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优质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优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3)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课时本单元共4篇课文,共安排4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济南的冬天》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2)简介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查阅词典理解其意思。
3.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特点?4.精讲点拨(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重点语句。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济南的冬天》(续)1.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续)。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查阅词典理解其意思。
3.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4.精讲点拨(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重点语句。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春》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春》。
(2)简介作者: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查阅词典理解其意思。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1)一、 Analysis of the text教材分析1、 Teaching教学内容: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how to compare people谈论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如何对比人物2、Statue of the Text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的整合来说,本部分既有形容词用法的延续,又为后面形容词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本单元来说,它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语言知识,又为本单元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语言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上好这一课,既可以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Teaching goals教学目标:1)Language goal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词汇运用。
2)Ability goal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与他人谈论人的个性特征和使用形容词进行比较的话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3)Emotional goal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体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让学生充满自信,体验成就感和合作精神。
而且通过学习比较级使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 Important points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及句型5、Difficult points难点:使用比较级自如表达二、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根据英语“课标”的要求,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听说法、竞赛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采用听说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导入和呈现本节的基本词汇和句型,目的在于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观察图片,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经过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因此记忆效果更好。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生活的记忆6 藤野先生
6藤野先生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比较长,涉及的人和事比较多,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记述的典型事件。
可以通过加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生可能会对课文大段内容并非直接写藤野先生有疑虑,教师可以略加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握其中的行文线索。
学习目标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
3.揣摩课文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厘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呐喊>自序》《自述传略》等与课文有关的篇目。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介绍的鲁迅的第一位恩师寿镜吾先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在鲁迅生命中另一位很重要的导师——藤野先生。
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
舜.(shùn)绯.(fēi)红发髻.(jì)驿.(yì)站挟.(xié)着zhǎng(掌)故订.(dìng)正落dì(第) 解剖.(pōu)畸.(jī)形不逊.(xùn) 匿.(nì)名诘.(jié)责qī(凄)然教诲.(huì) 瞥.(piē)见芋梗..(yù gěng)汤油光可鉴.(jiàn) 杳.(yǎo)无消息抑.(yì)扬顿挫.(cuò) 深恶.(wù)痛疾.(jí)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尽管我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们思考父爱的深沉,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体会到这种情感。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并表达情感并非易事。
在讲授修辞手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有些吃力。在写作练习环节,部分学生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1.加强情感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2.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4.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5.培养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国家的热爱,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文章主题与情感的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例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深厚爱意,《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赞美及民族精神的体现,《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友情的抒发,《与朱元思书》中对家乡的思念及家国情怀的传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本单元文章的基本概念和主题思想。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如《背影》中的父爱、《白杨礼赞》中的自然赞美等。这些文章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背影》为例,分析文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父爱,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如何感染读者。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二单元备课说明
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第二单元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道德修养”中的“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和“法治观念”中的“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设立。
此册教材的语境是社会生活,追求安定、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等建立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每个人认识社会规则、学习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是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各种社会规范,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守时、诚信、遵守法律等。
社会生活中的社会规则主要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这些不同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立足上述情况设计了三课,分别为《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的公民》。
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学生从规则的产生、规则的运行、规则的改进等角度深刻认识规则,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其中,从改进规则角度认识规则,既能够拓展学生对规则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信等话题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教材从尊重的含义和功能、文明有礼的培养途径、诚信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道德规范。
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教材从一般的礼貌、规范到仪式、礼制,从礼对个人的作用到礼对社会和对国家的意义,逐步提升学生对礼的认识深度。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之一,教材从社会生活、企业经营活动、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等角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诚信,从而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学生践行诚信行为的能力。
新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教案
新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新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教案了解音乐的分类;学会用“It’s great! I love it! It’s not my favorite, but I don’t mind it. I hate this kind of music.”等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生活的记忆 列夫托尔斯泰
8*列夫·托尔斯泰设计说明此文是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托尔斯泰》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大师对话交心,自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学习目标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此文外貌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的评价。
2.引导学生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三作家》中《托尔斯泰》全文,也可以阅读其他作家撰写的托尔斯泰的传记。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学习情境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大学讲授俄国文学的时候,让大家把窗帘都关上,灯也都灭掉,然后他打开了一盏灯,对学生说,在俄国文学的星空中,这是普希金,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盏,说这是果戈理,又开了一盏,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一把扯开窗帘,让教室里充满了阳光,他由衷地说,这是托尔斯泰。
可见,在他心中,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上最亮的那束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吧!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
胡髭.(zī)长髯.(rán)两jiá(颊)黝.(yǒu)黑一绺.(liǔ)鬈.(quán)发肖.(xiào)像粗cāo(糙)qí qū(崎岖) 滞.(zhì)留禁锢.(gù) 蒙昧.(mèi)可憎.(zēng)酒肆.(sì) 缰.(jiāng)绳泰斗.(dǒu)颔.(hàn)首敦.(dūn)实侏儒..(zhū rú) 锃.(zèng)亮甲胄.(zhòu) 粲.(càn)然黯.(àn)然胆怯.(qiè)广袤.(mào) 无垠.(yín) 匕.(bǐ)首直chuō(戳)要害藏污纳垢.(gòu) 正襟.(jīn)危坐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课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一、单元总目标1.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主题是人生情怀(散文)2.课标解读及分析3.单元学习目标①通过查阅资料,能说出鲁迅、朱德等作者的重点知识;通过学生自学、结对互查、预习检测等方式,85%学生能够把握重点的课下注释和“读读写写”中的重要词语。
(语言建构与运用)②通过圈点勾画、小组讨论等方式,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说出回忆性散文、传记呈现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审美鉴赏与创造)③通过语言赏析角度(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归纳总结语言鉴赏方法与人物赏析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品味风格多变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4.单元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①通过语言赏析角度(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分析人物形象。
②人物形象,学习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①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语言鉴赏方法与人物赏析方法。
②通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说出回忆性散文、传记呈现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突破措施:①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梳理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得基本特点:讲究真实,记录典型的事例,适当发挥想象,用一些传神的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②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加批注,做出精要的评点,或者写上自己的疑惑,对细节反复揣摩,对一些含义深刻、意蕴丰富的语句进行品味。
③有些课文涉及深广的人文、社会背景,教学时应有所拓展,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内容分析1.单元语文要素①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呈现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②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③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应用;④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赏析能力。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2教案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2教案八年级英语教案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这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教案,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教案(一)Grade8 Module1 Unit2上课教师学生年级初二教材《英语》(外研社)初二上册课时 Module 1 Unit 2教学设计课型 Reading and writing教材分析本模块为本学期的第一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模块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策略性,从而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1)词汇围绕本单元话题,学会准确地读出和使用improve, conversation, breath, basic, language, shy, remember, enjoy yourself, all the time等词语。
(2)语法巩固已学过的向别人提建议的表达方式和相应答语,能够使用What do you think? What should I do? How about…?进行表达和交流。
知识与能力能够读懂介绍建议的文章,并且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提出学习建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快速掌握文章脉络并且迅速获取有效信息的阅读能力;具有注重培养并逐步形成策略性学习的意识;巩固已学过的向他人提建议的英语表达方式及其答语,使学生会运用该结构进行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出建议,掌握与他人交流时语言的得体性,培养学生恰当的向他人提建议的方式,对他人的建议要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教案(二)教学步骤活动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Warming up andLead in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激活话题,为课文阅读提供引子,导入课文,通过题目谈论并预测文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T: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at school?Do you think English difficult?T: Show the title, and ask : What’s your problem about learning English? Th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nd think about some questions they would like to ask .2. pre-reading 锻炼学生听力,并以此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文章大概内容,进一步熟悉本单元话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如何写人物传记》教案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传记文学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的人物传记作品。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深入理解能力。
3.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准确地传达情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这种交流互动不仅有助于他们拓宽思路,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讨论成果来看,学生们对于人物传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总体来说,今天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对于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在写作中的创新意识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合理布局传记篇章结构:学生在篇章布局方面容易缺乏逻辑性,需要教师指导如何开头、发展、收尾,使传记结构清晰。
举例:在讲解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细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一生中,哪些事件和细节最能体现他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4.人物传记的语言表达: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5.人物传记的写作技巧:掌握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提升传记作品的艺术魅力。
6.课后实践:结合所学,选择一位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传记写作实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学写传记》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学写传记》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学写传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传记的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对传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的介绍,又有对传记写作技巧的讲解,还有大量的实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传记这一文体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写作传记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对传记的对象了解不深,无法把握人物的主要特点;2. 写作过程中,容易陷入对人物经历的罗列,缺乏对人物精神的挖掘;3. 传记的语言表达过于平淡,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写作,同时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掌握传记写作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写作传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传记写作的技巧。
2.难点: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写作,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写作经验。
3.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传记写作的技巧。
4.写作实践: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学写传记》2.参考资料:关于传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的资料;关于传记写作技巧的资料。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传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写传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诚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以下是我对教学的几点反思:
-诚信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强调诚信在个人成长、社会交往和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意识。
-实践诚信行为:教授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诚信待人,培养诚信行为习惯。
举例解释:以教材中的诚信事例为基础,如《诚信的价值》一文,让学生理解诚信对于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提升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人际沟通技巧。
5.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共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诚信的含义:诚信是指真诚、老实、守信、有信用的品质。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一次课程,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我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诚信行为,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单元通过学生们熟悉《范进中举》这个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评功行赏的内容,培养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等情况,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语言素质。
二、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方言词汇。
2.了解评功行赏的具体内容,了解传统文化中涉及此类内容的发展。
3.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们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1.评功行赏的内容,包括礼仪,器物,语言等方式的奖励、惩罚的理解。
2.理解文章中的方言词汇,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通过学生自身的行为举例子,让学生体会被奖赏和惩罚的感受。
• 2.学习范文《范进中举》让学生分组阅读,自己了解文章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并模仿朗读。
• 3.初步探究方言词汇教师对一些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相应的意思。
• 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和自己的理解,完成主要内容的笔记。
第二课时• 1.复习课前学习内容让学生口述范文的大致内容和方言词汇的讲解。
• 2.分享笔记学生将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大家,并加以讨论和补充,增加互动。
• 3.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根据范文中出现的评奖方式,自己探究评奖的具体内容,然后做相关的小报告。
• 4.汇报展示让学生来展示小组的小报告,让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完成自我评价。
第三课时• 1.回顾课前内容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学生中,进行“评功行赏”互评,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应用和发展。
• 2.再次阅读整篇文章的朗读和背诵,对文章的认识更加深入。
• 3.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范文,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4.评价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给其他人,再次探讨文中所涉及到的事情。
五、课后作业• 1.课文阅读理解题练习。
• 2.自己研究一个具体的传统文化,来分享给其他同学。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过程:
简要回顾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作品 Nhomakorabea点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内容。
强调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研究。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
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图片和相关作品封面,让学生初步感受他的文学成就。
简短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文学地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列夫·托尔斯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基本概念、作品特点。
过程:
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介绍他的主要作品。
详细介绍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背景、主题和结构,使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 熟读课文,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在文学上的贡献。
2. 分析课文中的描述手法,如肖像描写、对比描写等,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1. 知识层面: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入,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2. 能力层面: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写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但在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写作、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表现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训练。
3. 素质层面: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逐步形成,但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和批判性思考缺乏兴趣,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能力。
本单元共两节课,分别是《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和《规则保证秩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他们对社会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规则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遵守规则会限制自己的自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社会规则的理解。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交通、学校、家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为什么需要规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第一个案例,如交通规则。
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秩序来自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呈现第二个案例,如学校规则。
引导学生分析学校规则的重要性,巩固学生对规则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教案教学目标1. 研究并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2.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3. 能够理解并朗读本课的对话及篇章,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学重点1. 研究并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2. 理解并朗读本课中的对话及篇章。
教学难点1.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交流;2. 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5分钟)1. Greet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how they are feeling today.2.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try to ask them what the pictures are about.二、自主研究(35分钟)1. 学生们自主研究课文,并做好笔记,记录不熟悉的内容和需要了解的疑点。
2. 学生们可以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互相讨论并互相帮助。
三、交流展示(15分钟)1. 当做完自主研究后,老师开始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并不限定,有朗读、问答等,总之要把研究到的知识用出来,让知识得到巩固。
2. 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换信息或者反馈,梳理研究内容,发现问题。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研究语言的兴趣。
2. 学生们要及时复和总结,才能让这些知识真正掌握。
教学板书设计1. 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2. Was he doing exercise? Yes, he was.课后作业1. 完成本课课后的题。
2. 总结课上学到的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写作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传记的基本概念。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和个性特点的文学形式。它是传承文化、启迪思想的重要载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传记作品。这个作品展示了传记如何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分析,将一个人物的生平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传记的结构安排和表达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如何提炼人物生平事迹和展现人物个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分析优秀传记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c.结合人物特点进行传记创作: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生平事迹,突出人物个性,使传记作文具有生动性和可读性。
-举例:选择一位熟悉的人物,指导学生如何提炼并展示其生平事迹。
2.教学难点
a.选择传记主人公:指导学生如何挑选具有代表性、对自己有启发的人物作为传记主人公。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传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突破方法: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b.提炼人物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掌握从海量资料中筛选、整理关键信息的能力,突出人物的主要事迹和特点。
-突破方法:提供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类、整理,提炼有效信息。
c.运用表达手法展现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传记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手法,生动展现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一节感悟生命一、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的生命展示生命的方式不同,感受生命的可爱。
2.认识生命的独特性,感悟生命的可敬。
3.理解生命是可贵的,努力做到珍爱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二、预习指导1.预习范围:第一节(P20—25)2.预习时间:5分钟读课本,5分钟打记号、归纳重点知识,再用20分钟做导学案上的习题。
3.预习要求:①划:在教材知识点下面划上横线;②圈:将关键字词划上圈圈;③写:对划出的知识进行归纳;④问: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4. 将对教材归纳后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下面:(要求背诵掌握)(1)生命的可爱表现在哪里?(2)生命的可贵表现在哪里?(3)生命的可敬表现在哪里?(4)为什么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看护者?5.在自学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1)不理解的词句、段落:(2)疑难问题:三、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自学体会。
2.请大家合作完成以下内容:【感悟生活】观察你周围的小生命的活动,写出他(它)们的美丽和可爱之处。
一群觅食的小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丛林中一只欢跳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里饲养的家畜(禽)或宠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嗷嗷待哺的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活动】采集看似相同的树叶,观察它们是否相同,能否找出它们的差异;观察指纹:以小组为单位,采集各自指纹,观察形形色色的指纹。
你会发现:指纹大小、形状、螺纹形状、疏密、弯曲度等都有差异。
从两个活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化体验】再现与生命相关的典型的生活情境,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P22《大小》和P23案例)我的感悟是:【尝试实践】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1997年12月10日起,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该树。
如果上述事件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象朱丽娅•希尔一样做吗?请你说出自己的理由。
四、当堂小结本堂课我学到的知识点有:我的学习收获是:五、当堂训练1.当我们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清新的空气、百花的芳香时,我们会感受到( )A.无所谓B.生命是可爱的,它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C.很烦躁D.世界上的生命太多了2.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什邡市蓥华镇中学七年级女生邓清清被压在破砖瓦下,仍然打着手电筒看书,通过读书来缓解心中的害怕,坚持到被成功救出。
邓清清顽强求生的精神感召我们()①生命是宝贵的②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冷静③面对生命危险,永不言放弃④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目前,全世界动物有150多万种,植物约50万种,细菌约有1000多种……人类是生命世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众多生命共同构成了神奇的生命世界。
这说明( )A.人的生命没有独特之处B.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C.人的生命是渺小的D.人类能与其他生命共同生活4.在我国西北的荒漠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杨树——胡杨。
他们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中,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了沙漠对绿洲的侵袭,组成了一条雄伟壮阔的绝色长廊,创造了“丝绸之路”的文明。
它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地一千年不烂。
从胡杨身上,我们体会到生命是( )A.可敬的B.可爱的C.可改变的D.可怜的5.在建设青藏铁路过程中,中央财政用于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投资为15.4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8%。
如此重视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因为( )①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生态危机②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地球因生命而精彩③所有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复生④是为了改变沿线的生态环境,显示政绩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目前,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的速度消失;全球有380种鸟类、250种兽类处于濒危,平均每小时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l~3个生物物种灭绝;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许多沿海城市和农田将被海水淹没;全世界被沙漠吞没的土地约有600万公顷,而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这420多亿美元。
(1)对此,你有何感悟?(2)请以“尊重生命、善待地球”为主题设计至少4条广告语。
第二节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生命的独特性。
知道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的。
2.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二、预习指导1.预习范围:第二节(P27—30)2.预习时间:5分钟读课本,5分钟打记号、归纳重点知识,再用20分钟做导学案上的习题。
3.预习要求:①划:在教材知识点下面划上横线;②圈:将关键字词划上圈圈;③写:对划出的知识进行归纳;④问: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4. 将对教材归纳后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下面:(要求背诵掌握)(1)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2)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5.在自学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1)不理解的词句、段落:(2)疑难问题:三、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自学体会。
2.请大家合作完成以下内容:【感悟生活】怎样理解生命是一种权利?【知心窗口】阅读P29 两段文字,试一试:小雨家庭境遇不好,不能安心学习,平时总是非常忧郁,甚至偶尔还有轻生的念头。
假如小雨真的轻生了,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影响?小雨走了,爸爸妈妈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雨走了,老师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雨走了,同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雨走了,亲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她的同学,你会如何帮助、开导她呢?【深层体验】深圳某校初三学生张文,因被嫁祸偷同学手机.而遭到同学追打和老师误解。
为此,他在纸上写下“冤枉”二字后,便从五楼跳下,造成双下肢截瘫。
对此,你有何感悟?【尝试实践】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会经历诸多的不如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而心灰意冷时,我会这样面对(联系本课学习的知识回答):四、当堂小结本堂课我学到的知识点有:我的学习收获是:五、当堂训练1.据统计,我国仅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意外伤亡人数接近50万!在同学甚至好友之间,因为一些小摩擦、小误会而引起的恶性案件的数量,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结果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应珍惜自己的生命②加强立法,就能避免未成年人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③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④学会宽容理解,学会体谅尊重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央视经济频道曾播出《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节目。
这一节目以生命的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
组织者一活动可以()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使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③唤起全社会对学生生命健康的教育④使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从此得到保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又一天/让晨光拉着你/让夜露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
”这首诗所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正确的是( )①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我们的生命②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④珍爱生命就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舍弃自己的生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4.某重点中学两名优秀学生,因为同学们议论他们俩“谈朋友”,老师和父母找他们“谈话”,他们觉得很委屈而自杀了。
这两名同学的行为是( )①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②一种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③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敬和珍重④没有履行珍爱生命义务的行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6.天上的云,扑面的风,路边的花,翩飞的蝴蝶,熟识与陌生人们会心的笑,我们身边都能感受生命的奇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请你结合所学,围绕“珍爱自己的生命”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第二节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懂得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必要性。
2.能以实际行动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
二、预习指导1.预习范围:第二节(P31)2.预习时间:5分钟读课本,5分钟打记号、归纳重点知识,再用20分钟做导学案上的习题。
3.预习要求:①划:在教材知识点下面划上横线;②圈:将关键字词划上圈圈;③写:对划出的知识进行归纳;④问: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4. 将对教材归纳后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下面:(要求背诵掌握)(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5.在自学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1)不理解的词句、段落:(2)疑难问题:三、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自学体会。
2.请大家合作完成以下内容:【感悟生活】2009年8月17日下午,就读于安徽涉外经济学院大学二年级的卢帅在他的家乡中溪镇凤凰村勇敢跳入汹涌的水流,施救一位落水儿童,当他用自己的手臂将落水儿童高高举出水面时,自己却再也没能上来,而此时,离他开学的时间还有不到15天。
了解卢帅的事迹后,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你有何感悟?【问题探究】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与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他人生命健康权?【深化体验】P31特蕾莎修女的故事,想想: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我的感悟是:【尝试实践】在今后的生活中,当是,到下列情形时,我会这样做:看到有人遭遇车祸:看到行人过街闯红灯:看到小商贩占用盲道经营:四、当堂小结本堂课我学到的知识点有:我的学习收获是:五、当堂训练1.“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救援大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困者。
这说明( )A.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已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B.大自然是完全可以战胜的C.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拯救他人生命D.灾难不可预测,人们应相信天命2.16岁的胡某在网吧与同龄少年李阳发生了口角,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便抽出防身刀具捅向李阳,导致李阳当场死亡,胡某也因此被判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