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共106页
6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6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ac5d52ebcd126fff7050b53.png)
2、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减少煤炭储量,缩短矿井服务年限 (2)煤质变差: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粘结性破坏; 优质煤降为民用煤、甚至不能使用,经济效益降低 (3)破坏煤层连续性,影响掘进、回采
(二)岩浆侵入煤层的观测与研究
1、对岩浆侵入体观测、素描的内容
1)侵入体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 2)侵入体产状; 3)侵入体与断裂关系; 4)煤层受影响情况:接触关系、天然焦宽度、煤变质程度等。
3、陷落柱的探测
1)钻探(回采工作面内探测) 2)物探(无线电波透视法) 3)巷探(小断面巷探) (四)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及处理 1、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 1)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层可采储量; 2)影响正规开采,使工作面无法布置; 3)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回采率; 4)影响安全(矿井水、瓦斯的通道)。 2、陷落柱的处理方法 1)设计时将陷落柱留在煤柱中。 2)主要巷道掘进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直接穿过陷落 柱,回风巷则应绕行。 3)回采工作面遇上陷落柱,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 矿井地质构造
(一)褶曲构造 一)褶曲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类型划分 1)按规模划分为两类: 中小型:幅度在几十米以下,长度在1km以内;其余为大型
2)以两翼夹角大小(紧闭程度)分为四类
平缓褶曲:两翼夹角大于120°; 开阔褶曲:两翼夹角70 ° ~120 ° 中常褶曲:两翼夹角30 ° ~70 °; 紧闭褶曲:两翼夹角小于30 °
评定煤层稳定类型的主、辅指标表
(五 ) 煤层厚度变化的处理
1、掘进 ①出现分叉、尖灭现象,应确定稳定可采的分煤层, 若为: 上分层——靠顶板掘进 下分层——靠底班掘进 ②上山掘进 变薄带范围小,则挑顶式破底直接穿过去 ③运输大巷掘进 按原计划直接施工。 2、回采 变薄带范围小,可直接推过去; 变薄带范围大,巷探摸清规律可分块开采。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03703d2bed5b9f3f80f1c05.png)
2021/2/4
15
二、断裂构造
(二)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影响井田划分
断层是井田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在井田划分时,若井田内 存在着大断层,必然会增加岩石巷道掘进量,并给掘进、运输、 巷道维护、矿井水和矿井瓦斯防治等带来困难。 2.影响井田开拓方式
若井田内存在大型断层,煤层必然被截割成若干不连续的块 段,断层附近煤层倾角加大,井田内煤层产状变化复杂,开拓 方式的选择受到限制。
2021/2/4
2
一、褶曲构造
(一)褶曲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大型褶曲
大型褶曲在勘查段已经查明,它的规模、方向和位置影响到
井田的划分和矿井开拓方式及开拓系统的部署,是矿井设计考
虑的主要问题。
2.中型褶曲
中型褶曲对整个矿井的开拓部署影响不大,但对采区的布置
关系密切,影响到采区的大小和采区巷道的布置。
2021/2/4
5
一、褶曲构造
(二)煤矿生产中褶曲构造的研究
2.褶曲的观测
(1)对在巷道中能看到全貌的小褶曲,应系统观测褶曲轴的位 置、方向、产状。对中型褶曲,在一条巷道中不能观测到全貌 时,应准确鉴定观测点处的煤层,岩层层位及其顶底面顺序, 岩层产状、煤厚变化,以及与其伴生的次一级小构造等,然后 将所观测到的资料投绘到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在图上综合分析, 确定褶曲轴的位置延展方向。
在褶曲发育地区,褶曲轴的位置与采区的划分和采区巷道布 置关系密切。一般经常把回采运输巷布置在向斜轴部,而把通 风巷布置在背斜轴部。因此,判断和查明褶曲轴的位置,延展 方向,轴的长度,轴的倾斜和起伏情况,标高值等是矿井地质 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1/2/4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5157d14227916888486d7dc.png)
第二节
矿井构造
矿井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曲、节理和断层等。在 影响煤矿生产的诸多地质因素中,地质构造占主导地 位。
矿井地质构造按其规模的大小和对生产的影响程 度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等级。大型构造是指决 定井田总体形态和井田边界的大型断层。中型构造是 指井田范围内影响采区划分和采区巷道布臵的次一级 褶曲和断层,它们对煤矿生产影响很大,始终是矿井 地质工作的研究重点。小型构造是指那些在巷道施工 或煤层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小褶曲和断层。
(二)煤矿生产中褶曲的研究
1.褶曲的判断
岩层产状的规则变化和岩层层序的对称重复是识别褶曲 的两大标志。如在石门巷道中岩层倾向相背或相向倾斜,或 在煤层平巷中由于煤层走向的急剧变化而使平巷歪曲(图624)表明有褶曲存在。
另外注意。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要特别注意层位对比和 岩层顶底面的鉴定,不要把倒转褶曲、等斜褶曲误认为单斜, 由此而漏掉褶曲的存在。 在褶曲发育的矿区,褶曲轴的位置与采区划分和巷道布置 关系密切。判断褶曲轴的方法有两点:一是,根据上部资料推 断;二是根据区域构造线方向推测。 2.褶曲的观测 对于已经确认的褶曲构造,应观测描述以下内容:①对巷 道中能看到全貌的小褶曲,应系统观测褶曲轴位置、方向、产 状。对中型褶曲,若不能观测到全貌时,应准确鉴定观测点处 的煤岩层层位及其顶底面顺序,岩层产状,然后绘制成图,综 合分析,确定褶曲轴。②褶曲两翼的岩层产状、褶曲宽度和幅 度,褶曲的延展变化及向深部的延伸趋势。③褶曲与断层、节 理、煤厚变化的关系。 3.查明褶曲的探测手段 应尽可能地利用已揭露的各种资料, 初步判断其类型、要素、分布范围。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掘进中的处理方法 ⑴在煤巷掘进中如遇到煤层分叉、尖灭现象,要根据具体情 况确定掘进方案。 ⑵在采区上山掘进中,如遇煤层变薄带,应按变薄带的范围大 小来决定巷道是直接穿过,还是停止掘进,或从其它地方另 开巷道。 ⑶主要运输巷遇到局部煤层变薄或尖灭时,巷道可按原计划 施工,穿过变薄尖灭带。 2.回采工作中的处理方法 回采工作面遇到变薄带或无煤区时,可采用直接推过或饶 过的办法。若此区范围较小,则采用直接推过的办法;若范围 较大,可考虑采用饶过的办法;大面积的不可采区,应布置探 巷,探清不可采范围,将工作面分成几块回采。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b375909eff9aef8941e060a.png)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三、节理对生产的影响及处理
1、影响钻眼爆破效果 2、影响开采效率 在回采高变质和低变质煤层时,根据节理面的方向和发育程度, 合理布臵回采工作面,以提高生产效率。
效率高
倾向西节理发育,另一组不太发育
效率低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二节
3、影响顶板控制方法
地质构造
煤层顶板岩石节理发育 时,工作面顶板支护一般不 能用顶柱,而要采用顶梁, 并且顶梁不能平行主要裂隙 组方向,应与主要裂隙组有 一定交角,以防止顶板沿裂 隙面冒落。
2、后生变化 指煤层被沉积物覆盖后,或者整个煤系地层 形成以后,由于:河流冲蚀、构造变动、岩浆侵 入、岩溶陷落柱等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煤 层形态和厚度变化。 (1) 河流冲蚀 次生冲蚀:形成煤层和顶板以后,由于地壳 上升,煤和顶板遭受冲刷。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未形成煤层顶板以前,因地壳上升,河流在含煤地段发育,泥 炭被冲蚀—同生冲蚀。 特征:(1)煤层和冲刷物有共同的顶板。 (2)煤层和冲刷物 相混,煤中有冲刷物,冲刷物中有煤。(3)冲刷范围一般不大。 (4)冲刷物平面分布呈弯曲条带状。(5)煤层的灰分略有提高。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二节
3、小型褶曲
地质构造
(1)采面重开切眼生产:小型褶曲发育地区,常见煤层突然增 厚或变薄,甚至不可采,使工作面无法通过而需重开切眼。 (2)采面运输巷改造取直:运输巷一般 60m内不能有大的弯曲 。但煤平巷由于小褶曲的出现而弯弯曲曲。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煤矿地质学第6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煤矿地质学第6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3a48d2aa5e9856a561260ac.png)
(3)查明褶曲的探测手段
(三)褶曲的处理
1.大型褶曲
褶曲轴线作为井田边界,在井田开 拓部署中开拓系统常把总回风道布置在 背斜轴部附近,运输巷布置在向斜核部 解决两翼运输问题。
工作面直接推过
向斜轴部示意图 以中型较紧闭 褶曲轴作为采 区边界示意图
3.断失煤层的寻找 (1)层位对比法 根据巷道揭露的断层两盘煤岩层层
位,寻找断失煤层位置。
(2)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 一些小型或微型构造,在成因上与 断层有联系,在分布上与断层相伴随。
(3)规律类推法
对矿区出现的断层得出某些规律性 认识,并据此寻找断失煤层。
(4)作图分析法 地质剖面图,水平地质切面图,煤 层底板等高线及煤层立面投影图。
3.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1)采用强行通过的方法 ①断层两盘对接部分的煤层落差小于煤层厚时。
②断层两盘对接部分的煤层厚大于液压支架
的最小支撑高度时。 ③煤层顶板底板岩性较软,采煤机能切割时。
(2)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
断层落差大于煤厚时,对于倾向断层
或斜交断层可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 (3)采用划小工作面的方法 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把原来一个 采面划分为两个采面分别回采。
煤层总厚度。绘制煤层柱状图、迎头素
描图,将井下收集的各种煤层资料,填 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2.煤层的探测
(1)煤层厚度的探测
(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 (3)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
(4)煤层河流冲蚀边薄的探测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大型构造是指决定井田总体形态和井
田边界的大型褶曲和大型断层。中型构造
是指井田范围内影响采区划分和采区巷道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a95d4d0192e45361166f5a0.png)
(2)煤层厚度。要实测煤层的总厚度和各分层厚度,要注意观
测煤层厚度变化及其地质特征。
(3)煤层顶底板。要观测煤层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厚度及其
与煤层的接触关系,顶底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稳固性、 可塑性及膨胀性等。
(4)煤岩煤质。一般只观测煤的颜色、光泽、裂隙、硬度及
I-厚煤带 II-煤层分叉带 III-煤层尖灭带
泥 炭 沼 泽 基 底 不 平
河 流 同 生 冲 蚀
海 水 同 生 冲 蚀
(二)煤层厚度的后生变化
指煤层被沉积物覆盖以后,或煤系形成以后
河 流 冲 蚀
构 造 变 动
岩 浆 侵 入 岩 溶 陷 落
二、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影响采掘部署
复习上次课内容
一、煤层厚度变化泽基底不平 河流同生冲蚀 海水同生冲蚀
后生变化 后生冲蚀 构造变动 岩浆侵入 岩溶陷落
二、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影响采掘部署 2.影响采煤工艺 3.影响计划生产 4.掘进率增高 5.采出率降低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
(1)煤层呈多层次的、且比较稳定的分叉,可采用沿主要稳定煤 层掘煤巷,然后利用井下钻探探测各分叉煤层。
(2)煤层呈短距离的不稳定分叉,一般在主分叉层布置巷道,对 其它达到可采厚度的次要分叉层采用钻探、巷探等手段探明可采范 围,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回采。由于此种分叉各煤分层的特征不甚 明显,因而在掘进过程中,容易出现掘进主分层巷道误入次要分层 的叉尖,从而造成无效进尺;或掘进后误采沿底的分叉层,从而破 坏主采层;或沿主采层掘进、回采,从而丢失了沿顶分叉的可采煤 层。所以,沿煤巷道掘进时,要紧挨煤层顶板,才能防止误入分叉 的“尖子煤”而造成废巷。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1)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1)](https://img.taocdn.com/s3/m/0ee12d3a102de2bd970588af.png)
n' Km n
= 10 / 20 = 0 .5
S 100% =0 . 4/0 . 5=80%
m
结论:该煤层主要指标Km小于0 . 6,辅助指标大于55%,根 据表6-2(169页)规定该煤层为极不稳定煤层不宜开采。
(三)煤层厚度变化的处理(掘进和回采两阶 段处理方法)
1. 掘进中的处理方法(3种)
a 图一切割眼碰到顶板砂岩下降,作了一段全岩巷,但没有见煤, 以为是遇到了断层;b 图认为断失翼下降,因此从平巷作一水平探 巷,推断过断层后就能找到断失煤层;c 图此水平探巷掘进到预定 位置并没有找到煤层,也没有见到断层,见到的是正常的煤层底板 岩层;d 图后来在另一地点开拓了一条上山,通过了一段砂岩,巷 道又见到了煤层, 这才查明煤层遇到的是冲蚀带而不是断层,探 煤平巷报废。
(二)评定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在定量评定煤层厚度稳定性时分为两种情况:
1、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为主要指标,煤厚 变异系数为辅助指标。 2、中厚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要指标, 煤层可采性指数为辅助指标。 据此定量划分煤层稳定程度类型(表6-2)
煤层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主要指
三、煤层厚度变化的研究和处理
(一)煤层厚度变化的观测与探测
1.煤层的观测
1) 煤层观测内容:
1、煤层厚度 2、煤层结构 3、煤岩煤质 4、煤层含水性及煤层顶底板等 5、测量煤层产状
2)煤层的观测方法(观测工作一般与井巷地
质编录一起进行观测要点如下:(6点)
1) 在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巷道中,用皮尺垂直煤层顶底 层面直接测量煤层总厚度。需要时,换算成真厚度。 对于煤层增厚、变薄、分叉、尖灭、断层、褶曲等厚 度变化处,应在井下现场绘制剖面草图和细部放大素 描图。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PPT共108页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PPT共108页](https://img.taocdn.com/s3/m/487c936ce53a580217fcfe4a.png)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Hale Waihona Puke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9510acc2cc58bd63186bd44.png)
要 】 本 文笔者根据 自己工作 经验与 实践 , 通过分析影响煤矿安全 生产的各种地质 因素 , 分析各种地质 因素对煤 矿安全 生产的影响并从 中 地质构造 影响 因素
且直 ,一般 不切入 到其它煤 层 中。外生 裂隙 : 煤层形 成后 ,由于区域 构造 变 动而 在煤 层 中发育 的裂 缝 。通 常成 组 出现 ,方 向性 明显 ,裂 隙 面较 平直 ,延伸 远 ,可切 入其 它 煤层 ,甚至煤 的 顶底板 岩层 。裂
致 围岩封 闭瓦斯 的能力 明显增 强;经过 褶皱作用 ,岩层发 生剧烈 的层 间错 动 ,使 得煤 层 产生 塑性变 形 ,褶 皱轴 部 加厚 ,软 分层 厚度 和分 布 范 围都 很大 所 以 , 向斜 轴 部发 生煤 与 瓦斯 突 出 的可能 性很 大 。 背 斜 轴部 :在背 斜轴 部 ,张性 节 理处 于 主导地 位 ,并且 埋深 相 对较 浅,导致 围岩封 闭瓦斯 的能力 明显 减弱 ,煤层 中瓦斯 不易保存下 来 ;背 斜轴 部 围岩 处于 拉张 状态 ,岩层 相对 错动 不剧 烈 ,形成 的软 分层 厚度 和分布 范围一般很 小 。所 以,背斜轴 部发生煤 与瓦斯突 出的 可 能性相 对较 小 。向斜仰起 端 :在 向斜 仰起 端 ,煤 层埋深相 对较 浅 , 围岩封 闭瓦斯 的能力也 相 应减 弱 ;经过 褶皱 作用 ,岩 层 发生层 间错 动 ,使 得 煤层 产 生塑性 变形 ,翼部 变薄 ,软分 层厚度 和 分布 范 围都 很 小 。所 以 , 向斜 仰起 端 发 生煤 与 瓦 斯突 出的可 能性 极 小 。
12断层 作 用 对 煤 与 瓦斯 突 出的 影 响 .
压性 断 层 :压 性 断层 导致 围岩 结构 致 密 ,透气 性 比较差 ,瓦 斯 沿 断层任 何 方 向的运 移都 比较 困难 ,对煤 层 中的瓦斯保存 最为 有利 ; 压性断 层两盘 发生剧烈 的相对错 动 ,同时周 围煤 层发生剧 烈的层 间错 动 ,导 致压 性断层 控制 形成 的软分 层厚 度大 ,分布范 围广 ,强度大 。 所 以 ,在压 性 断层 附近 ,发生 煤 与瓦 斯 突 出 的可 能性 极大 。 张 性 断层 :张性 断层 导致 围岩 结 构 疏松 ,透气 性 比较 好 ,瓦斯 沿 断层 任 何方 向的运 移都 比较 容易 ,不利于煤 层 中的瓦斯 保存 ;张性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aa58f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1.png)
工作面直接推过向斜轴
2〕中型褶曲:往往是大型褶曲的次一级构造。 〔1〕轴线选做采区中心,布置采区上、下山。 〔2〕轴线做为采区边界〔紧闭褶曲〕。 〔3〕工作面直接推过褶曲轴〔宽缓褶曲〕。 3〕小型褶曲: 〔1〕使煤厚发生变化。 〔2〕沿煤掘进时,褶曲使巷道变得弯曲。 〔3〕影响工作面的长短。 二、断层研究
1〕次生冲蚀:形成煤层和顶板以后,由于地壳上升,煤和顶板遭 受冲刷。
煤系内的后生冲蚀
煤系形成后
次生冲蚀的特征: 〔1〕冲蚀规模较大,煤、顶板机器底板均被冲蚀。 〔2〕冲刷沉积物粒度较粗,常为砾岩、粗砂岩及中砂岩。 〔3〕邻近冲刷带的煤层,光泽变暗、灰分增高、裂隙发育。 〔4〕被冲刷的煤层与冲刷沉积物犬齿交错。 2〕构造挤压: 〔1〕受褶皱影响: 〔2〕受断层影响:
〔2〕煤层呈短距离分叉:
连络巷
暗井+钻孔 探测煤厚及分叉情况;
急倾斜煤层用煤门+钻孔探测
暗井
〔3〕圈定分叉区
根据钻孔、巷道、煤门等实件资料中的分叉点连接而成。
2〕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
〔1〕利用钻探控制掘进前方底凸位置
〔2〕利用底板倾角推测掘进前方底凸位置
3〕河流冲刷的煤厚变化探测工作 在巷道详细编录冲刷带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冲刷带宽度、厚度、
综合加工分析 构筑预测模型 提出预测结果 收集信 息资料
反响优化参数
解模进行预测
3、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处理
1〕开拓设计阶段:
〔1〕井田、采区边界确实定:H>50米的断层,应考虑该断层作为 井田边界,这样使断层煤柱和边界煤柱和为一体,防止出现三角 煤
+
+
+
+
+
第六章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六章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de078c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6.png)
第六章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第一节煤层厚度的变化煤层厚度变化是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
煤层发生分叉、变薄、尖灭等厚度变化,直接影响煤矿正常生产。
一、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特征煤层厚度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成因来说,可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两大类。
(一)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是指泥岩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以前,由于地壳活动,沉积环境变迁等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
原生变化主要包括地壳不均衡沉降引起的煤层分叉、变薄、尖灭(图6—1)、泥炭沼泽古地形对煤层形态和煤厚的影响(图6—2)、河流同生冲蚀(图6—3)、海水同生冲蚀(图6—4)等四种原因。
以上四种原因造成煤层变化特征参阅表6—1。
(二)煤层厚度的后生变化煤层厚度的后生变化是指煤层被沉积物覆盖以后,或煤系形成以后,由于河流剥蚀(图6—5)、构造变动(图6—6)、岩浆侵入(图6—7)、岩溶陷落(图6—8)等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
以上原因造成煤层变化特征参阅表6—1。
二、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采掘部署2.影响采煤工艺3.影响计划生产4.掘进率增高5.采出率降低三、煤层厚度变化的研究和处理(一)煤层厚度变化的观测和探测1.煤层的观测1)煤层的观测内容(1)煤层结构。
(2)煤层厚度。
(3)煤层顶底板。
(4)煤岩煤质。
(5)煤层含水性。
(6)煤层产状。
2)煤层的观测方法(图6-9)2.煤层的探测1)煤层厚度的探测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3)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4)煤层河流冲蚀变薄带的探测(二)定量评定煤层厚度的稳定性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是选择综采场地,影响综机采煤的最基本的地质条件。
煤层厚度稳定性包括煤层厚度变化程度和可采程度。
《矿井地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年5月)指出,在定量评定煤层厚度稳定性时,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为主要指标,煤厚变异系数为辅助指标;中厚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要指标,煤层可采性指数为辅助指标。
8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8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6e47cdaaeaad1f346933f6e.png)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 煤层底凸薄化是指煤层底板凸起而造成的一种煤层变
薄尖灭的现象。主要是圈定煤层变薄和不可采范围,常用 的方法有: ① 利用钻探控制掘进前方底凸位置
26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② 利用巷道穿过底凸部位,直接圈定煤层底板凸起的位置 和煤层薄化的范围。 ③ 利用工作面上分层边采边探的煤层观测资料,编制煤层 顶、底板等高线图,圈定煤层底凸薄化的位置和范围。 3)河流冲刷的煤厚变化探测工作
9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构造挤压引起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 a.由于夹矸与煤层混杂,造成灰分增高。 b.顶、底板岩层不完整,裂隙发育,有时与煤互相穿插。 c.在煤层增厚与变薄区,煤层结构遭到破坏,煤呈鳞片、 粉末状。 d.沿煤层走向或倾向,煤层增厚带或变薄带交替出现。
10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岩浆侵入 4)喀斯特陷落柱
泥炭被冲蚀—同生冲蚀。 同生冲蚀的特征: (1)煤层和冲刷物有共同的顶板。 (2)煤层和冲刷物相混,煤中有冲刷物,冲刷物中有煤。 (3)冲刷范围一般不大。 (4)冲刷物平面分布呈弯曲条带状。
6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二)次生变化 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侵蚀
冲刷等引起煤层厚度发生变化。主要包括:河流后生冲蚀、 地质构造变动、岩浆侵入活动和喀斯特陷落破坏。
2)泥炭沼泽古地理 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的煤层厚度变化特点:
① 底板起伏不平,而顶板与煤层的接触面是平面。 ② 煤层变薄的方向是底板突起的方向,煤层厚度是渐变的。 ③ 煤分层或夹矸被基底隆起地段隔开而呈现不连续。
5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同生冲蚀 在煤层形成过程中,因地壳上升,河流在含煤地段发育,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108页PPT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10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3ca12a700abb68a882fb10.png)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8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8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583ff8e49649b6648d74761.png)
第二节 矿井地质2)轴线做为采区边界(紧闭褶曲)。
47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3)工作面直接推 过褶曲轴(宽缓 褶曲)。褶曲较 宽缓,规模不大 时可布置单翼采 区,工作面直接 推过褶曲轴部。
48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3. 小型褶曲 (1)使煤厚发生变化,变化严重时要重新开掘切眼。 (2)沿煤掘进时,褶曲使巷道变得弯曲。弯曲过大时采
37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一、褶皱构造 二、节理 三、断层
38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一、褶皱构造
(一)褶曲对生产的影响 1. 大型褶曲
褶曲的规模、方向和位置影响到井田的划分和矿井的 开拓方式及开拓系统布置。 2. 中小型褶曲
中型褶曲影响到采区的大小和采区巷道的布置。小型 褶曲影响煤平巷的掘进方向、工作面长度 3. 紧闭褶曲
16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1) 在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巷道中,用皮尺垂直煤层直接测 量煤层总厚。。
2)采用绘制连续煤层剖面,或以一定间距测绘煤层柱状、 迎头素描及用顶底板标高控制煤厚。
17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 煤层观测点的布置应按实际情况。 4)一般用沉积岩石学方法来鉴定煤层顶底板。 5)煤岩分层描述的观测点,尽可能选择在新鲜的连续剖面
23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① 煤层呈多层次比较稳定的分叉 在稳定的厚度较大的煤层中布置巷道,用井下钻探探测其
它分层的分叉情况。
24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② 煤层呈稳定程度不同的 分叉
在主分叉层布置巷道, 对其他达可采厚度的次要分 叉层,采用钻探和巷探等各 种手段探明可采范围。 ③ 圈定分叉区
根据钻孔、巷道、煤门 等实件资料中的分叉点连接 而成。
2019年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2019年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d02eb0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4.png)
2019年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近年来,煤矿生产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9年,许多地质因素对我国煤矿生产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煤层结构和地质勘探等方面探讨这些地质因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对煤矿生产影响最为直接的地质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雨季或梅雨季节,由于大量降水所带来的滑坡、泥石流和山体崩塌等灾害事故,更容易引起煤矿工作面顶板的失稳,从而严重影响煤矿的生产安全问题。
此外,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采煤工程等人工因素也会引发地质灾害。
因此,煤矿必须定期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以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
2. 煤层结构煤层结构也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
煤矿开采不同煤层时,其煤质、赋存状态和地质条件可能会发生改变,影响采矿工艺和煤层产量,甚至导致煤矿采掘工作的难度加大。
此外,煤层结构的不断变化还可能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如地层滑移、地表塌陷和煤层倾斜等问题。
因此,煤矿开采人员必须对煤层结构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分析,以了解煤层的物性和地质构造,确保采炭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3.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成功。
地质勘探可以了解煤炭储量和分布、煤质和赋存状况等重要信息,为采掘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但是,地质勘探的难度往往较大,需要高水平的地质勘探人员和技术力量。
在如今的煤炭产业中,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煤炭资源开发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地质勘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结语地质因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较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高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