
;(4)Na2O2和Al同时投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2Al+2NaOH+2H2O=2NaAlO2+3H2↑);(5)化合物S2Cl2可与水反应
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该气体为SO2,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S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0.3mol电子生成二氧化硫为0.1mol,故有0.3molS 原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S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0,故生成S,同时生成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3S↓+SO2↑+4HCl。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131.5kJ/mol
【解析】
【分析】
(1)计算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焓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乘以合适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详解】
(1)在25℃、101kPa时,8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45.15kJ,则1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45.15kJ×1mol×16g/mol 8g=890.3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2)已知:①.C(s)+O2(g)═CO2(g)△H=−437.3kJ⋅mol-1
②.H2(g)+12O2(g)═H2O(g)△H=−285.8kJ⋅mol-1
③.CO(g)+12O2(g)═CO2(g)△H=−283.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
C(s)+H2O(g)═CO(g)+H2(g)
△H=−437.3kJ⋅mol-1−(−285.8kJ⋅mol-1)−(−283.0kJ⋅mol-1)=+131.5kJ⋅mol-1,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属于烃的是()
A.汽油B.油脂C.蛋白质D.纤维素
2.碳的一种同位素 146C常用于考古研究,一个该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是()
A.2 B.6 C.8 D.14
3.某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应为: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2在负极发生反应
B.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C.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产物为纯净物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葡萄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
D.CuSO4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5.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H2、I2、HI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D.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H—I键形成
6.反应N 2+3H22NH3 ,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1,H2的浓度为5 mol·L-1,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v(NH3)=0.2 mol·L-1·s-1B.v(N2)=1.0mol·L-1·min-1
C.v(H2)=0.3 mol·L-1·min-1 D.v(H2)=1.67 mol·L-1·min-1
7.恒温下, 反应aX(g)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
8.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化合物是( )
A.NO2B.FeC12C.FeC13D.CuS
9.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