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5、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最广的是①,其次是③,最少是②
B.管壁最厚的是①,其次是②,③最薄
C.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D.①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6、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

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
7、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8、某同学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
A.衣藻B.葫芦藓C.铁线蕨D.大豆
9、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10、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1、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体温恒定B.大脑发达C.胎生、哺乳D.活动范围大
12、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d B.b C.q D.p
13、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14、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
15、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6、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17、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
18、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示意图,其中1—5代表与心脏相连的不同血管,6—9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连主动脉血管1
B.4、5静脉与右心房8相连
C.与6相连接的血管3是肺动脉
D.9与2肺静脉相连
19、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
20、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1、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22、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3、我们食用的番茄是植物的()
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营养器官D.生殖器官
24、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5、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4、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5、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填文字)
(2)甲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3)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质中含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5)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支持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

2、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生理过程叫________。

(2)图中1生理过程进行时,膈肌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图中心腔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

若从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变成________血。

(5)某肾炎患者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此人肾脏的________可能发生了病变。

(6)肺泡壁、小肠绒毛壁以及毛细血管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只由
________________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

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 A.防止空气进入 B.防止微生物进入 C.保持温度不变 D.防止肉汤蒸发
(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______
(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
(5)写出一种保存熟食的方法.____________.
2、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

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人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将天竺葵暗处理48小时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________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

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
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D
3、B
4、C
5、C
6、A
7、D
8、B
9、A
10、D
11、C
12、D
13、D
14、C
15、D
16、B
17、A
18、B
19、C
20、A
21、B
22、A
23、D 24、B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神经元
2、细胞体突起
3、叶绿体氧气
4、神经系统激素
5、结构功能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甲乙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光合作用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线粒体
2、吸收舒张房室瓣 A→B→C→D 动脉肾小球一层上皮细胞
3、1 一溶菌酶 2 二抗原抗体三非特异特异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B 将肉汤中的微生物(细菌)杀死控制单一变量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肉汤变质发臭放置在冰箱
2、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蓝色淀粉叶绿体二氧化碳叶绿素(或叶绿体中的绿色物质)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先天性行为小白鼠实验法乙甲、乙两组只存在单一变量乙组和丙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