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读《做孩子的心理医生》有感
在十几年的教师工作用生涯中,我也不断和一些不同的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发现人与人不能很好沟通,导致性格抑郁,甚至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夫妻吵架,甚至离异;孩子不听话,学习困难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不能正视心理问题,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

因此我找到了一本名叫《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的书。

它是中国心理访谈网心理专家推荐,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理论实例相结合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一本书。

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这颗心,认识这颗心,把握这颗心,直至抚平这颗心。

找到这颗心就是要把每一个孩子当做一个生命的杰作一样去欣赏,去爱护,去尊重。

认识这颗心就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关注它的外在表象;懂得它的发展历程;了解他的成长需要。

把握这颗心就是要学会运用自己健康的心与孩子心心相连,真正去感受他们的心理需求,找到孩子能接受的方法,让孩子也能正确认识这颗心。

抚平这颗心就是让孩子把你当做心灵的依托,把你当做心灵的导师,而不
只是教书匠的形象。

而回顾平时的工作,我们老师有时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世界,缺少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

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心理教育同样重要。

如果学生心理不健康,即使满腹经纶又有什么用?老师和家长衡量学生和孩子好坏的标准,还是局限于考分,致使现在的学生中有不少“问题孩子”的出现,他们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有的性格孤僻;有的心理脆弱,极度自卑;有的叛逆;有的依赖性太强;还有的甚至厌学……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这本书它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教育孩子,虽然这是一本写给爱孩子的父母们的书,但我觉得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有空大家不妨一阅,说不定在书中能找到你们现在所面对的特殊学生群体,找到适合解决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做个有心的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地走进教室,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