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说明介绍(路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说明介绍(路基)
城市道路简介
⼀、道路按照其作⽤和特点
1、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公路是指位于城市之外.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驶的具备⼀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城市道路系指建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通⾏的具备⼀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矿道路系指主要供⼯⼚、矿⼭运输车辆通⾏的道路。

林区道路系指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具通⾏的道路
乡村道路系指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及各种农业运输⼯具通⾏的道路。

2、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区别
区别在于其发挥的作⽤不同,城市道路主要为城市交通服务,⽽公路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道路.⼀般的,城市道路由于交通量⼤,路幅⽐较宽,基本没有什么弯道,有的话半径也⽐较⼩,因为其设计时速较低和城市⽤地紧张.⽽公路在这些⽅⾯与城市道路是不同的。

⼆、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我国⽬前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快速路、主⼲路、次⼲路、⽀路。

1、快速路系指在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体交叉并控制车辆出⼊,供车辆以较⾼车速⾏驶的道路,⼀般在特⼤城市或⼤城市中设置,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效区、城镇、主要对外公路。

⾏⼈不能穿越快速路,在过路⾏⼈集中地点必须设置⼈⾏地道或⼈⾏天桥。

例如振兴路、东北路,新建的东联路等。

2、主⼲路是指在城市道⽹中起⾻架作⽤的道路。

主要⽤于联系城市的主要⼯业区、住宅区、港⼝、车站等客货运中⼼,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动脉。

在⾮机动车较多的主⼲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机动车分道⾏驶的形式。

例如⾦马路、东北⼤街、3号路、5号路。

3、次⼲路是城市道路⽹中的区域性⼲路,次⼲路与主⼲路相联,构成完整的城市⼲道系统次⼲路既为城市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流的公共建筑。

4、⽀路指城市道路⽹中⼲路以外联系次⼲路或供区域内部使⽤的道路。

各类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三、城市道路的作⽤
1、城市道路是城市中⾏⼈和车辆往来的专门⽤地,是通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市⼱⼼区、⼯业区、⽣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化教育,风最⾦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公路相连接的交通纽带。

2、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项⽬,道路规划红线是道路⽤地与城市建筑⽤地、⽣产⽤地及其它备⽤地的分界控制线。

3、城市道路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且也为布置城市公⽤管线、街道绿化、城市架空杆线提供容纳空间。

四、城市道路的组成
城市道路由以下⼏部分组成:
车⾏道、⼈⾏道、路缘⽯、附属设施。

1、车⾏道是指道路上供车辆⾏驶的部分。

车⾏道⼜分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

专供汽车、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驶的部分称为机动车道。

⽽供⾃⾏车、三轮车、兽⼒车等⾮机动车⾏驶的部分称为⾮机动车道。

2、⼈⾏道是专供⾏⼈步⾏交通所⽤。

为了保证⾏⼈交通的安全,⼈⾏道与车⾏道应有所分隔,⼀般⼈⾏道应⾼出车⾏道15~20cm 左右。

3、路缘⽯(⼜称边⽯、马路⽛⼦)处于车⾏道与⼈⾏道交界处或分隔带边缘.它既是路⾯排⽔设施的⼀个组成部分,同时⼜起着保护道路结构层边缘部分的作⽤。

4、附属设施
(1)排⽔设施:⽤于排除路⾯⽔的⾬⽔进⽔井、检查井.街沟或明沟等。

(2)交通隔离设施:⽤于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交通岛,分隔带、隔离墩、护栏等。

(3)绿化设施:为街道绿化⽽设置的林荫带、⾏道树、绿篱、绿地、花坛等。

(4)地上杆线和地下管⽹:地上的电线杆、照明灯住、电车线及地下的排⽔管道、给⽔管道、煤⽓管道、热⼒管道、通讯电缆、电⼒电缆等。

(5)其它:其它附属设施还包括路名牌、交通标志牌、交通指挥官号、消防栓、邮筒、清洁箱、垃圾台、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以及为保护路基⽽设置的挡⼟墙、护坡等。

五、城市道路设计图纸
主要包括平⾯图、横断图、纵断图
1、平⾯图:⽔平投影图,包括平曲线、有各部分平⾯尺⼨。

2、横断图:垂直于道路中⼼线⽅向的断⾯,在各种结构的断⾯尺⼨。

3、纵断图:沿道路中⼼线⽅向所作的垂直剖⾯
举例如下:
平⾯图
图中含:指北针、地形图、道路红线、道路边线、道路中⼼线、中间分隔带、坐标点、平⾯宽度、道路桩号、转弯半径、图纸说明等。

横断⾯图
图中包括:红线宽度、各部分宽度、横坡等。

纵断⾯图
六、路基⼯程
1、路基的特点
路基必须具有⾜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温稳定性)。

路基⼀般由⼟壤压实⽽成。

道路的使⽤品质与路基的品质有主要关系。

当路基松软、强度低、稳定性差时,就会引起路⾯的不均匀沉陷,导致路⾯过早破坏,甚⾄会导致路基塌⽅或滑坡,诱发重⼤交通事故。

相反,如果路基稳定,不仅能有效地提⾼路基路⾯整体强度及路⾯的平整度,⽽且由于路基强度的增加,还可以减薄路⾯结构层的厚度,降低路⾯⼯程造价。

此外路基⼯程从⼯作量和⼯程量两个⽅⾯来看,在整个道路⼯程中都占有相当⼤的⽐重.尤其在某些特殊地质地带或特殊⽓候条件下,路基⼯程的造价,甚⾄超过道路⼯程总造价⼀半以上。

路基的施⼯往往需要消耗⼤量的⼈⼒、物⼒、机械设备,因此路基⼯程常常成为道路⼯程能否如期完⼯的关键。

特别在城市道路中,路⾯下往往敷设各种各样的管、沟、线等公⽤设施,影响路基施⼯的因素很多,这些情况在路基施⼯中应给予⾜够重视。

2、路基的形式
主要有三种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

当⾃然地⾯低于路基设计标⾼,需进⾏⼟⽯⽅填筑,此时路基称为路堤。

当⾃然地⾯⾼于路基设计标⾼,需进⾏挖⽅施⼯,此时路基称为路堑。

同⼀断⾯有填有挖的路基称为半填半挖路基。

路基指标中,还有边坡,主要起到路基整体稳定作⽤,边坡坡度⼀般情况下挖⽅1:1,填⽅1:1.5,但不完全是这个数值,根据⼟质情况决定,边坡可作软覆盖(绿化)或硬覆盖(砌⽯护坡、喷锚等)处理,。

3、路床
将路基顶⾯,按路⾯结构所要求的标⾼、平整度、宽度、压实度整修好的铺筑表⾯称为路床。

4、路基施⼯
⾸先现场放线、⼈员设备准备、软弱地基处理(抛⽯挤淤、换填、碎⽯桩、⼟⼯布等,⾼填⽅路基⼀般需要进⾏强夯处理)、清除树根、草⽪、杂物等、⼟⽯⽅施⼯、修筑中型构筑物(可先于⼟⽯⽅或同时施⼯)、埋设各种地下管线检查与验收。

(1)挖⽅路基按设计宽度施⼯,保证边坡坡度,按规定进⾏碾压。

碾压时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

直线段由路肩向中⼼碾压,曲线超⾼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碾压。

碾压时后轮重叠1/2,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般路段碾压6-7遍,⼀直到规定的密实度,同时表⾯⽆明显的轮迹,与⽼路⾯交界侧应多压2-3遍,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地段上急刹车或调头。

碾压过程中表⾯始终保持湿润,不得⼲压。

如有弹簧、松散、起⽪现象,应进⾏处理后再进⾏碾压。

碾压含⽔量掌握在最佳含⽔量时进⾏。

(2)填⽅路基施⼯
⾸先选择合格的填料,⼀般设计有规定,不得使⽤腐植⼟、⽣活垃圾⼟、淤泥、盐渍⼟,不得含有草和树根等杂物。

分层填筑,⼀般分层厚度不⼤于30cm,分层碾压。

碾压⽅法同上。

施⼯中应特别注意边坡坡度,应按全宽分层填上来,严禁贴坡。

(3)各种管线施⼯
主要控制沟槽回填质量,选择透⽔性材料回填,如⼭⽪⽯、⽯碴、砂砾、撼沙等,确时采⽤⼟质回填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压实度。

5、路基、路床检查验收
(1)外观质量标准: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波浪、积⽔现象;压路⾯碾压后,轮迹深度⼩于5mm。

(2)实测检验标准:主要含压实度、中线⾼程、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

现在⼤部分路床还检测弯沉值,主要看设计有没有要求,弯沉值单位为1/100mm,采⽤弯沉仪检测,⼀般路基允许弯沉值为240左右。

⼤部分采⽤密实度和弯沉值两项指标,需要专门检测仪器进⾏检测。

见下图:
6、路基施⼯的常见质量通病
(1)超厚回填,⼀种路基填⽅、⼀种沟槽回填,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

(2)带⽔回填,多发⽣在沟槽回填中,当⽔位下降后,造成填⼟下陷,危及路基安全。

要求填前排除积⽔。

(3)路基翻浆,主要因为路基含⽔量⼤,车⾏、碾压时发⽣颤动或表⾯裂纹,需浆原⼟进⾏翻开晾晒,当达到最佳含⽔量时重新回填,或换填其它合格填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