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州市天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广州市天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疫情当前,各地开学时间被迫一延再延。

不过,学校可以不去,学习不能落下,孩子的成长更是“一刻都不能停”。

于是,“停课不停学”蔚然成风,一时间,学生端坐屏幕前,一线教师变身十八线主播,每个家长不论愿不愿意都干起了助救、网管和摄影师的营生。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看到有乐在其中的,有苦中作乐的,有叫苦不迭的。

有的学校没等假期结束就提前开通网课,有的老师苦于钻研直播软件,有的家长与网速和流量做斗争,有的学生则被迫超长在线待机以备随时抽查。

一些学校弃优质教育资源不用,要求全体教师录制视频课程,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每天打卡,上传学习视频。

实际上,对于云课堂的过度泛滥,已经提前“享受”云办公的成年人并非不知其害。

除了饱受硬件设备和网速的困扰,更要承受24小时随叫随到的压力,且不论长时间看着屏幕工作带来的视觉刺激。

更何况是孩子们呢?
疫情当前,形式主义是大敌。

某种程度上,这场疫情阻击战也给了教育领域纠偏的机会窗口,切莫再把经念歪。

(摘编自北京商报《停课不停学走心别走形式》)材料二:
[注]数据教育部。

大学生:400份;家长:300份;老师:200份。

材料三:
居家隔离成为这个超长寒假的常态,研究一些美国家庭采用的“在家上学”方式,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消除假期综合征,把生活节奏调整到上学模式。

把家庭作息时间调至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

家长要率先垂范按照平时上班的节奏起床,以此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影响和暗示。

在家里布置出一个有“教室感觉”的空间。

营造学习的物理氛围。

帮助孩子走出散漫,进入学习感觉的第二个办法,就是设法把家里的一个空间布置出一点教室的味道,增加一些学习的仪式感。

每日时间表、每周课程表,一个都不能少。

制定时间表,把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具体化,让孩子在达成
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每周课程表最好打印出来,贴在孩子的“教室”空间里。

将一天的时间分成三段,配合家务的需要,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律习惯。

一边学好功课,一边学做家务。

手机使用要全家约法三章,大人孩子一起执行。

作业优先,不完成作业,不接触手机;浏览手机看疫情的次数要有约定。

这一条对全家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摘编自鹿永建《“别人家的孩子”怎样“在家上学”》)材料四:
“停课不停学”,学校应该怎么做?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校发出倡议:
教学内容适切:要合理安排学生居家学习的课程内容,严格控制文化知识类课程的学习时间。

上好疫情人生课,让孩子懂得感恩、担当和责任。

教学形式适宜: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有选择性地利用网络、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体现线上教学特点、适应本校实际的教与学的方式,要因师而异,没必要让教师人人成为“主播”。

课时安排适度:综合考虑在线学习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不能简单照搬照抄线下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套用线下课程表进行线上教学。

各学科每天的学习容量要合适,避免各自为政增加学生负担,指导学生劳逸结合,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

教学方法适当:“停课不停学”不能变成教师“线上满堂灌”。

教学中,教师要减少知识单向讲授、机械重复练习,有效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坚决摒弃“打卡、上传视频”等形式主义要求。

(摘编自李强强、高红霞《“停课不停学”,学校怎么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疫情当前,各地开学时间被迫一延再延,一些学校的云课堂教学让一线教师和家长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B. 对于长期在线教学,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愿意接受所占比重要高于被调查的中小学生家长和各层级教师。

C. 为了孩子能适应“在家上学”的模式,家长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增强孩子学习的仪式感让孩子不再散漫。

D. 对于空中课堂模式与内容,学校要科学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不能流于形式。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一些事例,指出“停课不停学”给学校、老师及家长带来的困惑与负担,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B. 材料二中,接受问卷的大多数老师在课前准备教案,熟悉直播平台、软件上耗时较多,所以认为线.上比线下课程更加费时。

C. 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来看,如果我们借鉴了美国家庭“在家上学”的做法,当下我们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D. 材料一、三、四的内容出自媒体网站的观点或报道,材料二是问卷调查的一些数据,对信息搜集来说互有补充。

3. 材料三、四都是针对“停课不停学”的相关报道,各自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请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金希普
莫言
每年春节前,我们县的领导,会带上家乡的特产来北京设宴,招待老乡。

说心里话,我对这样大张旗鼓的聚会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每年都去参加,因为那家乡小麦磨粉后蒸出来的大馒头,总能引发我的乡情。

去年的聚会在宏都大饭店。

大厅里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工作人员引导我进入,县里胡书记正与几位退休将军谈话。

正在此时,东北乡著名诗人金希普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金希普与我表弟是同学,我这表弟起初学习还不错,后来参加了金希普的女神诗社,学习便一落千丈,高考落榜后,游手好闲,成了村里的怪物。

我对金希普这人的印象很差。

他一进门,就直奔胡书记而去,握手、送名片,一遍遍地重复着:“对不起,来晚了,刚从北大那边赶过来,堵车实在令人头疼……”
他在我身边落座。

“三哥,好久不见!”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诗人,最近忙什么?” 胡书记问他,同时向几位将军介绍,“这是我们的诗人,金希普,俄国有个普希金,中国有个金希普。


在众人的笑声中,他说:“今年,我在全国一百所大学做了巡回演讲,我要掀起一个诗歌复兴高潮,让中国的诗歌走向世界。


我看到他名片上赫然印着:普希金之后最伟大的诗人:金希普。

大家开怀畅饮时,金希普说:“各位领导,各位老乡,我即席创作了一首诗歌,献给你们!”
我有些烦,但还是为他鼓掌。

“请允许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从小就热爱诗歌,三年级时写的一首诗被编进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材,初中时我成立的女神诗社,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学生诗社。

我已出版诗集五十八部,荣获国际国内重要文学奖项一百零八个。

我去美国访问时,曾与克林顿在林肯中心同台演讲……尽管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家乡父老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我深知,一个诗人,离不开乡亲的提携帮助……”
有将军悄悄说:“咱们县竟然出了这么伟大的人物!”
“我知道很多人以为我在吹牛,我不辩解。

喜马拉雅山有8882米高,有人不相信,但喜马拉雅山从不辩解,有人劝我低调些,不要张扬。

但大海,浩瀚的大海,从不低调,它卷着巨浪呼啸而来……”
宴会厅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有人要我修改我的诗歌,我说,闪电是不能修改的!领导们,老乡们,”他激昂地说,“现在,把即席创作的诗歌献给你们!”
他清清喉咙,念道:
“大馒头大馒头,洁白的大馒头,家乡土地生长出来的大馒头,凝结着爱情的大馒头,象征着纯洁的大馒头,形状像十二斤重的西瓜拦腰切开的大馒头,远离家乡的游子啊,一见馒头泪双流……”
具委宣传部马副部长站起来大喊:“各位乡亲,现在请品尝家乡的大馒头!”
四十多个服务小姐,用金色的盘子,每人托着一个白生生的大馒头,鱼贯而入,欢声笑语为诗人的朗诵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半年后,二哥跟我说:“咱姑父被普希金给骗了。


“金希普,”我说,“别糟蹋那个光辉的名字。


“他说跟县里领导是拜把子兄弟,要帮表弟谋个事儿。

咱姑父一听就动了心。


“谋个什么事儿?”
“说是可以安排到电视台当副台长。


“这不是说胡话吗?”
“咱姑父说他当场拿出手机,拨通了胡书记的电话,胡书记骂他添乱,说不可能一下子就安排当副台长,起码要跟着扛半年机子,增加点业务知识,才可以就职。


“接下来就该要钱了。


“要钱就不是金希普了,”二哥说,“他说,叔,以我这样的身份地位,只要我愿意去,中国所有的五星级饭店都会热情接待我,但我哪儿都不去,跑到这里来,睡土炕,吃农家饭,为的就是考验你们。

叔,你把热炕头让给我,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鸡炖给我,我深受感动,我一定要报答你们。

叔,你大概也知道现在办事的规矩,没有这个,他捻了一下手指,那是万万不行的。


“嗨,”我说,“骗术高明呀!”
“咱姑父七借八凑,弄了两万元,悄悄塞到金希普的提包里。

”二哥说,“表弟和咱姑父,过了年就在家等信儿,至今也没等着。


金希普许给我表弟的“副台长”自然是个骗局,我姑父曾到县派出所报过案,最终也没有什么结果。

前不久,我去济南观看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歌剧《檀香刑》,入场时遇到了金希普。

他热情地与我握手,一口一个三哥,叫得十分亲热,他拿出手机,要跟我扫微信。

我犹豫着,他说:“三哥,我有很多话要跟你说,我要告诉你许多事情的真相。


他在微信中,毫不避讳地谈到了那两万元的问题,他说如果不是反腐败,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他
是真心实意想帮表弟,那两万元他迟早会还的。

他对我说:
“三哥,我知道您对我有很深的成见,您也许认为我就是一个骗子,我不解释,就像高山从不解释,就像大海从不解释。


(有删改)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对参加老乡会有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无法割舍乡情,一方面又对聚会颇感不屑。

B. “金希普”这一名字是对“普希金”的荒诞模仿,作者对主人公的命名颇具讽刺意味。

C. 金希普愿意主动加“我”微信,且毫不避讳地解释“骗局”真相,显现出他坦诚的态度。

D. 小说结尾处,“高山从不解释”形成了前后照应,显现出作者艺术构思的严密性与精巧性。

5. 小说中的金希普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 请结合全文,从“我”、县里干部、姑父对待金希普的态度来分析作品的讽刺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

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

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

”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

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

“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

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

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

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

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

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

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

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

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

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

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

“当然,当然。

”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

“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

“哦,对不起。

”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

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

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

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决定去森林里砍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份,也推动了情节的合理发展。

B. “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值得深思。

C. 作者写作时十分注重小说细节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

D. 本文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

8. 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

良少,未宦事韩。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

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

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

沛公拜良为厩将①。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

樊哙谏,沛公不听。

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

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②为资。

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愿沛公听樊哙言。

”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乃具语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

”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

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

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节选自《汉书·张良传》)【注】①厩(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

②缟素:白色的衣服。

这里是朴素之义。

10. 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B.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C.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D.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11. 对下列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而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 古人“名”和“字”是分开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张良,字子房。

C. 结婚,现在指男女通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文中指的是结缔儿女婚姻关系。

D. “陛”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殿前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成为古代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重情重义。

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 张良敢于劝谏。

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

樊哙劝谏,刘邦已经听取樊哙的进谏,后张良再次劝谏,于是沛公还军霸上。

C. 张良为人忠诚。

在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的消息后,他放下个人安危,主动告知沛公,且冷静地为沛公分析状况、出谋划策。

D. 张良为官正直。

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自认为自己没有战功,只是尽臣子本分,故而推辞,后被封为留候。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建业①
丁开
谁遣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②,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①建业:今江苏南京,古有“金陵”“建康”等称呼。

该诗写于南宋灭亡后。

②语出《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

B.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慨叹。

C.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D.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

15.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完毕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描写让读者回味无穷。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描写江水汹涌、浪花翻卷的壮丽景象后,用“________,_______”过渡到人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在2000年,福建省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布局,②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以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

③如今,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福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④森林覆盖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

⑤2016年6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⑥2017年首次在国家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数中,⑦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位居全国第二位。

⑧八闽大地变得更加山清水秀,⑨生态美成为福建发展的优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时,信息量大,可读性
强。

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

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2020年的春节,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至,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共同对抗疫情。

白衣天使们,志愿者们……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他们作为生命的逆行者,开启了2020年的新篇章。

现在,疫情仍未过去,生活重新开始。

复工、复学,上班、购物,在这个春天,我们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请以《生命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明确。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以增强孩子学习的仪式感让孩子不再散漫”分析错误。

依据材料三原文“家长要率先垂范按照平时上班的节奏起床,以此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影响和暗示”可知,“家长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目的不是“增强孩子学习的仪式感,让孩子不再散漫”,而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影响和暗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当下我们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说法太绝对。

依据材料三“研究一些美国家庭采用的‘在家上学’方式,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中“也许”可知,作者只是猜测借鉴美国家庭“在家上学”的做法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并不是说“当下我们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