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林业系统培训试题节选(答案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林业系统培训试题节选(答案略)
一、填空题
1、在北温带气候带内全年植物生长活跃期不足()天,生长季不足( )天。
2、在中温带气候带内全年植物生长活跃期最长在()以上,生长期可达()。
3、南温带气候带,北与中温带相接,南以(),()为界。
4、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包括()地带性和()地带性。
5、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主要表现在东部,自北而南依此为(),(),(),(),(),(),(),()。
6、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在我国温带的内陆地区表现比较明显,由东而西依此为(),(),(),(),(),()。
7、我国东半部森林分布区,自北向南随温度变化,依此为()林带,()林带,()林带,()林带,()林带。
8、森林植被带的分布,既有()的痕迹,也有()的烙印。
9、森林的分布不仅决定于(),也与古地质及历史条件有关。
10、寒温带针叶林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是以()为主所组成的明亮针叶林。
1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的地带性植被是以()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1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落叶阔叶林以()为代表。
13、在北亚热带主要分布着()混交林。
14、在南亚热带主要分布着()林。
15、热带雨林中的大乔木常具()根或()根,()根。
16、温带草原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以()为主的()草原。
17、温带荒漠区域的荒漠植被主要由一些()的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所组成。
18、土壤的垂直带谱由下至上,首先是由()土壤开始。
19、在喜马拉雅山上形成了最完整的土壤()。
20、山体上,森林分布的最高海拔线为( )。
二、选择题
1、气候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是日平均气温()的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并参照自然景观及植物分布情况。
A、≥5℃
B、≥10℃
C、≥15℃
2、我国从北到南分为()气候带,并另列青藏高原为高原起航区域。
A、7个
B、8个
C、9个
3、我国中亚热带水,热条件良好,植物的生长活跃期可达()。
A、9~10个月
B、8~9个月
C、7~9个月
4、《中国植被》(1980)一书中将我国植被划分为()植被区。
A、8个
B、7个
C、6个
5、我国亚热带地区的范围特别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左右。
A、1/5
B、1/4
C、1/3
6、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是我国()的一个植被区域。
A、最东部
B、最西部
C、最南部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后常被()所代替形成针叶或针阔混交林。
A、落叶松
B、华山松
C、马尾松
8、喜马拉雅山的山体森林垂直带谱的基带应是()。
A、红壤
B、黄壤
C、黄棕壤
9、位于热带的台湾玉山,其山体森林垂直带谱的基带应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10、位于温带的长白山的山体森林垂直带谱的基带应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一、名词解释
1、森林群落
2、森林的垂直结构
3、最小面积
4、多度
5、盖度
6、频度
7、森林演替
8、建群种
9、优势种10、原生演替11、次生演替
12、旱生演替13、水生演替
14、顶极群落15、偏途顶极
二、填空题
1、森林群落的植物种类愈多,群落的结构就愈()。
2、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及金缕梅科中的常绿树种,是()林的标志。
3、森林中由高大的乔木树冠所组成的层次是()。
4、()对林下小生境具有良好的指示性,常作为鉴定森林类型的标志。
5、将植物群落中各种生活型植物所占的百分率统计出来,并按一定顺序排列,称为()。
6、重要值是反映一个种在群落中的()。
7、重要值=( )+( )+( )。
8、森林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森林植物的(),()和()三个阶段。
9、森林植物的迁移是靠()来实现。
10、定居能否成功,首先决定于种子的()和()。
11、定居阶段包括(),()和()三个过程。
12、森林植物间竞争的结果是(“”)。
13、森林演替的根本原因是森林群落()的发展。
14、森林群落中主要矛盾是群落的()和群落()之间的矛盾。
15、引起森林群落发生演替的外因是()。
16、旱生演替一般经历()植物阶段,()植物阶段,()植物阶段,()植物阶段。
17、水生演替一般经历()植物阶段,()植物阶段,()植物阶段,()植物阶段,()植物阶段,()植物阶段。
18、次生演替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群落的(),一是群落的()。
19、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和()的不断更替。
20、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形成稀树灌丛的演替过程,从方向而言属于()。
三、判断题
1、森林群落调查样方的最小面积是4×5m或10×10m。
( )
2、大粒种子,贮存营养丰富,传播能力很强。
()
3、在自然界,大部分的树木种子会因不能及时发芽和保存而死亡。
()
4、在上一个群落发育的末期时,下一阶段新群落中的某些种已开始侵入和定居,并旺盛生长。
()
5、在演替的后期,早期生长缓慢的树种容易被早期生长快的树种所代替。
()
6、先锋树种最终代替基本成林树种而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群落。
()
7、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退化阶段是逆行演替。
()
8、次生裸地是光秃秃的地方,所有土壤和原生群落中的繁殖体均已彻底消失。
()
9、原生裸地上森林群落的形成快于次生裸地。
()
10、单元顶极理论认为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种顶极群落。
()
11、多元顶极理论认为,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有气候顶极,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等。
()
12、在云杉林被皆伐后的迹地上形成桦木,山杨林,是逆行演替。
()
13、在云杉林的分布区域内,云杉是演替中的先锋树种。
()
14、原生演替过程始终是进展演替。
()
15、原生演替发展的最高阶段是顶极阶段。
()
四、选择题
1、在我国东半部,植物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森林群落是()。
A、寒温带针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季雨林
2、植物为适应外界环境而形成的形态特征,成为()。
A、生活型
B、生长型
C、生态型
3、林内灌木从生活型应是()。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高位芽植物
4、在用最小面积法进行森林群落调查时,通常的做法是在群落中()地段设置样地。
A、任一
B、中心
C、有代表性
5、温带森林的样地面积一般是()。
A、100m2
B、200m2
C、400m2
6、热带雨林的样方面积一般是()。
A、2500m2
B、1000m2
C、400m2
7、林木树干基部断面积与地面的比率称为()。
A、基部盖度
B、投影盖度
C、盖度
8、林分郁闭、高生长快、结构、外貌基本定型、分化明显、自然稀疏强烈,这些是()的主要特征。
A、杆材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9、高生长近乎停止、直经生长缓慢、林分蓄积量大、结实能力强,这都是()的基本特征。
A、杆材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10、在我国东半部森林水平带谱中的地带性森林群落是()。
A、顶极群落
B、次生群落
C、原生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