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语文版九年语文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吴汉何尝杀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篡.位()贩.马()奉诏.()
捏.造() 自wěn() wū()害
无jī() 典j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家贫,给事
..()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
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2)汉但.()修里宅,不起第.()。
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
()祠堂也。
(3)为人质厚
..()不能以辞自达...()少文.(),造次
()。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旧戏舞台上,许多人都曾看过一出戏,名叫《吴汉杀妻》,又叫《斩经堂》。
B.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C.《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
D.这又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
4.(日照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据银监会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C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49万亿元人民币,仅“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线路规划就在1万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D.近日,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6级,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5.(长沙中考)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D.⑤①⑥③②④
6.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我看电视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福建漳浦县两位12岁的小学五年级女孩相约跳池塘自杀,不治身亡。
据许多
媒体报道,“穿越剧”是这起自杀事件的罪魁祸首,更有人称女孩自杀就是为了穿越。
这起事件无疑把近年饱受争议的穿越影视剧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许多人都指责穿越剧危害青少年。
材料二:《武则天秘史》第一集开场,武媚娘的爹居然变成了李世民身边的大将,且战死沙场,临终托孤:“最不放心的就是臣的女儿,她叫武媚娘”;之后武媚娘深宫侍宠,居然对李世民说出了“我还有个大名,叫武曌”“日月普照,光明万世”的“惊世之言”。
据历史记载,“武媚”是李世民见她之后所赐,而“曌”字虽是武媚娘自己创造,可那是在她登基为女皇后的事儿了。
(1)阅读上面材料,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不少于两条)
(2)网友们围绕着材料一中两位小学生自杀到底是谁之过错展开了议论。
请你写出你的讨论内容。
何纳nancy: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小说、电视剧就不应该那么频繁地被使用,误导青少年!
清风拂面:穿越剧其实没什么错,但还是要一直注明“故事纯属虚构”,或者换一种方式穿越,不然这种悲剧会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真的疯了!
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回答问题。
7.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写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
8.文章第三段中“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殊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诬害了吴汉”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9.文章第四段引用史料的作用是什么?
10.《吴汉杀妻》这一出戏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11.文章第三、四段证明了什么?最后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武威中考)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
他认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于做笔记”。
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
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
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概括文章的论点】
13.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筛选文章信息】
14.“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15.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理解文章内容】
A.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17.课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引用典籍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请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来论证“弄斧就要到班门”的观点。
【写法分析】本文列举的四则史实材料紧扣观点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地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谬论,论证严密透彻,有说服力。
“引用”是使说理形象最易于使用的方法,引用那些有据可查的典故,或具有警策人心作用的名人名言,或是富含哲理的名诗名歌,把深邃思想融于凝练的语言论述中,会一扫文章抽象说理的枯燥气,给文章带来生动活泼气息。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而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典型例题】作者是如何运用丰富的史料多角度批驳“吴汉杀妻”的谬论的?
【参考答案】
论据一:作者以《后汉书·吴汉传》记载的史料为论据,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论据二:作者以《后汉书·吴汉传》中“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为论据,证明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过“杀妻”之类的变故。
论据三:作者以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为论据,证明吴汉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并没有引起吴汉“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论据四:作者以《后汉书》中的一段文字为论据,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杀妻的人物。
【技法点睛】对论点与论据关系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根据论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论据;2.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3.围绕文章论点补写论据。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4。
参考答案
1.cuàn fàn zhào niē刎诬稽籍
2.(1)供职因为于是匮乏,缺少凭借职业到(2)只封建社会官僚的大宅子修建,建造(3)朴实厚道文采匆忙,仓促表达
3.C(解析:将书名号中的破折号改为间隔号“·”。
)
4.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主谓不一致、语序不当等。
A项搭配不当,“装备的质量”不能“加大”;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所致”;D项表意不明,“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有歧义。
)
5.C
6.(1)①现今电视剧夸张、虚构的成分居多,不能当成真实的历史解读;②电视剧混淆了虚幻和现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误导作用;③电视剧要尊重历史,倡导文明健康的理念。
(2)示例:穿越剧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但文化传播要宣扬真实的生活,帮助人去接纳现实。
7.主要介绍《吴汉杀妻》的剧情。
简要交代剧情,树立起批驳的靶子,为后文反驳做准备。
8.实际上是在批评剧作者的愚昧以及封建观念。
按照今天的观念,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因此,即使吴汉真娶王莽的女儿为妻,后来扶助刘秀也不该杀妻。
因为王莽有罪,王莽的女儿并没有罪。
9.引用史料,增强论据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10.剧作者的本意是通过“杀妻”来体现吴汉的“忠”“孝”,抬高吴汉的身价,但“杀妻”完全是无中生有地强加在吴汉的头上的,所以反而诬害了吴汉。
作者一方面告诫人们“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另一方面指责剧作者把历史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照搬史实,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编滥造。
11.文章第三、四段证明“吴汉杀妻”是无稽的,最后得出“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
12.“读书莫忘做笔记。
”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
13.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
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14.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
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
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
15.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16.B
17.【例文】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连古人都意识到,弄斧到班门不一定会输。
那么,如果赢了,又会怎么样呢?这会极大地振奋“弄斧”者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进一步钻研的热情,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然,弄斧者如果因此而飘飘然,那就恐怕避不开“仲永”泯然众人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