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学习型企业构建中的数字图书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学习型企业构建中的数字图书馆
廖志蓉
摘 要:本文在对学习型企业的内涵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企业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学习型企业;学习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6-042-02
作 者: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渐由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转向了对人才、知识的竞争。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和人们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使其在学习型企业中继续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是图书馆人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在学习型企业中发挥作用具有显著优势
学习型企业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学习型企业,是指建立了健全的学习体制,提供了有效的机制和手段,保障企业员工人人享有均等学习机会、拥有自由学习权利并能支持个人终身学习的企业,是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企业。

在企业中,学习成为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型企业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就是全员学习和终身教育。

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和运作,能有效更贴切合符学习型企业中人的要求。

(一)数字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传统的学习机构无论是提供被动学习或是主动学习的,均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就时间而言,就不可能人人都终身在学校学习;学校也必然有一个教学的时间表,不可能让学习者随时到学校上课。

就空间而言,中国地域辽阔,有东西之分,城乡差别,沿海与内陆之距,目前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科学普及馆多集中在大城市,而东部比西部多,沿海比内陆设施完备;在一个城市内,我国图书馆的数量远远不能象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五公里之内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以行政建制的公共图书馆、学校和各类机构图书馆还大多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在我国4200万户(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数据)企业中,图书馆的数量、规模、质量距离满足需求还很远。

因此,靠原有传统的学习机制和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满足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求,而数字图书馆则不然。

从对信息资源利用方面来看,传统图书馆环境下,读者要获得所需文献,必须到图书馆去,而且受到开馆时间的限制,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得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读者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就可以随时利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所有资源,而且借助于各种检索技术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任何信息,节约了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二)数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源泉。

数字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企业中,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和服务手段的新颖而具有传统学习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在馆藏资源方面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以印刷型文献为主;数字图书馆的收藏则是海量化的数字资源,资源类型多样,不仅有大量的文本类型资源,还包括了图形、图像、童频、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二是在信息服务方面传统图书馆以图书馆和资源为主,提供以馆藏为中心的文献服务,服务模式以被动的信息服务为主;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实时问答、E-M ail、论坛等多种方式主动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快速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静态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则是动态的。

(三)数字图书馆继承和发扬图书馆精神给人学习机会均等。

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学习氛围,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人们学习的理想场所。

从“知识宝库”到“知识喷泉”,形象地提示了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

数字图书馆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图书馆而出现的,而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建设出来的,同样是世界图书馆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智慧与服务”,“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信息获取自由”和“平等阅读机会”等图书馆精神,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中不但没有改变,而且还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有了更进一步的加强。

在构建学习型企业中,数字图书馆将以其广泛延伸的网络体系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机会均等地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目标。

二、如何发挥数字图书馆在学习型企业构建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树立数字图书馆理念。

21世纪是数字图书馆的世界。

为适应处理大量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传递、组织和加工,提高用户查询、检索和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创建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开展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传统图书馆的必然发展趋势,各个图书馆应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从机构设置、资源建设和人员配置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二)强化以人为本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学习型企业对数字图书馆
2
4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6
的要求,要改变以书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强化“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加强以人为中心的主动性信息服务。

以人为本是指在服务中要以读者为上帝,读者的需要和利益高于一切。

在学习型企业构建中,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要根据企业员工的特点采用灵活的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从服务方式的不断优化到服务细节的更高要求等方面真正体现并满足企业读者的要求。

具体来说,首先图书馆员要对企业读者服务工作投入相当的情感和心思,面对读者时要换位思考,从思想上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诚和富有创造性地为读者服务;其次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和途径与企业读者建立密切联系,全面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需求特点;三是完善企业读者服务制度和方法,一切工作都应从读者利益角度出发,对读者提出的任何信息需求尽可能满足。

(三)加强馆藏数字资源建设。

学习型企业中,企业员工读者最终需要的是信息内容,并从中获取知识。

而只有适合读者的信息和知识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因此,加强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十分重要。

数字资源库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应该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

要以用户的需要为出发点,将用户需要的、使用频率高的文献数字化,在保证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考虑数字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要,选择转化收藏价值高的文献。

还要重视与其他图书馆的协调和合作,协作建设是当前各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通行做法。

各馆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共同建立起共享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在数字资源建设中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依托现有馆藏自建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它的特点之一是存储的信息的广泛性,除传统的书刊的二次文献外,还有全文、图片、声音、动画、电影、图像等各种多媒体数据和地方特色数据库。

每个图书馆都应当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调查,认真分析自己的文献,抓住自己特色馆藏的精华,使用一套通用标准的标引、分类方法,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和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共享。

使读者可利用全文搜索引擎的强大检索能力,在网上快速、方便、准确地获取多媒体或特色文献资料,从而获得相关服务。

二是购买成品电子文献或数据库。

注意收集和管理各种利用电子手段生产的信息资源,如订购或引进超星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北大方正A2 PA B I图书、维普科技期刊、万方资源系统、人大报刊复印资源、国外商业与经济信息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清华同方C NK I数据等各类电子图书、全文或文献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并将它们进行一定的整合,为读者提供检索、借阅服务。

三是建设虚拟馆藏资源。

建设的“虚拟参考馆藏”,将经过选择的网络信息资源分类,包括网络站点或网上数据库的入口,还有其它大型图书馆的OPA C及虚拟馆藏的联接点、因特网检索引擎及重要的具有检索工具作用的站点等因特网的信息作为重要资源,对其进行选择、加工,如建设专业导航库、虚拟图书馆等,使其成为馆藏的补充资源,成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资源。

(四)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资源的性质和存取方式发生了改变,新技术如因特网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等的出现,对图书馆员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更好地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工作,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就必须要塑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为此,图书馆一是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对计算机、图书情报专业高级人才和各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要给予足够重视;二是要提高现有馆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多种途径,如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进修、访问学者和交换馆员等,使馆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三是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鼓励馆员发挥积极能动性,激发馆员的潜能,采用包括政策激励、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等的各种方式,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延伸,积极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将能解决我国因为地域广阔,东西、城乡、沿海和山区等差别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信息不对称等不利因素,使数字图书馆为构建学习型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先锋,创建学习型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汤晓峰,企业创建学习型文化的路径探讨[J].企业经济,2008, (1)
[3]符德勤,学习型企业与新世纪职工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1)
[4]徐涌金,试析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特征[J].现代企业教育,2001, (3)
[5]李玉安,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
[6]张丽虹,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问题和技术研究[J].图书馆杂志, 1997,(1)
[7]邵英,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J].理论学习,2004,(6)
(责任编辑:邹定宜)
34
企业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