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生活在水中B.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C.身体背腹扁平D.有口无肛门
2.下列不属于蛔虫适应生存环境的特征的是
A.肠仅有一层细胞组成B.体表有角质层C.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D.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活动范围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B.有翅能飞
C.具有二对足,尤其是跳跃足D.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
4.生物的形态结构既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也体现了与其功能的适应。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观察鲫鱼形态结构时作如下记录。
其中错误的是()
A.鳍是它的运动器官,游泳时的动力来自各种鳍的摆动
B.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能够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C.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D.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5.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B.②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D.家鸽每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
6.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
7.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全中国所有人的精神风貌.下列哪项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A.体温恒定B.用肺呼吸C.胎生哺乳D.心脏四腔
8.下列各项特征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用肺呼吸B.体温不恒定C.体表被毛D.胎生、哺乳
9.体温恒定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是()
A.海葵、珊瑚虫B.白鲨、中华鲟
C.大鲵、扬子鳄D.蓝鲸、白鳍豚
10.篮球运动是很多同学非常喜受的体育运动,如图表示投篮动作。
下列叙述正确是
()
A.投篮过程中,骨本身是能运动的
B.图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完成投篮动作
D.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11.下列关于骨骼肌、骨和关节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B.骨与骨的连结叫关节
C.人体有206块骨D.骨松质中,终生具有红骨髓12.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
观察分析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③表示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B.完成图中动作需要骨骼肌①牵拉骨②绕着③转动
C.从图可看出骨、骨骼肌、关节的联系及骨骼肌之间的协作
D.当神经传来的兴奋使①和④都收缩时,人体就完成了屈肘动作
13.关节在运动过程中
A.很灵活但不牢固B.既灵活又牢固C.很牢固但不灵活D.起动力作用14.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B.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
D.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15.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
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
D.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
16.青蛙趾间有发达的蹼。
青蛙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A.游泳B.行走C.爬行D.跳跃17.动物的社会行为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群体内部一定有一个首领
C.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D.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18.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19.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B.公鸡的绕道取食
C.青菜虫总是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D.小鼠走迷宫,通过“尝试与错误”顺利吃到食物
20.下列现象中,与动物的繁殖行为无关的是
A.池边蛙群声声鸣B.蜂王雄蜂空中舞
C.花丛蜜蜂翩翩舞D.蜻蜓点水款款飞
21.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于
A.固定碳B.促进物质循环C.合成有机物D.分解有机物22.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①~④代表四类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细菌,主要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B.①与③细胞的主要区别是③具有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
C.②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D.④所示生物营腐生生活,能产生青霉素
23.下列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繁殖后代B.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里
C.也叫细菌病毒D.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24.鲜牛奶的保存可以选用
A.巴氏消毒法B.腌制法C.脱水法D.冷藏法
25.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B.细菌的 DNA 存在于细胞核中
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的D.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26.下表是探究“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
装置培养皿培养基温度
甲高温灭菌、冷却接种(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常温
乙高温灭菌、冷却没有接种冰箱
下列是对该实验修改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A.甲培养皿高温灭菌,乙培养皿不用高温灭菌
B.甲和乙装置都经过接种
C.甲和乙装置都放置在常温下
D.甲装置冷却,乙装置不冷却
27.仔细观察图中的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
B.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C.扬子鳄属于两栖动物
D.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28.下列成语中提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蜂扇蚁聚B.蛛丝马迹C.鸡犬不宁D.沉鱼落雁
29.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C.细胞数量的多样性D.生物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30.在生物各类群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
B.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近
C.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
D.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3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
下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
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__________。
(3)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
(4)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
(5)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2.下图是张扬同学利用两片长方形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钉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以及关节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相当于两块__________,③、④相当于_________。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④应处于_________状态,③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3)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______从()____________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_____。
(4)当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绕着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所以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___作用。
33.请根据图中的食物网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出的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的角色是 _____者。
(2)鹰与蛇除了有捕食关系,还有______关系。
(3)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
(4)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
(6)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青蛙、蛇,会造成__________和鼠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专家呼吁:不要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
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4.一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它们中的很多种类对人类是有益的。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它由______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这一类生物若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_____。
(2)图中的B是毛霉,它靠结构[______]______繁殖后代,人类可以利用毛霉来制作豆腐乳,其原理是毛霉能够分解豆腐中的______,再经过后期加工腌制成为豆腐乳。
(3)图中的C是蘑菇,它靠结构[___]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从细胞结构看,图中生物与C 属于同一类群的有______(用字母表示)。
(4)图中的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______生物,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自然界中该生物类群的某些种类能与动植物共生,比如______能和花生共生。
(5)在观察图E的实验中,滴加碘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是______和______,有的细胞上还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在进行______。
35.下图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体内有无___,可以将ACD和B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A呼吸器官是___,动物 B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___________。
(3)C适于飞行的内部生理结构特征有(写出1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F与E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
(7)E是_____结构图(写具体的霉菌类别),其在电镜下的照片的颜色主要来自于___的颜色,其形态为扫帚状。
(8)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像王冠,请问上图中新型冠状病毒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填字母),它们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
【详解】
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所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D正确。
故选D。
2.D
【分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
解析:D
【分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分析】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的原因是有翅会飞。
【详解】
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能爬行、跳跃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有翅膀会飞可以扩大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昆虫寻找食物、求得配偶、逃避敌害等。
因此昆虫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活动范围大,其主要原因是有翅能飞。
故选B。
4.A
【分析】
鱼类生活在水中,与其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等。
【详解】
A.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
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故A错误。
B.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能够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B正确。
C.鱼的体表常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起保护作用,C正确。
D.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减少游泳时的阻力,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特点。
5.D
【分析】
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详解】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A错误。
B.③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②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因此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C错误。
D.家鸽在吸气和呼气时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能保证飞行时肌肉所需的氧气供应,每次呼吸肺中进行2次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试题分析: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②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③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没有气囊,④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⑤家兔用肺呼吸,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鲫鱼、家鸽、青蛙、家兔与气体交换的部位。
7.B
【分析】
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都用肺呼吸,分析作答。
【详解】
丑牛、巳蛇、酉鸡分别属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
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因此不属于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特征的是牙齿分化。
因此用肺呼吸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8.B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思考解答。
【详解】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故选B。
9.D
【分析】
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其他动物均为变温动物。
【详解】
海葵、珊瑚虫腔肠动物,白鲨、中华鲟鱼类,大鲵两栖动物,扬子鳄爬行动物,以上动物均为变温动物;蓝鲸、白鳍豚哺乳动物,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D。
10.B
【分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详解
解析:B
【分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详解】
A.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构成,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A错误。
B.图中所示投篮动作中,是由屈肘到伸肘的过程,所以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B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
D.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
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D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1.B
【分析】
本题考查骨骼肌、骨和关节的相关知识,结合选项逐一分析解答。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详解】
A.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骨骼肌起到动力
解析:B
【分析】
本题考查骨骼肌、骨和关节的相关知识,结合选项逐一分析解答。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详解】
A.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此项说法正确。
B.骨连结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如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肋骨和胸骨之间的连接)、活动的连结(又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此项说法错误。
C.人体有206块骨,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可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三大部分,此项说法正确。
D.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
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
故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理解骨连结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2.D
【分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图中①肱二头肌,④是肱三头肌,③是关节,②是挠骨。
【详解】
A
解析:D
【分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图中①肱二头肌,④是肱三头肌,③是关节,②是挠骨。
【详解】
A.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图中③表示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A正确。
B.图示是屈肘动作,要靠骨骼肌①肱二头肌牵拉②骨,绕着③关节转动完成动作,B正确。
C.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从图可看出骨、骨骼肌、关节的联系及骨骼肌之间的协作,C正确。
D.人在屈肘运动时,以①肱二头肌为主的肌肉收缩,④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故选D。
【点睛】
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3.B
【分析】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详解】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由上可见: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
故选B。
14.A
【详解】
试题分析: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人在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考点定位】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关节的结构
15.B
【分析】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
解析:B
【分析】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
A、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A正确。
B、骨骼肌的两端不可附着在同一骨上,B错误。
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C正确。
D、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点睛】
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16.A
【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详解】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
如青蛙的趾间有蹼,蹼相当于撑船的浆,所以,青蛙的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故选A
解析:A
【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详解】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
如青蛙的趾间有蹼,蹼相当于撑船的浆,所以,青蛙的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故选A。
【点睛】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总起来说都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
17.B
【分析】
社会行为
概念: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常见的动物:昆虫类
解析:B
【分析】
社会行为
概念: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常见的动物:昆虫类的蚂蚁、蜜蜂;狮子、大象、狒狒、猴子、狼等多数高等动物。
社会行为的意义:①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②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所以,“群体内部一定有一个首领”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故选B。
18.C
【分析】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详解】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
解析:C
【分析】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详解】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①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和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的特点。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是学习行为的特点。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19.C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
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