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知识教学内容提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知识教学内容提要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真善美三德”并将教育之事分为三部,即智育、德育、美育。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又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因此,蔡元培成了中国现代美育的先驱。
第一节西方美育思想史述评
雅典的“七艺”教育中包括美育。
西方美育思想(美育观)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
1)柏拉图(古希腊),真正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认为悲剧能有一种“净化”作用,这就是一种审美教育。
3)贺拉斯(古罗马),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奠定了西方美育的基础。
4)席勒(德国古典美学),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美学思想。
《审美教育书简》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席勒因此被称为“现代美育之父”。
5)马克思,马克思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美育及其特点
1.美育——
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方式来教育人的一种活动。
2)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
3)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4)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2.美育与德育的联系:
首先,两者往往互相渗透,互为一体,如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中,既有美育作用,
又有德育功能。
其次,美育对德育起着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审美来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
再次,一个审美趣味低级的人,道德上也不会高尚。
这说明美育往往是德育的前提。
3.美育与德育的区别:
在目的上,德育是善的教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美的教育。
在途径上,德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美育强调自觉,反对强制。
在原则上,德育强调个体对社会的服从。
美育则在社会普遍性的基础上着重陶冶个体特定的情感
和独创性以及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
在方式上,德育本质上是一种说理教育。
美育是一种心理活动、情感活动,让人在生动活泼的
享受中,使性情获得陶冶。
4.美育与智育的联系:
首先,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人的审美能力一方面内在地包含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
也为认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能力本身也是
一种认识能力。
其次,,实施美育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望,提高人的学习兴趣。
再次,美育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思辨力,拓展人的思路,扩大人的视野,这样就有利于智力的
开展。
同样,丰富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生活知识,也有利于审美活动的展开。
5.美育与智育的区别:
从教育目的看,智育是促进认识的教育,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
美育是情感方面的教育,
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
从教育内容看,智育是以概念、逻辑为特征的知识体系为教育内容的。
美育是以形式、情感为特征
的审美对象的美为教育内容的。
从教育途径看,智育本质上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缺乏内在的自发性。
美育则总是把知识的传播
和能力的培养与个体生命的发展内在地联系起来,满足了个体生命的发展要求。
从教育任务看,智育的任务是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其中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为核心。
美育则始终不脱离激发美感的感性世界,从而促进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完善
的追求。
6.美育与体育的区别和联系:
美育和体育都是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关系十分密切。
首先,目标的一致性。
体育以身体锻炼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但两者都是促进人的身心的
全面发展。
其次,两者都以生命活动本身为目的,不带任何狭隘的功利性。
再次,体育是美育的一种途径。
第四,在体育运动中,运动者也会产生审美体验。
7.结合中西学者的观点说明美育的主要特点。
首先,感性。
美育是一种感性活动,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作用于
人的。
其次,愉悦性。
美育是一种愉快教育,审美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活动,在美育进行中,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表现出来。
再次,不由自主性。
美育是一种从内心的情感深处去打动人的活动,人的精神世界也在不由自主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第四,独创性。
人都有好奇心和创造欲,美育正是可以激发这种欲望。
所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五,具有陶冶性情、泄导身心的作用。
第三节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1.美育的目的: 1)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2)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
一句话,他应该热爱美。
2.美育的作用:
美育使人精神上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
第四节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
1.美育的基本方式:审美。
2.美育的基本途径:自然的陶养,社会的熏陶。
3.从物质和生理角度来探讨美育的途径:
第一,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
第二,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第三,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第五节美育的方式:自然、社会和艺术
了解自然美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
理解社会美对人的感化作用。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艺术美对人进行审美教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