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学设计《大熊的拥抱节》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教学设计《大熊的拥抱节》优秀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拥抱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交往的品质。
2.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用拥抱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的爱意。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拥抱节的含义,学会用拥抱表达爱意。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准备
1.故事课件:《大熊的拥抱节》
2.纸质拥抱图标
3.拥抱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引发幼儿对节日的关注。
2.介绍拥抱节,让幼儿初步了解拥抱节的来历和意义。
(二)故事分享
1.讲述故事《大熊的拥抱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旨。
(三)互动环节
1.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故事中喜欢的人物,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讨论拥抱的意义,引导幼儿学会用拥抱表达爱意。
(四)实践活动
1.分组进行“拥抱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拥抱的乐趣。
2.请幼儿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的爱意。
1.让幼儿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五、教学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中实践拥抱,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拥抱主题墙,让幼儿随时感受拥抱的氛围。
六、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对拥抱节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明显提升。
2.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表现较为内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幼儿,引导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与幼儿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拥抱节的理解和感悟。
2.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家园共育效果。
八、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3.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为他们的成长营造温馨的环境。
重难点补充:
一、教学重点
确保幼儿能够理解拥抱作为传递爱意和关怀的一种方式。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活动中学会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如何让内向的幼儿在活动中勇于参与,表达他们的情感。
让幼儿理解拥抱不仅是动作,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补充:
(二)故事分享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在大熊的村庄里,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叫拥抱节。
你们知道拥抱是什么吗?”
幼儿可能会回答:“抱抱”,“抱紧紧的”,“让人感觉温暖”。
教师接着说:“对,拥抱就是用一个温暖的怀抱告诉别人你爱他们。
大熊的拥抱节就是要大家互相拥抱,表达爱意。
”
(三)互动环节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拥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幼儿甲:“我会想,我希望我的朋友每天都开心。
”
幼儿乙:“我会想,我爱你,我希望你能感受到。
”
(四)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游戏:“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拥抱传递的游戏,音乐响起时,你们可以自由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找到你的朋友给他一个拥抱。
”
教师观察内向的幼儿,引导他们:“看起来小明的脸上有个温暖的笑容,你想和其他朋友分享这个笑容吗?我们可以用一个拥抱来做到。
”
幼儿丙分享:“我今天和很多朋友拥抱了,我觉得很快乐。
”
教师回应:“是的,拥抱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温暖,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也可以用拥抱去温暖别人。
”
通过这些对话和互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补充和深化,同时也让幼儿在自然流畅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拥抱的真正意义。
注意事项:
1.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内向的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己。
2.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3.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并感到快乐。
5.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家园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