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 题型1 元素化合物与STSE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题型1 元素化合物与STSE
化学与STSE
1.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下列观点不合理的是( )
A.“指尖上的外卖”成了塑料餐盒泛滥的“元凶”,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是目前实现“绿色外卖”的有力解决方法之一B.“水漆”和“油漆”的最大区别在于溶剂不同。

《“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水性涂料(即“水漆”)的使用,是因其具有节能环保、超低排放、低碳健康等特点
C.“隐形的污染物”臭氧开始取代PM2.5和PM10,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夏季首要空气污染物。

“臭氧超标”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臭氧是二次污染物D.酸雨情况能间接反映空气质量,与相比某市降水pH增大0.21,则该市空气质量呈现恶化趋势
解析:塑料餐盒多为一次性餐具,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故回收利用是解决外卖污染的方法之一,A项合理;“水漆”不会挥发出有毒的有机物溶剂,B项合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可转化为臭氧,导致臭氧污染,C项合理;pH增大,说明雨水酸性降低,空气质量转好,D项不合理。

答案:D
2.(2019·郑州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句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B.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及延长食品保存期,在添加时无需对其用量进行严格控制
C.“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不使用对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
解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豆萁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A项正确;食品添加剂用量要严格控制,B 项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项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D项正确。

答案:B
3.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图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解析:棉花、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B正确;树脂是聚酯属于有机高分子,C正确;碘遇淀粉变蓝色,遇葡萄糖不变色,D错误。

答案:D
4.(2019·武汉测试)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护肤品中加入甘油是利用甘油的芳香气味
B.肥皂水做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肥皂水的弱碱性
C.月饼包装盒中的铁粉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
D.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利用KMnO4的氧化性
解析:护肤品中加入甘油是利用甘油的吸水性,而非甘油的芳香气味,A
项错误;肥皂水显碱性,能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B项正确;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以和空气中氧气反应,起到抗氧化作用,C项正确;乙烯具有催熟作用,而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故能延缓水果的成熟,从而保鲜水果,D项正确。

答案:A
化学与传统文化
5.(2018·山东名校联盟)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

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
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
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
解析:白瓷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错误;“窑变”时,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由于还原程度的不同,形成不同颜色的低价态化合物,D项正确。

答案:D
6.(2018·高三质检)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

草木灰为辅。

……魂散惊而
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解析:A项,描述的是碳酸钙的受热分解,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的过程,其中“清白”是指碳酸钙,错误;B项,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正确;C项,消石、硫磺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正确;D项,文中的“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正确。

答案:A
7.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解析:D项所说的“石灰”指的是CaCO3,错误。

答案:D
8.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

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
B项,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项,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制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

答案:B
9.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

虚弱者忌之。

宜外用,勿服。

”这里的“鼻冲水”是稀硫酸、氢氟酸溶液、氨水、醋酸溶液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不变色
B.“鼻冲水”中含有5种粒子
C.“鼻冲水”是弱电解质
D.“鼻冲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
解析:“鼻冲水”易挥发、不可服用、可贮存在玻璃瓶中,故“鼻冲水”为氨水,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H2O H++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A项错误;氨水中存在粒子:NH3、H2O、NH3·H2O、H+、NH+4、OH-,B项错误;氨水是混合物,NH3·H2O是弱电解质,C 项错误;氨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D项正确。

答案:D
10.(2019·安阳模拟)《本草述钩元》中的“石碱”条目下记载“采蒿蓼之属。

开窖浸水。

漉起。

晒干烧灰。

以原水淋汁。

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

久则凝淀如石。

连汁货之四方。

浣衣发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碱”的有效成分为碳酸盐
B.记载中包括石碱的制法与用途
C.制取过程中包括浸取、过滤、煅烧、蒸发结晶操作
D.“浣衣发面”都与石碱的碱性有关
解析:“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是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原水淋汁”,说明该成分易溶于水,“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说明能去污亦能作为发酵剂,则“石碱”的有效成分为碳酸盐,故A项正确;记载中包括石碱的制法与用途,故B项正确;制取过程中包括浸取、过滤、煅烧等操作,但没有蒸发结晶操作,故C项错误;“浣衣发面”,碳酸盐用作去污和发酵剂是利用碳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D项正确。

答案:C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11.(2018·洛阳高三统考)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B.为了减少火电厂产生的大气污染,应将燃煤粉碎并鼓入尽可能多的空气C.植树节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D.与相比,某地区降水pH平均值增大了0.27,说明酸雨情况有所改善解析: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会污染海洋,会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会对人体产生危害,A项错误;燃煤时通入空气过多,容易造成热量的损失,正确的做法应是空气要适当过量,B项错误;植树节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观念,C项错误;某地区降水pH平均值增大了0.27,这说明雨水酸性减弱,则酸雨情况有所改善,D项正确。

答案:D
1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A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B 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
和净化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软化硬

C
Na2O2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
O2的来源
Na2O2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生成O2
D
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
土可用于水果保鲜KMnO4溶液可氧化水果释放的CH2===CH2
解析:Al(OH)3受热熔化吸收大量的热,A项错误;K2FeO4的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胶状物,能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但不能软化硬水,B项错误;Na2O2不能氧化CO2,C项错误;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答案:D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13.(2019·汉中质量检测)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Ⅱ、Ⅲ、Ⅳ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转化中包含了氨气、硝酸、硝酸铵、小苏打、纯碱的工业生产方法C.反应Ⅳ和Ⅵ中的部分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
D.反应Ⅴ是先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CO2至饱和,再通入NH3
解析:反应Ⅰ是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3,反应Ⅱ是4NH3+5O2
催化剂
加热
4NO+6H2O,反应Ⅲ是2NO+O2===2NO2,反应Ⅳ是3NO2+H2O===2HNO3+NO,都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反应Ⅰ是合成氨、反应Ⅳ生成硝酸,硝酸与氨
气生成硝酸铵,反应Ⅴ生成碳酸氢钠,反应Ⅵ生成纯碱,故B项正确;反应Ⅳ
中生成的NO和反应Ⅵ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故C项正确;
反应Ⅴ应是先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故D项错误。

答案:D
14.(2018·郴州高三质检)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它
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戊为一种强碱且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反应①②可能都属于氧化还原反

B.常温下,若丙为无色气体,戊为红棕色气体,则甲、乙可能是铜和稀硝

C.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丁为水,则戊不可用于干燥甲
D.若甲为浓盐酸,乙为MnO2,则戊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解析:若戊为一种强碱且焰色反应为黄色,则戊为NaOH,此时甲、乙可能
为Na和O2、丙为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故A项正确;若丙为无色气
体,戊为红棕色气体,则丙为NO、戊为NO2,铜和稀硝酸反应可生成NO,故B
项正确;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SO2,丁为水,则乙为O2、丙为SO3、戊为H2SO4,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故C项错误;若甲为浓盐酸,乙为MnO2,则丙为Cl2,Cl2可与水或者碱反应产生具有漂白性的HClO或者次氯酸盐,故D项正确。

答案:C
无机化工流程微型化设计
15.(2019·太原高三模拟)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冰冻法
B.氯碱工业中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可提高产品的纯度
C.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要低温小火烘干
D.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被还原
解析: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A项错误;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中阳极上氯离子和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在阴极产生氢氧化钠,为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使钠离子转移到阴极,以便提高产品纯度,B项错误;加热MgCl2溶液时,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使水解可以完全,因此由MgCl2·6H2O
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抑制MgCl2的水解,C项错误;海水提溴是先通入足量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然后将溴单质还原为溴化氢,再通入适量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

因此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被还原,D项正确。

答案:D
16.实验室可利用硫酸厂废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聚铁的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n(SO4)3-0.5n]m,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炉渣中FeS与稀硫酸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
===4Fe3++4S↓+6H2O
B.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H2O2溶液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
C.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Y,再经蒸干即得绿矾
D.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其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小
解析:炉渣加入硫酸溶液的同时通入氧气,得到的固体W为S和SiO2,灼烧得到气体M为二氧化硫,溶液X为含有Fe3+的溶液,调节溶液pH得到溶液Z 加热得到聚铁,溶液X中加入铁反应生成的溶液Y为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炉渣中FeS与稀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4Fe3++4S↓
+6H2O,故A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H2O2溶液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故B项正确;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矾,故C项错误;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减少,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偏大,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项正确。

答案:C
17.(2018·清华附中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
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
C.按照本流程,X和Y调换后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B、C都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加入试剂X得到溶液和Fe,利用的是Al能与NaOH 溶液反应,Fe不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试剂X为NaOH溶液,即A的主要成分是NaAlO2,根据转化关系,试剂Y应为盐酸,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然后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成Al2O3,最后通过电解的方法得到金属Al。

根据上述分析,X为NaOH溶液,Y为盐酸,故A项正确;A→B的反应是AlO-2+H++
H2O===Al(OH)3↓,故B项正确;如果X和Y互换,A为FeCl2和AlCl3,加入NaOH 溶液,则得到Fe(OH)2和Al(OH)3沉淀,按照流程无法得到金属铝,故C项错误;B和C分别是Al(OH)3和Al2O3,都属于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