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我们做好三个转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我们做好三个转变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需从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和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上实现彻底转变,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适应现代教学。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习主体;转变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
有少数学生动。

可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
层次的思维,没有真正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

那么,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转变角色——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角色转变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不再只是课堂的主宰;学生不再只是被动
的接受者,不再只是任意塑造的原材料。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教材的试用,
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发生转变,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使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平等参与者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
广播、报刊杂志尤其是互联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已不再是知识
的权威者,作为教师在专业上会超过学生,但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可能会出现
不如学生地方,对此教师要正确对待,放下架子与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交流,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相长的过程。

其次,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不断给自己充电的学习者。

面对新课改,我们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
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其三,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直接跟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跟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问,当学生的
顾问,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转变教法和学法——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应该是学
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源,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教是为了学生会学,最后达到不教。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训练的方式,倡导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科学探究,重视学生交流合作,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与日常生活、
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把
人类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要经过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不
应该停留在提高学生今天的学习成绩上。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的主
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新,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
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3.转变评价——由过去的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由考察知识为主转向以
考察能力为主
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它不只是检查学生
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
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更主要的是为
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

所以,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
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
的自尊心。

由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向多元化转变,体现教学的人文精神;应注意
中和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多方面综合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众多评
价方法有所取舍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合理检查
学习效果。

考试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评价方法,只是众多评价方法中的一种,只能衡量学
生在某项能力上的高低,不是评价的标准。

总之,教育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

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
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
力实践。

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