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
1. (7分) (2019九上·凤翔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①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注)①殷:震动。

(1)试对本诗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简要分析。

(提示:请先分别概述前两句和后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诗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本诗蕴含着怎样的理趣,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
2. (6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

(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考点】
3. (10分) (2017八下·无锡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伊州歌
【唐】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注】荡子:指丈夫。

(1)诗歌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第三,四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考点】
4. (10分)(2020·广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①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银胡觮③ ,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⑤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①锦襜(chān)突骑:襜,战袍。

指精锐的锦衣骑兵。

②娖(chuò):整理的意思。

③银胡觮(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

④金仆姑:箭名。

⑤戎:入侵者。

(1)下面对词作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

B . 词的上片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有声有色,饱满有力,极富感染力。

C . 下片的前二句今昔对照,一“追”一“叹”,包含对过往岁月的追念,对经历挫折的感叹;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

D . 下片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

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由黑变白。

词人借此感叹春风无情、春天易逝的惆怅之情。

(2)试简析词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考点】
5. (7分) (2016八下·靖江期末) 阅读苏轼的《中秋月》,回答问题。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1077年)中秋,苏轼时任徐州刺史,他见到了胞弟,于是写下了这首《中秋月》,记述了诗人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

银汉:银河。

玉盘:明月。

(1)你觉得一,二两句中哪个动词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2)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点】
6. (6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考点】
7. (4分) (2017八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①临泛
(唐)王维
楚塞②三湘接,荆门九派③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汉江:即汉水。

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

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1)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请概括《汉江临泛》颔联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2)两首诗均为王维写景之作,结合诗歌内容请分析两首诗中作者蕴含的不同情感。

【考点】
8. (10分) (2017八上·东台期中) 阅读卢纶《送李端》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①路出寒云外: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

②客:在外漂泊。

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1)诗人以一个“_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_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2)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考点】
9. (15分) (2017七上·满洲里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诗中的“登高”一词能让你想到此诗应写于传统节日“________”?
(2)请你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所表现的情感与画面描述出来。

【考点】
10. (4分) (2018九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陵①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②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

(30字左右)
【考点】
二、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
11. (10分)(2013·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考点】
12. (10分)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2)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考点】
13. (10分) (2017八下·高台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14. (10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诗歌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试赏析结尾两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妙处。

【考点】
三、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
15.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本诗末句“但余钟磬音”中“但余”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初日”照应“清晨”。

B . 颔联描绘出一幅翠竹、小径、花木、禅房互相掩映的幽深的画面。

C . 颈联写出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喜悦心情。

D . 尾联写钟磬齐鸣,表现出古寺禅院的热闹和繁盛。

【考点】
16. (7分) (2020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张弛有致,刚柔相间,堪称唐朝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根据题目来看,它在内容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重点描写了西北边塞的________;后半部分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字,叙写了宴别场面的________等、送别友人的时间之长和送别地点的转换之多。

(2)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考点】
17. (10分)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回答问题。

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①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1)“花外时时落一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写出并赏析它的妙处。

(2)有人说此诗“不言喜而喜情自见”,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喜”春雨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考点】
四、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
18. (10分) (2015七上·永嘉期中) 读下列诗行,完成以下题目:
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考点】
19. (7分)阅读下列古诗答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那些意象(景物)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考点】
五、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
20. (8分) (2019八下·余姚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诗人选用梅子、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2)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闲”字的理解。

【考点】
21. (6分)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半阙运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梅花生长的境况?
(2)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考点】
22. (10分) (2017七下·莆田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 . 首句“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 . 颔联既写出山西村曲折多变的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D . 颈联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村民勤劳勇敢的品质。

(2)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考点】
参考答案一、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考点:
解析:
答案:3-1、答案:3-2、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
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考点:
解析:
二、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
考点:
解析:
三、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考点:
四、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答案:18-1、
答案:18-2、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答案:19-2、
考点:
解析:
五、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
答案:20-1、
答案:20-2、
考点:
解析:
答案:21-1、答案:21-2、考点:
解析:
答案:22-1、答案:22-2、考点:
解析:
第21 页共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