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舞梳理
总体发展脉络:
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于美国和德国的一场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的对象是封闭僵化的古典芭蕾。
百年来的舞蹈史上,美国先后出现了自由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共五大时期,德国则出现了新舞蹈、舞蹈剧场共两大时期。
两国现代舞的发生可谓不约而同,但都受到了"现代舞之母"--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
邓肯的启迪,并在1936年之后开始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出现了两国现代舞互动互补、融为一体的新品种。
人物:
德尔萨特(1811-1871)【法】
他是法国歌唱家和音乐理论家,其率先为人的身体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原理和表情体系,尽管他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戏剧和音乐表演者的表现力,但在19世纪末,古典芭蕾日益衰落之际,他的这个表情体系便成了现代舞先驱们别无选择的精神启迪与身体练习。
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
瑞士音乐教育家和理论家,可能是受德尔萨特的影响,创造了一套"人体律动操",初衷也是为强化音乐系学生的身体感受力和表现力,不过也成为了早期现代舞者不可多得的身体练习。
鲁道夫?冯?拉班(1879-1958)【匈牙利】
欧洲现代舞蹈家、舞蹈理论家。
欧洲现代舞的先驱。
早年先后学习绘画、舞蹈、戏剧。
曾先后在瑞士和德国开办过两家舞蹈学校。
并借助于"二十面体"等几何原理,发现了"人体动律学"这套"人体小宇宙的运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拉班舞谱这种舞蹈的记谱体系,以及"动作合唱"这套舞蹈的训练体系。
"人体动律学"又称"空间和声学",其重大意义被国际学术界认为可与爱因斯坦发现了"自然大宇宙的运动规律"的"相对论"相提并论并被广泛的应用到舞蹈以外的工业生产中。
定义:
"现代舞"是英文Modern Dance的意译,分别起源于美国和德国,
素有"20世纪舞蹈最高成就"之誉,是迄今为止最具国际性的舞蹈品种之一;它以"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古典芭蕾一点也不美"那声呐喊为号角,最初彻底否定古典芭蕾的唯美主义理想和程式化语言,主张踏着时代的脉搏而舞,弘扬别出新裁的个性特征,倡导独辟蹊径的原创精神,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与古典芭蕾比较而言,现代舞是一种相对开放的舞蹈体系。
一、美国流派
来龙去脉:
"自由舞"本是现代舞初始期的舞蹈形态,也是美国现代舞的第一个时期。
自由舞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从陈旧僵化的古典芭蕾中挣脱出来,然后形成一种师法自然,无拘无束、随心而舞、自由自在的舞蹈。
自由舞时期的代表人物中,首屈一指的是美国人富勒,尽管在她身后,又崛起了邓肯。
此外加拿大人阿伦也应提及。
名词解释:
自由舞:
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有"现代舞之母"盛誉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尽管她当年并非想要建立某种流派,而只是试图从古典芭蕾中解放肉体和精神,并使之获得自由。
从而使她成为了整部现代舞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主要是指从古典芭蕾对身心的束缚中取得自由,而在美国现代舞史上,她的孤军奋战,也成为其第一个时期,并被称作"自由舞时期"到她身亡为止。
名人、名作:
洛伊?富勒(1862-1928)【美】
女,美国现代舞的先驱。
自小登台,并对舞蹈无师自通,后以巨幅绸缎为道具,自编自演了《蛇之舞》而影响深远。
随后她推出的舞蹈晚会中的法师自然、随心所欲和对灯光的巧妙运用,均博得了各方好评,并被史学家当做是开了整个现代舞运动之先河。
她在对舞蹈进行本质探索中建立了"整体剧场"的概念,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还有《火之舞》。
其自然流畅的舞风极大地鼓舞了"现代舞之母"邓肯。
《蛇之舞》:
女子独舞。
编导表演:伊洛?富勒。
1891年首演于美国纽约市的卡西诺剧院。
在作是富勒开启舞蹈生涯的第一个舞蹈,属于其充份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巧妙地运用灯光与服装的第一批作品。
被人们誉为"光的创造者"青史留名。
伊莎多拉?邓肯:(1877-1927)【美】
女,美国现代舞蹈家、欧美现代舞先驱。
自幼酷爱舞蹈,后在布达佩斯演出成名。
她主张"最自由的身体内蕴含着最高的智慧",高呼"古典芭蕾一点儿也不美",并以"自由舞"的形式首开了现代舞之先河。
在欧洲潜心研究了古希腊艺术,与欧洲当时去多著名思想家、艺术家交往密切。
代表作《马赛曲》、《国际歌》等。
邓肯是女权主义者,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思想。
其艺术主要特点是1、从古希腊艺术中寻找灵感,将舞蹈视为严肃艺术。
2、追求自然之美,强调动作表现人的自然。
3、和着音乐起舞用音乐激发内心情感。
她的艺术引发了整个西方舞蹈从观念到方法的彻底变革,并改变了世界舞蹈的面貌。
一个世纪以来,邓肯一直被现代舞蹈家奉为精神领袖,被誉为"现代舞之母"。
《马赛曲》:
女子独舞。
编舞及表演:伊莎多拉?邓肯,1915年首演于法国巴黎。
这个作品形象的表现出邓肯对那些被压迫者竭力推翻旧制度斗争的同情。
这是邓肯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个,所到之处好评如云。
从其作品意义上看,《马赛曲》中高高飘扬的红旗实际上已经向世人预示了:现代舞这场伟大的舞蹈革命将会给世界就舞坛带来新的生机和新的面貌。
(1)早期现代舞(1915-1931)
来龙去脉:
"早期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的第二个时期,代表人物是圣丹妮丝和肖恩夫妇,他们开办的舞蹈学校及教学和演出于一体,融西方多种文化艺术的精华于一炉,多元的课程中,不仅有圣丹妮丝自创的东方舞,而且有西班牙舞、美国民间舞,甚至欧洲古典芭蕾和德国现代舞,因而培养出的弟子成为主导美国现代舞随后几十年发展历程的重要人
物。
名词解释:
早期现代舞:
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有"美国第一夫人"之盛誉的露丝圣丹妮丝和"美国舞蹈教育之父"的泰德肖恩夫妇。
他们以东方情调构成其作品的基调,但这些作品最初却由于有悖于人们的认识规律,而被抨击成"伪东方舞",之后随着舞团的大受欢迎,也促使该学校成为美国现代舞的摇篮,其舞蹈被史学家称作是"早期现代舞"。
"伪东方舞":
"早期现代舞"的别称,当时曾带有批评和嘲弄的口吻,因为圣丹妮丝-肖恩夫妇再创作此作品时从没到过东方"采风",但后来却被认为给现代舞创作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
名人、名作:
露丝圣丹妮丝:(1877-1968)【美】
女,"早期现代舞"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东方情调的舞蹈作品,在东西方引起
轰动,并与肖恩创办了圣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以多种风格的舞蹈教学,培养出了格莱姆、韩芙丽、韦德曼等许多出类拔萃的学生。
代表作《拉达》、《香烟袅袅》、《眼镜蛇》等,被誉为"美国舞蹈的第一夫人"。
泰德肖恩(1891-1972)【美】
男,"早期现代舞"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东方情调的舞蹈作品,在东西方引起轰动,并与圣丹妮丝创办了圣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以多种风格的舞蹈教学,培养出了格莱姆、韩芙丽、韦德曼等许多出类拔萃的学生。
代表作《阿多尼斯之死》等,被誉为"美国舞蹈教育之父"。
圣丹妮丝-肖恩夫妇二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现代舞的继承者们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训练基础,并开掘了东西方舞蹈文化交流之先河。
《达拉》:
女子独舞,属于美国早期现代舞时期的代表作,1906年首演于纽约,由圣丹妮丝自编自演,舞蹈塑造了印度教的达拉女神。
其中重点舞段是《五种感觉舞》,整个舞蹈生动的展现,也最充分的流露出圣丹妮丝本人所具有的东方美质。
该作是她第一部成功之作,在欧美各国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成为了她的保留剧目。
(2)古典现代舞(1926-1960)
来龙去脉:
从第二代人开始,美国现代舞舞蹈家们中开始出现了较为复杂的继承关系,有的成了老师的忠实门徒,有的则"背叛"老师,另立门户,以"逆向"的方式继承并推进了前人开创的现代舞道路,其中三大"叛逆者"格莱姆、韩芙丽、韦德曼,连同下一代传人中的堪宁汉、泰勒共五位大师的舞蹈观念、训练体系、创作方法等的广泛传播度而被认定为"古典现代舞",或称"经典现代舞",此乃美国现代舞的第三个时期。
名词解释:
古典现代舞:
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气高峰期出现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标志是该时期的美国舞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已形成了体系化的成果,重要表现是以"收缩-放松"为动作原理的"格莱姆技术体系"和以"到底-爬起"为动作原理的"韩芙丽-韦德曼技术体系"为标志,将整个现代舞推向了全世界。
"古典现代舞"中的"古典"还包含了经典的意思,因"新先锋派舞蹈"、"收缩-放松"、"倒地-爬起"、"机遇编舞法"、"哑剧舞蹈"五大流派的训练体系均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大批的名家名作。
新先锋派舞蹈:
又译作"前卫舞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实验舞蹈"的同义词。
广义上指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引领潮流的舞蹈,狭义上是指美国现代舞蹈家堪宁汉借助中国《易经》"以变为本"的哲学思想和摇签落地的操作方法而开创的"纯舞蹈"。
为此,堪宁汉被誉为"先锋派舞蹈之父";而美国现代舞蹈家席勒,则因对舞蹈力度空间的能动把握,足以同音乐实践中的协调性相媲美,并善于从纯动作的不同节奏和空间变化
中找到笑料,而被誉为"先锋派舞蹈之母"。
"收缩-放松":
美国现代舞最重要的技术体系的动作原理和简称。
其基本特征包括对呼吸的能动把握、对脊椎灵活性的训练、腹肌痉挛般的"收缩-放松",以及三者间协调动作产生的表现力,由此艺术的再现生命的原始过程,并成为现代舞赖以生存的基本原理和表情之一,由美国古典现代舞大师格莱姆发展出来。
其动作原理曾受德国现代舞大师魏格曼"紧张-弛缓"原理的启示。
"倒地-爬起":
美国现代舞最重要的技术体系的动作原理和简称。
作为在编舞过程中能动把握力度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过程产生于失衡和平衡阶段这两级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
"机遇编舞法":
后现代舞蹈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
创始人是美国现代舞大师堪宁汉,其核心性的"非确定性"思想和"投掷硬币"的方法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易经》"以变为本"的宇宙观和"摇签落地"的方法论。
《易经》的开篇句--"易者,变也,天地万物之情见。
"使他发现了从古典芭蕾到古典现代都违背了大自然的根本规律,导致心理状态僵化死板。
从《易经》中,他找到了寓必然于偶然,从偶然球必然的捷径,先后创作了大量的机遇舞蹈如《独舞与三人舞16段》、《单人交响曲》、《夏日空间》等。
"机遇编舞法"与"即兴编舞法"本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和方法,前者具有严格的客观规定性,而后者,具有相对主观性。
名人、名作:
玛莎格莱姆(1894-1991)【美】
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奠基人之一。
在她个人对于社会的反抗时期,其代表作有《悲歌》;在其个人对民族的认同时期,代表作《拓荒》;在其对人性的的深入探查时期,其代表作《走出迷宫》。
格莱姆发展的技术体系,其特点是1、以呼吸为原动力;2、但随着呼吸,以躯干为轴,向四肢收缩与伸展;3、随着呼吸复以脊椎为轴,身体进行螺旋式拧转;
4、伴随着呼吸,顺应地心引力,不断实现中心的转换。
多丽丝韩芙丽(1895-1958)【美】
美国现代舞奠基人之一,通过长期实践,与韦德曼共同创造了以"失衡-复衡"为原理的技巧体系,后有林蒙继承与发展为"林蒙技巧"。
著有《舞蹈编导艺术》。
较少采用故事情节,而更多的喜欢运用抽象概括的动作。
其核心理念是,人体因地心引力作用向下跌落,随即人为抵抗这种引力,为恢复平衡做出努力,这两种冲突的对比贯彻在动作之中。
她意识到:失衡与平衡是运动的本质,它在任何一种生命体中永恒的流淌着,无时无刻的深入到所有的细微部分。
《水的研究》:
女子群舞,编舞:多丽丝韩芙丽这个非常简练的舞蹈令人愉快的再现了水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既是人在大海边和小溪旁所观察到的,更是编舞家通过自己的动态想象和肢体语言去再创造的。
一切都是舞者身体创造出来的,连唯一的声音都发自舞者身体内部的呼吸。
所谓《水的研究》,就是一段优美的海浪之舞;但它更是现代舞蹈家韩芙丽对于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命题,做出形象生动的回答。
《新舞蹈》:
群舞。
编舞:多丽丝韩芙丽,编舞助理:查尔斯韦德曼。
这部作品明显大量使用了音乐的结构。
它不仅是韩芙丽创作的整个三部曲的名字,也是这套三部曲之中的一部,其中包孕了她艺术才创造资质中最欢乐的成分,与其他两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它们证明了韩芙丽能够在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与舞蹈原理范畴中,创造出既抓人又新鲜的动作来。
丛编舞方面,显示出某种"交响编舞法"的意味。
并受约翰马丁盛赞《新舞蹈》"标志着美国舞蹈时代的到来。
"
查尔斯韦德曼(1901-1975)【美】
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奠基人之一。
早年于丹妮丝-肖恩的舞校深造,独闯天下后,与韩芙丽携手共建了舞蹈团,代表作有《返古现象》等等。
此外,他还为百老汇歌舞剧创作了许多新鲜别致的舞蹈。
后来又独立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学校和舞蹈团,其著名作品有《男女间的战争》等佳作,其主要的特征是以轻松的讽刺口吻抨击时
弊。
海伦塔米丽斯(1905-1966)【美】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现代舞六大巨头之一,她出身古典芭蕾,在强大的"丹妮丝-肖恩"弟
子形成的主流前独树一帜。
保留剧目是《还得等多久,兄弟们》并首次为现代舞群舞作品赢得了美国《舞蹈杂志》大奖。
而《城北中央公园》使她进入了黄金时期,后为其摄制的电影,更将她善于将严肃舞蹈和流行舞蹈相交融的独创才能传遍了世界。
歌剧《水上舞台》标志着她编舞生涯的鼎盛时期,使原来以演唱为主音乐剧变成了歌舞并重的歌舞剧,是她和几位现代舞蹈家的又一重大贡献。
默斯堪宁汉(1919-)【美】
早年学习并表演过踢踏舞、民间舞、舞厅舞,后学遍芭蕾、格莱姆现代舞技术,以及达尔克罗兹的节奏体操、戏剧表演、等课程。
加盟格莱姆的舞团后,主演了她的四部重汽代表作。
后从《易经》悟到,只有"变"才能保证舞蹈常演常新,并成立舞团,长期对此方法试验和运用。
他用这套观念和"机遇编舞法",为美国现代舞蹈界培养出一大批编舞家,还推出了大量与众不同的纯舞蹈,并运用高科技手段为舞蹈服务,不仅探索呈现舞蹈三维画面的崭新方式,而且第一个学习计算机编舞法的"生命形式"新软件,使编舞方法出现了本质性飞跃。
《冬枝》
六人舞。
编舞:默斯堪宁汉。
该作品首演之后,引起了各种相距甚远的解释,充分说明了堪宁汉所倡导的"纯舞蹈"的优越性。
有人称它呼吁了种族间的相互理解,有人说他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有人认为它描述了一艘船只搁浅的情形。
该舞蹈虽不是什么赏心悦目的审视对象,但其中的真诚和正直却使它成为堪宁汉的最佳作品之一,它像严冬的枯枝一样,赤裸裸地揭示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
《空间点》
群舞。
编舞:默斯堪宁汉。
该作是堪宁汉8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其创意来自爱因斯坦关于"空间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之学说。
这个作品最初是堪宁汉基金会与英国BBC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舞蹈片。
早
在80年代初,堪宁汉就曾预言说,银幕与银屏这些"大众媒体"将成为舞蹈走向更多观众的重要渠道,而符合舞蹈动作变化莫测、三维立体的特点的舞蹈片即使出现在二维屏幕上,也应该能给观众提供某种舞蹈的真实体验,而非仅是电影和电视的体验。
堪宁汉以其过人的敏感和远见卓识,在舞蹈与录相结合方面可谓领导了世界的潮流。
《v变奏》
七人舞。
编舞:默斯堪宁汉。
舞蹈一开始,总是使首次看到它的观众以为整个舞蹈不过是一些简单的生活动作罢了,但结尾时,舞者像杂技运动员那样在舞台上骑着自行车,穿行于那五根柱体之间。
在这之中,不乏许多"舞蹈"动作,也就是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程式化痕迹的动作;与此同时,堪宁汉也自行发明出了一些纯动作,就是既没有程式化的舞蹈感,也没有生活痕迹的动作。
保罗泰勒(1930-)【美】
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是格莱姆的第六代传人中,最受观众喜爱的。
其最初专业是绘画,后向多位现代舞和芭蕾名家学舞,并主演过格莱姆的两部代表作,舞步踏遍许多国家大舞台。
作为编导家,他具有难得的幽默感,作品时而轻松地像生活,时而紧张地向戏剧,动作编排张持有至,代表作《海滨广场》等。
《海滨广场》
群舞,编舞:保罗泰勒,是美国古典现代舞时期的代表作,该舞的阳光明媚、身心健康是泰勒本人及其作品的主导特征,使人在感官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升华与顿悟,而让成群结队的青年舞者在其中舞蹈的恰到好处,沿用了ABA的三段体结构,但舞者们没有按照惯性跳起古典芭蕾的程式化动作,而是追求返璞归真的更高境界,以充裕的生命力在表演,这里没有程式化的动作,而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充分占有着广阔的自然空间。
霍赛林蒙(1908-1972)【美】
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韩芙丽弟子中最重要的继承者,美国现代舞第三代人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学习绘画,后在编演一体的现代舞中如鱼得水。
独立创办舞团后,创作了大批精彩舞蹈,并因此使该
团成为美国现代舞团中的佼佼者。
代表作《摩尔人的帕凡舞》。
《摩尔人的帕凡舞》
小型舞剧。
编舞:霍赛林蒙。
关于帕凡舞也可译为孔雀舞,原本是一种庄严肃穆,带着贵族气派的舞蹈,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相互礼让的动作。
比较而言,林蒙的这部力作的威力在于真正将莎翁的戏剧剥离的只剩骨架,从而在编舞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与此同时,他还看到了角色的悲剧出现自人性的弱点,而舞蹈的弱点则是无法表现过于复杂的内心活动,因此林蒙集中表现了相互联系中人性的堕落过程。
自称为"极度刻画嫉妒的破坏力"。
因为舞蹈动作本身是揭示这种情感的发展轨迹的。
艾尔文艾利(1985-1989)【美】
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
创立了艾尔文艾利美国舞蹈剧院,被誉为"最佳黑人现代舞团",而且被观众誉为"美国文化最受欢迎的大使之一"。
其特点是:1、用舞蹈传达自己与传统的教育2、鲜明的黑人生活主题3、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味。
其最大的贡献是将非洲的原始舞蹈、美国的现代舞和爵士舞、欧洲的学院派芭蕾,以及美国黑人的典型音乐及其律动,完美的融合为一体。
代表作《启示录》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舞蹈"国际评选中高居榜首。
《启示录》
是一个组舞,也是美国现代舞历史上古典现代时期的代表作。
编导:艾利。
其中包括《朝圣者的悲伤》、《耶稣赐予我的那种爱》、《行动起来,基督徒们,行动起来》这三部分做成,贴切的反映出美国黑人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因而被作为艾利舞团的标记。
《启示录》的珍贵在于,它以黑人特有的原始冲动与爵士动律为看家本领,广泛的吸收了芭蕾的线条美和现代舞的力度美,从而成功的浓缩了美国黑人种族无论遭遇何等的艰难,依然昂扬乐观的生命欢歌。
(3)后现代舞(1960年代初-1980年代末)
来龙去脉
上世纪50年代末,古典现代舞时期已经把整个现代舞运动推向了一个巅峰,不仅在动作原理、训练方法方面,而且在保留剧目和人才
培养方面,均圆满的完成了多元体系化的进程,因此,不可避免的重蹈了古典芭蕾在19世纪末的旧辙,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僵化状态,甚至开始束缚新人的发展,由此导致了现代舞蹈历史上的第四个时期--后现代舞的应运而生。
名词解释
后现代舞
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四个时期,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纽约出现的一种现代舞蹈风格,直接起因是受堪宁汉的"纯舞蹈"影响。
主要特征是在美学观念、动作技术、创作方法等各方面,与前代舞蹈家们构建的"古典现代舞"背道而驰--动作上主要来自日常生活,而非任何程式化的舞蹈,因而作品中常常采用少量动作,以便言简意赅的传达相关的信息。
但就舞蹈这种以身体及其运动为本的文化而言,反叛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种逆向的继承而已。
它与"古典现代舞"的不同在于:1、彻底消除了不同门类之间的传统沟壑2、"后现代舞"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主张"一切动作都是舞蹈"3、"后现代舞"在动作语言的观念和实验上,具有更加广阔的来源。
"放松技术"
是美国现代舞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步完善,并风靡世界的一种技术体系,集大成这是后现代舞大师布朗。
他代表着美国后现代舞自古典现代舞的范畴中解放出来后从肉体到精神的整个状态,它不仅从身体的层面上融入了东方的人体哲学,而且从潜意识的层面上深受二战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
"放松"的三层内涵:1、从紧张或限制中解放出来2、严格生理意义上的非收缩,或者返回正常状态的松弛3、格莱姆的"收缩-放松"技术体系中的动作原理和简称中的组成部分。
"即兴编舞法"
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
即兴表演常见于世界各民族的民间舞中,即使是高度程式化的古典舞,也会或多或少的发挥演员的即兴表演天赋。
"即兴表演法"在现代舞的历史上先后兴起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