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RBC 男 女 4.09~5.74 3.68~5.13
HGB 131 ~172 113 ~151
WBC 3.97~9.15 3.69~9.16
PLT 85~303 101~320
新生儿
婴儿 儿童
5.2~6.4
4.0~4.3 4.0~4.5
180 ~190
110~120 120 ~140 11~12 8~1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比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13
红细胞参数
RBC、HGB的参考范围
RBC 成年男性 (4.0~5.5)×1012/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HGB 120~160g/L 110~150g/L
31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参考范围】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百分比 手工法:24 ~ 84×109/L 0.5%~1.5% 仪器法:29 ~ 75×109/L 0.5%~2.0%
32
【临床意义】
1. 溶血性贫血
2. 急性失血:可用于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3. 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反应 4. 再生障碍性贫血 5. 骨髓病性贫血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 5 0~0.7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1.8~7.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45 嗜碱性粒细胞 0~ 1 0~0.2 淋巴细胞 20~40 1~4.8 单核细胞 3~ 8 0.1~0.8
41
粒细胞池granulocyte pool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杆状核
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
白细胞分类计数(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4
红细胞动力学
造血干细胞
18
RBC/HGB/HCT临床意义-减低
贫血(anemia): 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 中的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和 (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
别人群的参考值下限
生理性减低:年龄、妊娠状态等 病理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贫、再障、溶贫等
19
成人贫血分级
计数五类白细胞、原始细胞、测定中性粒细胞MPO活性等
12
全血细胞计数常用参数
白细胞参数
红细胞参数 RBC 红细胞计数 HGB 血红蛋白浓度 HCT 血细胞比容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WBC(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百分比、计数 单核细胞百分比、计数
22
四、红细胞平均指数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fl为单位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 蛋白的量,以pg为单位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指平均每升红 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血液一般检查
重点掌握内容
全血细胞计数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查的临床意义
了解内容
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 血沉检查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3
• 血液一般检验(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
血常规(blood routine test)
33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在血 浆中沉降的速率。 【参考范围】魏氏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34
【影响因素】 影响红细胞缗钱状形成主要因素有:

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
45
2)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嗜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 超过3% ,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
见于
巨幼细胞性贫血 炎症恢复期 应用抗代谢药物
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表示预后不良
46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47
异常增生性增多

粒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的刺激下,白细胞数中度

5
红细胞
6
白细胞
monocyte
neutrophil
eosinophil
lymphocyte
basophil
7
血细胞分析仪
8
血液分析仪,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仪器。50年代, 由库尔特(W.H.Coulter)发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9
1. 电阻抗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44
1)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
)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核左移程度: ①轻度左移>5% ②中度左移>10% ③重度左移>25% 再生性左移: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
49
中性粒细胞减低
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及部分病毒感染。 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增生性白血病等。 3)慢性理化损伤 4)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其他:脾功亢进,肝硬化,恶性肿瘤骨转移,类 脂质沉积病,嗜血综合征,遗传性周期性粒细胞 减少症等。
初 生 儿 (6.0~7.0)×1012/L
170~200g/L
15
1996年北京市血细胞分析仪协作组调查2013例 北京市健康成人静脉血分析结果
分析参数 RBC(×1012/L) HGB(g/L) HCT(L/L) MCV(fl) MCH(pg) MCHC(g/L) RDW(%) WBC(×109/L) PLT(×109/L) MPV(fl) PDW(%) PCT(%) 男性 女性 4.30~5.90 3.90~5.20 137 ~179 116 ~155 0.40 ~0.52 0.37 ~0.47 80 ~98 27.2 ~34.3 329 ~360 <14.9 3.48 ~9.5 98.7 ~302.9 7.7 ~13.1 <17.2 0.18 ~0.20
重视红细胞 形态学检查
MCV(fl) 80~100 <80 <80 >100
MCH(pg) 27~34 <27 <27 >34
MCHC 320~360 <320 320~360 320~360
病因
急性失血,再障,骨髓病性 贫血,溶贫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珠 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感染,中毒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白蛋白带负电荷,细胞相互排斥
大分子蛋白能促进红细胞缗钱状的形成

红细胞数量和形状 采血:时间、抗凝浓度等,避免溶血、脂血 温度
35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常用但缺乏特异性 生理性: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老年人, 高原居民 病理性

各种炎症:急性细菌性感染 风湿性疾病、结核病病变活动与否观察 组织损伤及坏死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增高(大多<100× l09/L ),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 早幼粒细胞增多少见(<10%),常伴较明显的中性粒细胞中 毒性改变,其他细胞均无明显变化。
48
中性粒细胞减低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低于2.0×l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低于1.5×l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低于0.5×l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参考范围】 成人:<15%
27
【临床意义】 1. 贫血形态学分类:MCV、RDW 2. 缺铁性贫血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 隐性缺铁期 3. 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RDW与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期 铁剂治疗
28
RDW/MCV 分类法
贫血类型
大细胞均一性 大细胞不均一性
常见疾病
部分再障 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 细 胞 体 积 分 布 宽 度 ( re d b l o o d ce l l v ol um e distribution width, RDW)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 体积的直方图导出,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 小的异质性,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
10
2. 综合型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1 )容量、电导、光散射( volume , conductivity , scatter, VCS)法 原理

细胞体积技术(测量细胞 大小) 电导性技术(测量细胞内

部结构)

光散射技术(测量细胞形 态、细胞核和细胞颗粒)
11
(2)多角度激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
36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37
一、白细胞计数(WBC) 是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参考范围】 成人:4~l0 ×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38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DC)
【参考范围】 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值
百分率(%) 绝对值(×109/L)
100~300
100~300
中国人群成人静脉血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调查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01~1205
17
三、 HCT(血细胞比容)
定义: 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占的体积比例(L/L) 方法:
手工法(微量高速离心法)
仪器法(阻抗法) 参考值: 男性:0.40-0.50 女性:0.37-0.48
正细胞均一性
正细胞不均一性 小细胞均一性 小细胞不均一性
急性失血
再障、部分溶贫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29
缺铁早期
缺铁进展期
Two peaks
铁剂治疗后
30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RET)计数
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
胞,其胞质中残存非变性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 经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 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呈蓝绿色网织状结构 ,故称为网织红细胞。

6~9d: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 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 4~5岁:两者又基本相等
日间变化: 运动、疼痛和情绪,妊娠与分
娩、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30%
43
中性粒细胞增多
反应性增多

细菌感染: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
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
轻度感染\中等程度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感染过于严重
分叶核
Circulating pool
循环池 分裂池
Mitotic pool
逸出血 管,进 入组织
成熟池
Maturation pool
贮备池 边缘池
Storage pool Margin pool
骨髓约10天
Bone marrow
血液约 10h
组织 1~2天
1. 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生理变异 主要是由于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液所致。 年龄:
Hb 轻度 中度 >90g/L 90~60g/L
症状 轻微 劳动时心慌气短
重度
极重度
59~30g/L
<30g/L
休息时心慌气短
贫血性心脏病
21
RBC/HGB/HCT临床意义-增高
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高于参考范围上限
相对增高:多种原因引起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容量
相对增多,但红细胞总容量并无增加 绝对增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数增加 生理性增多: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活动后 病理性增多:原发性\继发性
EPO
红系祖细胞
• • • • • •
原始红细胞(pronormoblast) 骨 早幼红细胞(basophilic normoblast) 髓 中幼红细胞(polychromatic normoblast) 晚幼红细胞(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外 周 成熟红细胞(erythrocyte)
23
血细胞分析仪能直接测定MCV的值,再结
合仪器直接测定的RBC和HGB,计算出
MCH和MCHC
MCH=Hb/RBC
MCHC=Hb/RBC×MCV
24
【参考范围】
MCV :80~100fl
MCH :27~34pg
MCHC:320~360g/L
25
MCV/MCH/MCHC临床意义
贫血的分类
形态学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