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暗示法——语文课堂教学的良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 徐希
积极暗示法——语文课堂教学的良方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在其中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做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使孩子有正义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而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以道德情操为目标的情感领域培养。

教育是一种艺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暗示心理,是提高教育艺术的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巧妙抓住孩子心理变化,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面,注意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灵魂的进化,根据其年龄和个性特点灵活施教,就能使他们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孩子积极、主动、全面地学习。

一个人做一件事,不但受本人的性格、智力、能力的影响,还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孩子。

因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他总是从各个方面模仿成人。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会明显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语文教师把握积极暗示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找到通向心灵之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基础。

所谓积极暗示心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给孩子构成一个暗示心理环境:通过语言、手势、表情、暗号等给孩子施加心理影响,启迪他们的良知,使其很容易地接受某种意见或要求。

在儿童成长的总体环境中是充满暗示的,周围人的一言一行,是儿童模仿的直接对象。

父母、老师及其周围的人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是正确示范和暗示的第一要素。

语文课本中的故事主人公优秀的品质以及优美的课文,能使儿童受到熏陶和启迪。

引导他们从书本中得到学习,是积极暗示的又一项内容。

暗示心理,可以贯穿在儿童的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表扬、激励等积极暗示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比如,当我期望孩子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我会抓住孩子听讲比较认真在那时刻,用夸奖的口气对孩子说:“老师发现你刚才听讲很认真,你是怎样做到的,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吗?”几次这样的暗示以后,孩子果真就会在今后在学习中,更加专心。

与此相反,有的老师总在课堂上,抓住孩子一时不认真,就加以批评:“你怎么那么不认真呢?”其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乐意学习了——积极暗示的方向性是鲜明的。

运用积极暗示方法,要注意情景性,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有利的环境背景。

一般说来,在孩子安静的时候,在没有其他刺激物干扰的情境下,暗示的效果都比较好。

因为这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易于接受暗示导语的影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和自我意识能力的增强,对积极暗示的接受性会有所降低。

但是,由于逻辑思维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对复杂的暗示、表情暗示都可以接受,只要运用得法,仍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自然,我们也要注意消极暗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更易于接受心理上的暗示。

消极的、不良的暗示,常会导致各种不良习惯和行为。

尤其是来自老师——孩子最尊敬的人那里的消极暗示,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对这类暗示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特别是面对那些学习障碍较大的孩子,如果老师出言不慎一句“你真笨!”孩子就会从老师的这句暗示中认定自己不行,从而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最后成为最大的学习障碍者。

一位教育家曾告诫我们:“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人才。

”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

孩子的消极自我暗示是有害无益的。

有的孩子因成绩较差、缺点较多,就会从老师厌烦自己的神色中受到消极自我暗示,产生出自卑心理。

某些老师为了树立孩子自信心,不分时间、场合、对象,一味的夸奖,也同样会使学生产生自满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成长。

也就是说,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人增加力量、勇气、信心和快乐,进而增进正确行为的过程和效果。

而消极的暗示,危害是极大的。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积极暗示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就是从欣赏的角度,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放下一味地说服管教的方法,把孩子放在突出的主人公地位上来。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心。

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

让孩子树立“我能行!”成为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

总之,积极暗示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学生更多的正确启迪。

积极暗示教育不失为语文课堂教育的一剂良方。

(作者单位:惠州市第十小学)
作者简介:徐希(1980~),女,惠州市第十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惠城区徐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广东省惠州市“德威明星班主任”称号。

(上接第193页)
(2)教会学生学会听课。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想要听懂数学,需要一定的基础,而且听课作为整个授课过程中的重点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上专心、用心,集中精神不分心,不懂的勇敢举手提问,都是能够帮助学生挺好一节课的关键。

(3)教会学生学会复习。

复习,作为课后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一直都是学生应该学会的。

教师教会学生复习,就能够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还能够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协助学生学好数学。

我们中国自古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数学的学习,也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

对于后进生而言,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是无法提高他们的成绩的。

但是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多的是依赖于老师的信任、理解和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

只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的引导、培养,以一颗热忱的心去面对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的。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月芳.职教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13)
[2]陈凤琴.正确归因与“后进生”的转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3(06)
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