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工作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工作管理作者:王杨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9期
摘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促使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而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促进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
高校应积极拓展教师出国留学以及交流的途径,完善教师出国留学及交流的管理工作,为高校国际化发展做贡献。
Abstract: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omotes university teachers’ tra ining with international view. One of the main method is to carry out the study and communication abroad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关键词: 高校;出国留学及交流;管理
Key words: university;study and communication abroad;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75-02
0引言
全球教育与科技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集中地之一,必须着力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
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分不开的。
高等教育
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更是高等院校培养和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1]。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国家必须要提高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努力做好高等院校的教师公派留学、进修与交流工作。
这既能够促进高校与国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长远看,更能推进高等院校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大力推进师资的境外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吸取国外高校教师的先进经验,以此来推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工作。
因此,高校相关学院和外事、师资部门必须共同努力,做好教师出国留学以及交流工作,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
2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的几种主要形式
2.1 国家公派留学进修项目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将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及交流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鼓励高校派遣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
和科研人员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深造。
国家相关部门在公派出国的选派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着力于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
近年来,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培训进修,提高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则成为国家选派公派留学与交流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一政策能够大大
鼓励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能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而且还将影响其他教师,增强整个学科体系的科研能力[1]。
许多省市地区也相继出台公派留学政策和方案,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教师出国进行合作
科研与进修。
这些项目近年来已经为很多专业学科的教师骨干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天地和平台。
许多重点与新兴学科,譬如计算机、医学、机械、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教师更倾向于接受国外先进的理念,国外相关高校先进的科研条件、丰富资源和教学条件会更有利于他们创出
成果。
高校也积极支持教师利用公派机会出国进修,为学校重点学科以及申博申硕项目作更多
贡献。
2.2 高校教师对外交流项目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教师公派出国进修培训已逐渐被纳入高校发展年度规划中,从政策、经费以及管理上为教师公派出国进修与交流做充足准
备与支持。
另外,随着高校与国外学术交流与联系的日益频繁,高校之间开始寻求在教师之间的互派项目,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交流渠道,为教师积极拓宽留学进修的路径,与更多的国外知名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共同培养等多种形式,力争使更多学科和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和合作研究[2]。
与此同时,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行政事务日益复杂和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对高校行政与教育管理人员的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逐渐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为一线教师做好更多更规范的服务。
2.3 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教师对外交流日趋频繁。
以我校为例,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的学科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涉及到医、工、理、文等各个专业门类,与会人员也不仅限于资历较深的教师。
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在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鼓励教师积极向国际学术协会投稿并参加会议。
许多青年教师也开始尝试以这种便捷的方式接轨国外,学习国外高校相关专业的先进教学与科研理念。
从参加国际会议的教师所提交的出访报
告中可以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在参加国际会议的过程中,不仅与与会者交流了科研成果,大大拓宽了学术视野,并且引进先进教学思想、方法及教学管理方式,加速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步伐。
3高校教师出国管理与服务工作
①进一步完善出国留学与交流工作的管理机制,使高校出国留学交流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制
度化。
对于中长期公派出国留学,学校与出国人员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留学人员能够加强服务意识,避免人才的流失。
②做好对出国留学与交流的教师的出国前
服务与行前培训教育工作。
协助出国教师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护照与签证手续的办理,搜集出访国家的相关情况(风土人情、宗教、流行病疫情、法律法规等),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③与境外留学人员保持联系,做好进一步的跟踪与服务工作。
定期以邮件、书信或者电话形式
与留学人员保持联系与交流,不断掌握他们的最新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在国外期间的研究动向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使他们顺利完成访学与交流任务。
[3]④建立回国信息反馈制度。
为了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留学期间的纪律监督以及对其学习和研究成果的评估,促进留学人员高效完成赴外留学项目,高校应针对出国留学和交流人员建立回国信息反馈制度,要求他们在回国后一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出国信息反馈表以及在国外从事科研学习的书面报告,将学习情况及其研究成果向学校做详细汇报,并要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部门报送。
同时,针对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留学回国人员,还应该安排他们做学术讲座和报告,向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介绍国外研究的新成果及发展动向。
4高校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除了要加强对公派出国留学与交流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外,还应该进一步研究相关政策,扩大公派出国留学与交流人员的规模。
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拓宽经费来源,除了争取高校内教师出国经费和国内相关出国基金项目外,还要努力获取国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支持和资助,以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做好对公派出国人员的选拔工作以及出国前的培训工作,确保选派出去的教师能高质量地完成出访任务,做好与国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工作,以保证把先进的研究成果引进国内,增强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留学人员的管理,防止滞留不归现象的出现。
高校人事以及外事管理部门更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为出国留学以及交流教师提供周到的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回国后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国际化建设。
[4]
参考文献:
[1]杜林.从提高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谈出国留学工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9,70.
[2]林琛琛.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外事工作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70.
[3]卜树春.立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做好出国留学工作[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0,12,第13卷,第4期:52.
[4]冯丽芳,陈雪芳.新形势下高校公派留学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