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矫正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比例 可变比例 固定间隔
可变间隔
行为强化程序 在一定数量的反应后提供强化刺激。产生出高比率的行 为,强化之后有短暂停顿。 在平均X个反应之后提供强化刺激。产生出高比率且稳 定的行为,强化之后没有停顿。 向长度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发生的第一个反应提供强化刺 激。产生出低比率的行为,并具有降低—升高模式。 在临近间隔结束时反应比率升高。 向长度不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发生的第一个反应提供强化 刺激。产生出稳定的中等偏低的行为比率,没降低— 升高模式。
二、行为消退法
• • • • • 行为消退的原理是什么? 消退爆发时会发生什么? 行为消退与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有何不同? 对行为消退的普遍误解是什么? 哪些因素会影响行为消退?
• 行为消退的定义 行为消退的行为学定义是:行为消退发生在
– 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 – 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 – 且因为这个原因,行为在将来不再发生。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技术
一、行为强化法
• • • • • 强化的原理是什么? 正性强化与负性强化有何不同? 非条件强化刺激与条件强化刺激有何不同? 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间隙强化程序?它们是如何影响行为的比率的?
• 行为强化的定义
– 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 – 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 – 这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了(这个人更有可能在将来 再次从事这个行为)。 通过行为强化过程得到增强的行为称作操作性行为。操作 性行为作用于环境,产生出一个结果,它随后被这个直接结果所 控制,或者作为这个直接结果的结果出现。这个增强了操作性行 为的结果就称作强化刺激。比如,一个孩子晚上上床后有哭闹行 为,她的父母就到她的房间里安慰她。结果,这个孩子睡觉时哭 闹得更频繁了。而这个孩子的哭闹行为就是一个操作性行为。对 她的哭闹的强化刺激就是父母对她的关心。因为她在晚上的哭闹 导致了这个直接的结果(强化刺激),他的哭闹行为被强化了, 之后她更有可能在晚上哭闹。
–适应性行为是习得的,则非适应性行为也是 习得的。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 不适应行为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 少的适应性行为。 –行为矫正就是要“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 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 为习惯”(Wolpe,1990)
• 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
– 确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据此制定治疗目标、选 择治疗技术和方法。 – 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帮助来访者建立起新的行 为方式。 – 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评价矫正 过程。
• 行为强化程序
某一具体行为的行为强化程序的说明,强化刺激是跟随每个 反应出现还是只跟随部分反映出现。在连续行为强化程序(CRF) 中,每个反应都得到加强。与连续行为强化程序相反,在间隙行 为强化程序中,不是每个反应都得到强化,或者说反应只是有时 或间隙地被强化。
– 例:一个刚受雇于一家家具制造公司的员工,在开始工作的第一个小时, 主管观看他的工作情况,并在他每一次正确地安装了一个门把手之后就夸 奖他,这就是连续行为强化程序,因为每一个反应(正确安装门把手)都 跟随着一个具体强化作用的结果(主管的夸奖)。在这一小时之后,主管 一天中只是偶尔回来看他的工作,并在他安装正确之后夸奖他,这就是见 习行为强化程序,因为他安装把手的行为并不是每次都被强化。
• 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
– – – – – – – – – – – – – 发展障碍 精神疾病 教育与特殊教育 康复治疗 社区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商业、企业与人的服务 自我管理 儿童管理 预防 运动心理学 与健康相关的行为 老年医学
第一节 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

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
UCS
如:疼痛、注射 身体不舒服 拥挤的车厢
请说出你自己生活中的几个操 作性行为,并指出这些行为的强 化刺激。
• 正性和负性强化
– 正性强化的定义:
• 一个行为的发生; • 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者刺激强度的增加; • 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 负性强化的定义:
• 一个行为的发生; • 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移去或者刺激强度的降低; • 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UCR
如:焦虑、恐惧 心情不佳 恐惧、出汗
CS
如:眼镜、穿白 衣服的男性 车站
CR
如:焦虑、恐惧、 心情不佳 恐惧、出汗
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的基本现象
•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形成特定的S—R关
系的获得过程。 • 泛化——个体把习得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过程。 • 消退——只给予条件刺激物,而不给予强化物 的刺激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 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
• 逃避行为和防止行为
在逃避行为中,行为发生导致就已经存在的一个负性刺激 的终止。反之,个体通过从事某一具体行为来逃避负性刺激, 从而强化了这个行为。在回避行为中,行为的发生阻止某种负性 刺激的出现。反之,个体通过从事某一具体行为来防止负性刺 激,从而强化了行为。 日常生活中回避和防止行为的例子 逃避 一个光着脚的人踩到热沥青上,立刻跳到草地上。跳到草地 上结果使她可以逃避热沥青上的热量。 回避 这个人下一次在热沥青上走路时穿上鞋。穿鞋的结果是防止 热沥青上的热量。
一个刚受雇于一家家具制造公司的员工在开始工作的第一个小时主管观看他的工作情况并在他每一次正确地安装了一个门把手之后就夸奖他这就是连续行为强化程序因为每一个反应正确安装门把手都跟随着一个具体强化作用的结果主管的夸奖
沈勇强 shenyq@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
儿 童 行 为 矫 正
• 影响行为强化效果的因素
直接性 一致性 已形成事件 结果的特征 影响行为强化效果的因素 当刺激物在行为之后立刻(直接)发生时,它作为强 化刺激的强化效果更大。 刺激物与行为的一致性越大,它作为强化刺激的强化 效果越大。 剥夺和其他的事件会使刺激物在特定时间具有更大的 效果。 强化刺激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强度越大的刺激物作 为强化刺激的效果就越大。
• 行为矫正的特征
– – – – – – – 行为矫正的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行为矫正的程序和方法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 行为矫正对行为治疗程序进行精确的描述 行为矫正通常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实施 行为矫正强调对行为改变的测量 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行为矫正拒绝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 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 行为观察与记录
– – – – 记录方法 连续记录 记录一个观察阶段中每一次行为的出现。可 以用来记录频率、持续时间、强度或潜伏期。 成果记录 记录行为发生带来的切实的结果或持久的成 果。 间隔记录 在一个观察阶段里各连续的时间段中记录行 为的出现或不出现。 时间样本记录 在一个观察阶段里不连续的时间间隔(时间 样本)中记录行为的出现或不出现。
•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行为
如:看电视 喝茶 与人交往
结果
如:兴奋、有趣 解渴 对方有反应
行为增加
图示:操作条件作用强化的过程
行为
如:看电视 喝茶 与人交往
结果
如:没什么有趣 解不了渴 对方没有应答
行为减弱
图示:操作条件作用消退的过程
斯金纳(Skinner)特别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和 行为的持续的作用。他认为行为即可作用于环境以产 生某种结果,又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结果。任何 一个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都必然包括三个元素, 即(1)反应的偶然性;(2)反应本身;(3)强化的 结果。使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偶然性的强化。 • 积极的(正性的)强化是使有机体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的反应增加的强化。这使得他们开始更多的去做在给 他们这种奖励之前他们正在做的那些事情。 • 消极的(负性的)强化是使有机体努力除去某些东西 的事件。这样做可以使得对有机体有害的刺激停下来。
– – – – 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或者强度可能暂时地增加; 可能发生异常行为; 可能发生情绪反应; 可能发生侵犯行为。
• 自发恢复行为
行为消退的另一个特征,即行为可能在停 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生,这称作为自发 恢复行为。它是行为在与行为消退之前发生该 行为的环境类似的条件下再次发生的倾向。如 果行为消退过程仍然在进行,也就是说,如果 没有强化刺激,那么,行为就不会持续很长的 时间。
对于维持一个行为而言,间隙行为强化比连续行为强化更有
效。
费尔斯特(Ferster)和斯金纳研究了多种 类型的间隙行为强化程序,在试验中,他们将鸽 子放进实验盒,在鸽子面前的盒壁上安装有经过 装饰的钥匙,一个自动的装置会把鸽子啄钥匙的 次数记录下来。作为啄钥匙行为的强化刺激,鸽 子每啄一次钥匙,都会从钥匙下面盒壁上的一小 孔中得到一点食物。费尔斯特斯金纳归纳了四种 基本程序类型:固定比例、可变比例、固定间隔 和可变间隔。
• 行为矫正的历史起源
– 伊万·P.巴甫洛夫(Ivan P. Pavlov,1849-1936)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 爱德华·L.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18741949) 效果定律。 – 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58) 行为都受环境事件控制。发动了行为主义运动。 –B. F.斯金纳( B. F.Skinner,1904-1990) 操作作用原理。
• 影响消退的因素
– 行为消退之前的行为强化程序
行为强化程序可以部分地决定行为消退到底将会导致迅速或逐步的行 为水平降低。比如在连续行为强化中,每一次行为的发生都跟随着一个强 化刺激;在间隙行为强化中,不是每一次行为的发生都会导致强化刺激的 出现,行为只是偶尔被强化。当行为连续被强化时,一旦强化手段被终止, 行为会迅速减少。而当行为被间隙地强化时,一旦强化停止,则行为只是 逐渐地减少。
• 行为矫正的定义
– 行为分析是指识别环境和某一特定行为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从而识别该行为产生的原因或者确定为 什么一个个体具有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 行为矫正是指开展和实施某些程序和方法,来帮助 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它包括通过改变环境影响行 为的方法。 – 行为矫正的程序和方法被专业人员及其辅助人员用 来帮助人们改变其显著的社会行为,以达到改进其 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目标。
• 行为的实例 下面的例子既包括普通的行为,又包括可以使用行 为矫正程序改变的问题行为。 – 例子:他坐在电脑前给父母写信。 这是行为,因为打字时敲击键盘上的按键(1)是 一种行为;(2)具备自然尺度(敲击频率、打字的持 续时间);(3)是可观察和测量的;(4)对环境产 生影响(在屏幕上显示出字母);(5)是受自然规律 支配的(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先前学了在键盘上敲击会 导致屏幕上显现字母)。
• 模仿学习原理
班都拉(Bandura)认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 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 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但是 他并未置强化于不顾,他指出,虽然个体可以通过 简单的观察学会某些行为,但为使个体运用这些行 为,就必须运用强化手段。 • 社会模仿学习一般经过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再 现—动机建立 • 影响模仿学习的一些因素:被模仿人的特征,观察 者的特征,观察者的参与程度。
行为矫正概念
• • • • 人类的行为如何定义? 行为矫正的定义是什么? 行为矫正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行为矫正是通过什么技术改进人们生活的?
• 行为的定义(特征)
– 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 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 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者行为者自己观察、描述和记录
– 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别人或我们自己) – 行为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 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 关于行为消退的一个普遍误解
虽然行为消退根据行为强化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 但是它的结果总是一样的:行为停止。对于行为消退的 一个普遍误解是,使用行为消退法只意味着忽略目标行 为。对于大多数案例而言,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行为 消退意味着移去一个行为的强化刺激。只有当关注的是 强化刺激时,忽略问题行为才会起到行为消退的作用。 比如,一个人入店行窃的行为是被从一家商店里得到某 种商品的结果所强化的。如果商店里的售货员忽略这种 扒窃的行为,那么这并不能使扒手停止行窃行为。
如果行为因为不再造成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行 为者就会停止这个行为。当行为因为不再得到强化而 停止发生时,我们就说这个行为正在经历消退的过程 或已经消退。
请说出一些在你自己生活中出 现的行为消退的例子,即行为不再 像以前那样得到强化的例子。
• 消退爆发行为
行为消退过程的特征之一,即一旦行为不再 得到强化,它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经常在减 少和最终停止前会暂时地增加,这就是爆发行 为。它会产生如下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