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对癌性疼痛治疗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对癌性疼痛治疗效果研究
梁潇;裴保香
【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gabalin combined with oxycodone and acetaminophen tablet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Methods:Forty-four pafients with cancer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22 cases)was simply given oxycodone and acetaminophen tablet. The treatment group(22 cases)was given pregabalin combined with oxycodone and acetaminophen tablet.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ecre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ly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
01).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reating 21 d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 05). The constipation and nausea and vomiting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 05). Conclusions:Combination of pregabalin and oxycodone and acetaminophen tablets can improve clinical analgesic effect in cancer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its adverse reaction.%目的::研究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癌性疼痛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22例使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观察组22例采用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
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21 d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便秘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癌性疼痛效
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氨酚羟考酮片用量及不良反应。
【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3页(P1548-1550)
【关键词】癌症;疼痛;普瑞巴林;氨酚羟考酮
【作者】梁潇;裴保香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1008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6;R979.9
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的趋势。
癌性疼痛(癌痛)是
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也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而无创的药物治疗是解除癌痛的主要手段[1]。
癌痛的控制遵循WHO原则,若严格按照三阶梯用药原则,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是可以控制的[2]。
目前用于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主要有吗啡类即控(缓)释制剂、羟考酮、芬太尼等,这些强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虽佳,但易出现呕吐、尿潴留、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而普瑞巴林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抗癫痫药,能干预γ-氨基丁酸
(GABA)代谢,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有效控制神经
病理性疼痛,在治疗癌痛方面国外已有报道[3]。
本研究主要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在癌痛患者应用时能否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相关的不良反应,从而为癌症患者癌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在我院肿瘤内科诊治混合性或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44例,
均完成实验。
其中男28例,女16 例;年龄(57.19 ±12.86)岁。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
组织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伴有肿瘤相关性持续性疼痛,为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所有患者意识清晰,对自身疼痛有判断能力,能合作评价疼痛;实验前均未用阿
片类镇痛药,心、肝、肾功能检验无严重异常;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
44例癌症
患者基本情况为:肺癌12例,乳腺癌8例,胰腺癌6例,直肠癌5例,胃癌3例,结肠癌3例,肝癌2例,宫颈癌、盆腔癌、胆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
髓瘤各1例。
1.2 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氨酚羟考酮片单药治疗组(对照组)和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组(观察组)各22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疼痛时间及疼痛程度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口服氨酚羟考酮片(每片含盐酸羟考
酮5 mg,对乙酰氨基酚325 mg,国药集团),氨酚羟考酮片初始剂量为1片,
每12 h口服,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按50%增或25%减调整剂量,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的氨酚羟考酮片剂量为维持剂量;观察
组患者给予普瑞巴林(75 mg,辉瑞制药公司),初始剂量为75 mg/d口服,72 h
后调整剂量至300 mg后不再增加,并加用氨酚羟考酮片,初始剂量为1片,每
12 h口服,氨酚羟考酮片调整剂量的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项目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镇痛效果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强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
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
记录服药前及服药后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用药前VAS评分-用药后VAS评分[4]。
疼痛缓解度:由医务人员就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并按下列方法记录:0度为未缓解(疼痛未减轻),1度为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4),2度为中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2),3度为明显缓解(疼痛减轻约3/4以上),4度为完全缓解(疼痛消失)。
显效=4度+3度,有效=2度,无效=1度+0度,总有效率(%)=(4度+3度+2度)/总例数× 100%[5]。
1.3.2 生存质量改善判定以KPS体力状况计分标准[6]评定,计算治疗前后KPS 评分的差值,比较2组间差值的差异。
1.3.3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根据WHO标准[7]观察,记录2组治疗期间有无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排尿困难、呼吸困难等,以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有无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t检验、χ2检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及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组止痛疗效评价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见表1)。
治疗21 d 后,观察组镇痛总缓解率90.91%,对照组59.09%,2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q检验: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分组 n 治疗前治疗后7 d 14 d 21 d F P MS 组内对照组22 8.09±0.97 4.64±0.95**3.55±0.86**2.91±0.68**153.96 <0.01 0.761观察组22 8.18 ±1.05 3.77 ±0.81**2.59 ±0.91**2.05 ±0.90** 200.60 <0.01 0.849 t — 0.30 3.27 3.60 3.58 P —>0.05 <0.01 <0.01 <0.01
表2 2组镇痛效果比较(n)分组 n 疼痛缓解程度NR MR PR CR疼痛总缓解率/%uc P对照组22 3 6 8 5 59.09观察组 22 0 2 13 7 90.91 1.89 >0.05合计44 3 8 21 12 75.00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21 d KPS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无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嗜睡、乏力、头晕、排尿困难等,均经对症处理或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减轻或消失。
观察组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疼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它比死亡更令患者恐惧和不安。
疼痛对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本研究采用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结果表明,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 VAS较
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提示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可更好地控制中晚
期癌症患者的基础痛。
这可能与普瑞巴林能改变GABA代谢产生有关。
普瑞巴林
是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受体阻滞药的结构类似物,有效治疗中晚期癌痛中的神
经病理性疼痛[9-10],而氨酚羟考酮片为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与普瑞巴林作用机制不同,出现相加或协同作用而增加镇痛效果;同时两药剂量减
少而使总不良反应减少,可有助延长用药周期,使用时较为安全,止痛作用远远大于吗啡[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中重度疼痛的
效果不但优于氨酚羟考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明显上升,均优于单用氨酚羟考酮,短期内疼痛可得到快速有效的缓解,充分发挥多模式
镇痛的优点。
表3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q检验: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分组 n 治疗前治疗后7 d 14 d 21 d F P MS 组内对照组22 50.00 ±10.69 60.91 ±11.51**68.18 ±10.06**73.18 ±9.45**20.38 <0.01 109.316观察组
22 49.55 ±10.46 62.27 ±10.66**72.73 ±13.52**80.91 ±13.42**
27.61 <0.01 146.484 t — 0.14 0.41 1.27 2.21 P —>0.05 >0.05 >0.05 <
0.05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百分率(%)]*示四格表确切概率分组 n 便秘
恶心呕吐嗜睡乏力头晕排尿困难对照组 22 10(45.5)9(40.9) 5(22.7) 2(9.1)
3(13.6) 1(4.5)观察组 22 3(13.6) 2(9.1) 4(18.2) 2(9.1) 3(13.6) 0(0.0)合计 44
13(29.5)11(25.0)9(20.18) 4(9.1) 6(13.6) 1(2.3)χ2 — 5.35 5.94 0.02 0.28 0.19 —P —<0.05 <0.05 >0.05 >0.05 >0.05 1.00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氨酚羟考酮维持剂量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14 d和21 d的生活质量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中的恶心、呕吐和便秘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所以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能够有效镇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明显减少氨酚羟考酮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癌痛患者中推广。
但是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短,病例样本少,不同的研究应用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同,得出的实验结果可能亦不尽相同,因此关于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研究尚需设计更加完善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水源,樊碧发.癌痛治疗的新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
11(5):302 -304.
[2]邬东儿,俞恩珠.癌痛患者的三阶梯药物镇痛治疗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
治杂志,2007,13(3):171-181.
[3]Dworkin RH,O'Connor AB,Audette J,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neuropathic pain:an overview and literature update[J].Mayo Clin Proc,2010,85(3 Supp1):3-14.
[4]曹启旺,黄东,廖潜,等.普瑞巴林联合吗啡控释片治疗转移性骨癌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290-1292.
[5]邢彬,陈惠刚,林艳.泰勒宁片和科洛曲片用于中晚期肺癌镇痛的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69 -71.
[6]Terret C,Albrand G,Moncenix G,et al.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or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PPr)?That is the question[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1,77(2):142 - 147.
[7]孙燕.内科肿瘤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
[8]张晓军,李友林,王玉强,等.中药组方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2):126-128.
[9]Bian F,Li Z,Offord J,et al.Calcium channel α2δ type 1 subunit is the major binding protein for pregabalin in neocortex,hippocampus,amygdala,and spinal cord:an ex vivo autoradiographic study in α2δ type 1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e[J].Brain Res,2006,1091(1):1-6.
[10]Lanneau C,Green A,Hirst WD,et al.Gabapentin is not a GABA receptor agonist[J].Neuropharmacology,2001,41(8):965 -975. [11]Gammaition AR,Galer BS,Bulloch S,et al.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the analgesic efficacy of oxycodone 10 mg acetaminophen 325 mg versus control ledrelease oxycodone 20 mg in postsurgical pain[J].J Clin Pharmacol,2003,
43(3):296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