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
漠河县二根河地区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浅析
![漠河县二根河地区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660ce119e8b8f67c1cb9ee.png)
一、 区域地质 背景
1区域 地 层 .
基底属于早一 中侏罗世亚构造层 。盖层为晚侏 罗世火山岩。
二根河地区火 山构造发育。火山前期构造分裂隙式和中心式
r
—
火 亦分裂晾式 侏罗系在该区 较广, 分布 主要由 山间陆相 砾 喷发两种类 型 ; 山同期构造主要 为火山隆起构造 ,
岩以及基性 、 中酸性火山熔岩 、 碎屑岩组成。 依据 和 中心式两种类型 ; 山后期构造 主要包括次火山构造 和断裂构 火
华 期英安 岩 、 斑岩 、 河期玄 武岩等 。 流纹 甘
2潜 火 山 岩 .
二根河地区只见到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该期岩浆活动极为频 绢云母化 、 高岭土化 、 碳酸盐化和次生石英 岩化 , 中以硅化 、 其 黄铁 繁, 而且也很强烈。以火山喷溢活动为主 , 主要表现为基性~中酸性 矿化为主。按蚀变强度和蚀变矿物组合可定为硅化带 , 金矿体主要 火山熔岩及其碎屑岩的大面积形成 , 主要岩石类型有玄武岩、 气孔杏 赋存于其 中。含矿围岩为硅化角砾岩 、 网脉硅化黄铁矿化角砾岩。 仁状玄武岩 、 安山玄武岩 、 流纹岩及流纹斑岩等 , 同时还伴随着次火 山岩 、 潜火山岩的贯入 , 主要呈不大的岩柱、 岩筒及岩脉 , 向总体 其方
・
7 /
破碎带、 , 矿化 蚀变的分布。 岩、 凝灰 晚期则以喷 层状 岩; 溢相为主, 兼有次火 同方向脉岩的侵入和构造角砾岩、
(_ =: = ’ 玄武岩 、 杏仁状 熔岩 、 山角砾岩 、 火 凝灰 岩 、 白—灰绿色 流纹质 火山碎屑岩 、 灰 暗 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及凝灰 角砾岩等。
己 L
r三 _ =
粗粒砂岩、 砂砾岩及细砂岩。
地球 化学 特 征 :工 区位 于 全 省 1: 0 地 球 化 学 测 量 Ⅱ级 10万
219391023_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浅析
![219391023_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d3ea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3.png)
2023年 3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9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浅析阮 荻,杨泽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33)摘 要:广西田林县八渡地区是桂西重要金矿成矿带上的典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产出区域之一,其成矿类型可划分为辉绿岩型、石英脉型及断控型三种,本文依托野外矿产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为区域找矿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八渡金矿;微细粒侵染型金矿;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6-0091-3Analysis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etallogenic Laws of Gold Depositsin the Badu Area of Tianlin County, GuangxiRuan Di, YANG Ze-jin(The Four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 530033,China)Abstract: The region named Badu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fine 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the important gold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west of Guangx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mineralization of gold mineral,There are three type of them—the type of Diabase,the typ of Quartz vein and the type of fault.Based on the recent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we try to analysis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 and condition of the region, summarize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provide the new thought of the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Badu gold deposit;fine 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阮荻,男,生于1987年,壮族,广西靖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地质环境与矿藏形成
![地质环境与矿藏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574890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e.png)
地质环境与矿藏形成在地球历史上,地质环境是决定矿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床的形成往往需要特定的地质结构、大地构造、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岩石变质和超高压/超高温作用等条件。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着手,探讨地质环境对矿床形成的影响。
一、特定的地质结构地质结构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岩层变化等因素。
它在矿床形成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比如,石油和天然气极为依赖地质构造。
一般而言,地表变动剧烈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含油气的地层,因为这些地区经历的历史和发生的构造运动,有可能形成了低阶地形、断层变形或隆起、下降等层次结构,便于有效沉积物的累积,从而形成了油气田。
另外,一些构造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会导致富矿成因元素的释放,从而促进了矿床形成。
比如,我国四川地震过后,震中附近出现了几个新的铅锌矿床,而且品位不错。
这是由于地震后构造变动导致了矿床形成成因元素的富集和释放导致的。
二、大地构造和构造运动大地构造和构造运动对于矿床形成也至关重要。
比如,构造运动导致地层的变形和重叠,形成了断层、岩浆活动、风化作用等地质环境。
这些地质环境是有利于矿床形成的。
例如,地球上最古老的金矿之一,在南非的Witwatersrand金矿区,它的形成与构造断裂和捕虏作用密切相关。
这一地区受到早期岩浆活动和大地构造的影响,随后又经历了长时间的侵入和风化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含有金属矿物质的母岩和堆积岩。
此外,金矿床通常与晚期的浅表岩浆岩有关,如花岗岩、斑岩等。
这是由于浅表岩浆的形成和运动,为矿物质提供了丰富的成因元素来源。
三、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对于矿床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相互作用下,地壳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矿床。
最常见的是火山岩、侵入岩和深成岩中蕴藏的矿体。
例如,铜矿床往往与铜-钼等多金属成矿物有关,它们主要富集于火山岩中。
其富矿成因与地幔物质上升、地热作用、岩浆灌入和热水垂降等因素有关。
此外,火山活动在造山运动和其他大地构造运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a5217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4.png)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展示中国地质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矿产资源勘查的精准度和效率,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勘查技术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概述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主要类型。
通过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储量和开采利用现状的梳理,为后续的成矿规律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地质因素的分析,揭示各类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同时,结合国内外成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全国重要矿产的成矿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为矿产勘查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还将关注勘查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勘查技术方法在矿产勘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这些新技术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效果与前景。
本文将对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结合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分析未来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中国矿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中,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是理解矿产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探讨了成矿作用与地壳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变质作用以及区域地质演化等多方面的关系。
矿床成因的简要分析
![矿床成因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9cd71c856a561253d36fb5.png)
矿床成因的简要分析1 区域地质背景银子山铜金矿位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与唐古拉一昌都一兰坪一思茅褶皱系的接合部,属于澜沧江火山岩带中南段,处于官房—橄榄坝复式背斜西部。
该区域发育一套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系,为一套海相火山岩组合,区域南北向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还有变质作用叠加,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成矿作用复杂多样。
尤其是酸性岩浆的侵入,既带来了丰富的铅、锌、铜、银、金等成矿物质,又由于其强烈的气液活动使原地层中稀散的铅、锌、银、铜等金属元素活化,转移在断裂带、层间破碎带、挠曲、褶皱等有利构造部位沉淀成矿或将贫矿进行改造为富矿。
区域内的凉水箐、银子山、田房等铜、铅锌矿(床)点,分布于酒房断裂附近,集中分布于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区及其附近,与火山岩浆活动有着成因上的联系,具有复合成因的特点。
这些矿(床)点数量多,分布面积广,显示出该区是一个铜、铅、锌、银、金资源富集区,且有很好的铅、锌、银、铜综合异常。
2 矿体特征银子山铜金矿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大凹子组(DCd)火山岩内。
岩石组合以英安岩为主,火山角砾岩-凝灰岩以零星薄层产出于英安岩中。
矿体共有2个,上部Ⅰ号矿体产于大凹子组第二段(DCd2)的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内,成矿元素以铜、锌为主局部含金、银,受岩性、层位控制。
矿石类型有浸染状铜矿石和块状硫化物,主要以浸染状铜矿石为主,块状硫化物主要呈团块状、赋存在具弱硅化碎裂火山岩中。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构造总体产状一致,总体倾向东至北东,走向北西,倾角63—73°。
矿体控制长260米,厚3.78—7.02米,平均5.37米,铜品位0.21—1.80%,平均0.40%。
下部Ⅱ号矿体产于大凹子组第二段(DCd2)火山岩的蚀变带内,成矿元素以金为主,矿体受蚀变带控制。
矿体产状55-65°∠70-85°,目前有走向控制间距约300米,倾向控制间距约50米,控制矿体长500米,最大控制标高800米,最低控制标高400米,垂高400米。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ade5825901020206409c0a.png)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董红伟(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 300170)摘 要:矿产资源丰富多样,而不同的矿区形成的条件、地理分布等都有所不同,其所处地质环境及其他成矿条件共同决定了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文章重点对矿产区域的形成原因、条件、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日后的矿产勘查探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岩浆岩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1-0120-2Analysis of Regional Miner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DONG Hong-wei(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General Institute,Tianjin 300170,China)Abstract: Mineral resources are rich and diverse, and the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ining areas are different. Their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together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s,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of mineral area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future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ploration.Keywords: geological backgrou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agmatic rocks在地质学中有一个分支学科,就是区域地质学,在广义上讲,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大区域内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及其分布、地质构造及成矿地质背景等内容,而另一种狭义的解释主要认为区域矿产地质主要研究特定勘查矿区域的地质地层以及岩石、矿产分布形成、构造等小范围内容。
广东河源盆地中部及周边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与成矿远景分析
![广东河源盆地中部及周边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与成矿远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e691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2.png)
7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广东河源盆地中部及周边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与成矿远景分析李 媛,李 锐,张 健,尼玛央金(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 广州 510075)摘 要:河源盆地中部地处永安-梅州-惠州成矿带和粤中成矿带的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较好。
目前已发现多个矿产地,矿种类型有Fe、Pb、Zn、Sn、W等,矿床类型主要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高-中温热液型、中-低温热液型、矽卡岩型,其次有风化壳型。
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成矿时空演化规律,并划分出2个成矿远景区,为下部勘查工作提供方向。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成矿远景;河源盆地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079-3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Regularity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Polymetallic Depositsin Central and Surrounding Heyuan Basin of Guangdong ProvinceLI Yuan, LI Rui, ZHANG Jian, NiMa Yangjin(Guangdong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510075,China)Abstract: The central Heyuan Basin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Yongan-Meizhou-Huizhou metallogenic belt and Yuezhong metallogenic belt,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strong magmatic activity and goo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t present, a number of mineral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including Fe, Pb, Zn, Sn, W, etc. The deposit types are mainly 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ssure filling type, high-medium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type, medium-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type, skarn type, followed by weathering crust typ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of mineralization is summarized, and two metallogenic prospect areas are divided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lower exploration work.Keywords: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Metallogenic prospect; Heyuan basin收稿日期:2023-06项目来源:广东省地质勘查与城市地质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022-17、2023-16)作者简介:李媛,女,生于1996年,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评价与规划。
新疆哈巴河县阿希勒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新疆哈巴河县阿希勒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e0e3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d.png)
新疆哈巴河县阿希勒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发布时间:2021-07-23T10:28:03.400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上作者:曹强强路航吴元伟[导读] 勘查区位于哈巴河县城30°方向直距约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86°35′54″~86°41′24″,北纬48°10′01″~48°13′01″。
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本区找矿潜力较大。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作者:曹强强路航吴元伟陕西省 710611摘要:勘查区位于哈巴河县城30°方向直距约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86°35′54″~86°41′24″,北纬48°10′01″~48°13′01″。
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本区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哈巴河县;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1.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层属天山-兴安地层区,以玛尔卡库里大断裂为界,西侧属额尔齐斯地层分区;东侧属阿勒泰地层分区,又以哈巴河大断裂—呼吉尔特断裂和科勒迭能布拉克大断裂为界,由北向南依次分别属喀纳斯地层小区、阿勒泰镇地层小区和哈巴河地层小区。
区域构造发育,构造线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呈北西—北西西向。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既有喷出岩,又有侵入岩,在区域上广泛分布。
区域成矿条件良好,分布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已知发现的矿种20余种,金属矿以金、铜、锌为主,稀有金属为铍,非金属矿主要为石灰岩,其次为高岭土矿、耐火材料。
2.矿区地质特征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呈较大的岩基侵位造成地层缺失,仅在山间洼地及小河沟中见有少量第四系坡积及洪冲积物。
勘查区处于哈巴河复式岩体中心位置,大面积出露华力西中晚期中-基-酸性侵入岩,构造表现为区域性阿希勒断裂斜穿整个勘查区,并派生多条次级断裂,其中伴有金矿化。
新疆阿克苏地区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分析
![新疆阿克苏地区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d732b4f242336c1fb95ec3.png)
新疆阿克苏地区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分析摘要:新疆阿克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当地地质条件恶劣,矿产资源的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
本文主要是对当地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及田特克布拉克铅锌白云岩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了解当地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从而加大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新疆阿克苏地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一、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1.地层阿克苏地区与金属矿化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中元古代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为陆间海盆地浅海相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改造,岩石普遍遭受低绿片岩相变质及大规模的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并叠加了沿张性裂隙侵入的富含硫化物的块层状、角砾状石英,造成细碎屑岩中Cu、Pb、Zn等元素含量较高,形成区域上最初的矿源层。
随着地壳的抬升,韧性剪切带活化,热流和动力增高,在断裂破碎带和石英脉及其边部形成铜、铅矿化,并具有较好的铜、铅找矿前景。
该地层中分布有且台克苏铅锌矿、阔托尔汉布拉克铅锌白云岩铅锌矿、阿舒塔乌萨依铜铅矿等层控热液改造型矿点。
另外,在沏巴热尔恰花岗岩体的接触带上分布的古生代中奥陶统奈椤格勒组、呼独克达板组地层,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受岩浆热液的影响而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大规模的矽卡岩、角岩带,富含Cu、Pb等元素。
该地层中分布有田特克布拉克铜多金属及白云岩矿、玉肯马依汉铅锌矿、大青布拉克铜矿等矿点。
2.岩浆岩该地区的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期,以侵入岩为主。
主要分布在北西西向霍尔果斯岩带中,呈岩基、岩株、岩床及岩脉等多种形态产出,在空间分布上受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控制。
岩性从中基性到酸性均有出露,其中最大岩体分布于霍尔果斯河-大西沟一带,出露面积约345.0平方千米。
岩体呈东窄西宽的不规则楔形,以二长花岗岩类为主,岩体与围岩接触面变化较大,形态很不规则,多呈波状弯曲,局部呈港湾状。
围岩蚀变主要为透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等矿物组成的矽卡岩化,局部地段见有黑云母钠长角岩化蚀变现象。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1c8a4e680203d8cf2f24c7.png)
区域矿产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矿企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多样,而不同的矿区形成的条件、地理分布等都有所不同,其所处地质环境及其他成矿条件共同决定了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文章重点对矿产区域的形成原因、条件、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日后的矿产勘查探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区域矿产;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引言地质矿产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地质矿产资源利用率也在逐年提升,资源紧张形势也在不断加剧。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更应当对有限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勘探开发,进而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能源支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然而受长期不合理勘探开发以及出口,导致矿产资源量不断下降。
为此,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更应当重视矿产资源的合理勘探开发与利用,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1地质找矿的原则1.1全面规划原则全面规划原则主要用于找矿工作开始前,在找矿工作开始前,就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在规划的同时,要注意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找矿的同时不能以毁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因此,在采矿工作开始前,就需要对工作全面规划,保证找矿工作应该在遵守工程规范的前提下实施,一切活动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在勘查和找矿时,需要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以免找矿工作对环境造成破坏,保证找矿和勘查更好地实施。
1.2选择合适的地点找矿和勘查工作应基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对区域的矿产资源充分了解后,需要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初步调查,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地理环境状况以及水文地质状况,同时,还要了解该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为,采矿工作可能会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的经济情况造成影响。
在地质勘查中,我们应该考虑一些现存的资源,对矿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主要是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打下基础,有助于后续找矿工作地进行。
矿产勘查学实验报告(3篇)
![矿产勘查学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fb62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矿产勘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认识。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以某地区某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实验室分析,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产勘查方法等进行研究。
2. 实验步骤(1)实地考察1)了解矿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2)观察矿床地质特征,如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等;3)采集矿石样品,记录样品信息。
(2)资料收集1)查阅矿区相关地质资料,了解矿区地质背景;2)收集矿区地形图、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资料;3)了解矿区开采现状和勘查历史。
(3)实验室分析1)对采集的矿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矿石类型和品位;2)对样品进行矿物学鉴定,确定矿物组合和矿物特征;3)对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了解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成矿规律研究1)分析矿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水文地质等条件,探讨成矿地质背景;2)结合样品分析结果,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3)总结矿区成矿规律,为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5)矿产勘查方法研究1)根据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选择合适的勘查方法;2)分析不同勘查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3)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矿产勘查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地考察结果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矿区位于某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矿床主要产于某构造带。
2. 资料收集结果收集到矿区地形图、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资料,了解了矿区地质背景和矿产分布情况。
3. 实验室分析结果(1)化学成分分析:样品主要含铁、铜、锌等元素,矿石品位较高;(2)矿物学鉴定:样品主要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3)地球化学分析:样品中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有利于成矿。
4. 成矿规律研究根据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总结出以下成矿规律:(1)矿床产于某构造带,受构造控制明显;(2)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和成矿物质;(3)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成矿物质富集。
甘肃省肃北大东沟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分析
![甘肃省肃北大东沟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223b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e.png)
甘肃省肃北大东沟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分析一、引言大东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省肃北县,是该地区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对于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东沟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该矿床的资源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地质背景大东沟铅锌矿床属于祁连山—阿尔金山成矿带,该成矿带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
该成矿带主要产出铅锌、铜、银等多种有价金属。
大东沟铅锌矿床的成因及成矿规律对于研究整个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矿床地质特征1. 地质构造特征大东沟铅锌矿床位于祁连山构造带。
区域内晚侏罗世以来发育了祁连山造山带为代表的东西向褶皱构造和北北西向断裂构造,造成了区域内多次构造岩石变质作用。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了矿床所在的断裂构造带,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2. 矿床岩石特征大东沟铅锌矿床主要产出的矿石为硫化物矿物,主要包括闪锌矿、黄铁矿等。
岩性主要以片岩、片麻岩为主,局部出现石英脉和蛇纹石脉。
3. 矿床构造特征大东沟铅锌矿床的矿体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带中,以脉状和层状矿体为主。
矿体产出呈现出分散分布,形态复杂的特点。
四、成矿模式分析1. 成矿物质来源大东沟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地质体的蚀变产物。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质体的蚀变产物被输运到断裂构造带中,形成了大东沟铅锌矿床的矿体。
五、结论通过对大东沟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西昆仑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分析报告
![西昆仑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2099196f1aff00bed51ef0.png)
西昆仑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分析报告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及其邻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齐全。
从成矿域角度看,由于此处位于三个成矿域结合处,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
但由于区内与地质找矿密切相关的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工作非常薄弱,加上近年在区域中、小比例尺地、物、化、遥等基础地质调查完成后,缺乏系统区域成矿规律和靶区优选综合研究工作,因此还没有发现矿床或矿集区,基于此情况,本文对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初步探讨,希望为今后深化找矿提供参考。
西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侧,总体呈现为北西-南东走向的巨型反“S”状展布,构造上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中被称为科希斯坦一帕米尔“突刺”部位。
研究区由北向南涉及塔里木地块、羌塘地块和冈底斯地块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康西瓦和空喀山口两条超岩石圈区域大断裂构成三个构造单元的分界。
各构造单元在地层层序、沉积建造、火山和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康西瓦和空喀山口大断裂之间为羌塘地块,呈窄长条带状,向西延出国境,向东以泉水沟深断裂与松潘一甘孜陆缘活动带相连,属于华南地块组成部分。
该地块基底由古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和中、新元古界浅变质碎屑岩组成。
铁克里克陆缘地块铁克里克陆缘地块位于研究区东北缘,靠近塔里木盆地,为前寒武纪基底出露区。
该区出露的地层有:古元古界下部的喀拉喀什群角闪岩相变质陆源碎屑岩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由下部的灰色片麻岩、二长石英变粒岩夹角闪岩、石英岩、大理岩,上部的二云石英石榴片岩、长石黑云石榴石英片岩、长英阳起石榴黑云片岩等组成。
无同位素年龄值,很可能为新太古界。
古元古界上部为埃连卡特群,由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组合的各种片岩夹大理岩组成,为复理石型沉积建造。
长城系赛拉加兹群为细碧角斑岩建造。
其上平行不整合有蓟县系碳酸盐岩、青白口系泥岩、硅质岩,并出现稳定型的震旦系冰碛岩、中泥盆统碳酸盐岩、上泥盆统的陆相磨拉石。
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
![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73b22b58fb770bf78a5549.png)
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摘要:不同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不同,但有一定程度的共性,不同区域成矿条件存在较大区别,文章主要探讨矿产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原因,并结合具体实例给矿产勘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矿产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区域地质,一般有两种解释,宏观上来说指的是在较大范围地区内,例如一个地质单元、构造带中的地层、水文和岩石情况、地貌、矿产、地壳运动与发展等。
狭义概念是在矿产勘查时包括矿区的一定范围区域地质,其地貌、地层、岩石、土壤构造与矿产这些地质情况都在区域地质的研究内容中。
1对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进行研究的意义矿产是地壳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的产物,是自然矿物质在某种地质条件下,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
地质作用决定着形成矿产的类型,根据产生矿产的地质作用与能量、物质来源,一般把这种地质作用,也就是成矿作用分成内生、外生、变质和叠生四种成矿作用。
我国的能源消耗量较大,现在对许多矿产资源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矿产普查与勘探对寻找新矿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区域地质,有利于发掘新矿,通过研究矿区地质,可以全面了解矿产产生的地质条件,找出其分布规律,这对扩大矿区范围、找到新矿床有重要意义,另外,这也对评价矿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2矿产勘查过程中地质条件矿床与矿体是主要勘察对象,矿产勘查用俗话说是找矿。
矿床产生要经过许多地质因素几千年的作用。
地质因素对矿床形成和其分布规律有直接影响。
在勘察时,把控制形成和分布的地质因素称为勘察地质条件,这是地质研究重点。
矿产产生要求的地质条件包括:岩浆岩和地质构造、变质过程、地球化学、风蚀与地貌等。
2.1岩浆岩许多矿床的物质来源都是通过岩浆活动获得的,不同种类岩浆活动促进产生的矿床不一样。
在矿产勘查时,岩浆岩体种类可以作为判断该地有什么种类矿产的较为重要参考。
像部分基性与超基性岩会促进产生一些铁、铜、铬、钛这些金属矿产与金刚石、石棉这些非金属矿产,如果是超基性岩会促进形成铌、铈族稀土等矿产。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析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bade6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析摘要:铝土矿是我国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我国铝土矿资源分布具有高度集中特点,形成条件复杂。
根据铝土矿所涉及的地质、矿床特征,对铝土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促进铝土矿勘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铝土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1铝土矿概述我国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广西,占全国总储量的91%。
其中山西占41.6%、贵州占17.1%、河南占16.7%、广西占15.5%,其余地区占全国资源的9.1%。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发现国内铝土矿的成矿条件与国外相似,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大。
然而,我国铝土矿仍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点。
比如,在国外以红土型铝土矿为主,占全国铝土矿总量的83%。
此外,还有16%的沉积铝土矿,而堆积型的铝土矿含量低于0.5%。
国内具有90%的沉积铝土矿、2%的新生代红土铝土矿,堆积型约占8%。
2浅铝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2.1矿源层我国沉积地层发育,厚度巨大,累积厚度超过10000米。
汝阳群的陆相碎屑岩至寒武纪、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的陆相碎屑岩,显示了两个大型的沉积旋回,其成因多样。
石炭系和二叠系的铝煤岩系呈近东、西向分布,长度超过140公里。
这种天然地质条件使矿石品质差异大,且三氧化二铝含量不具有规律性。
矿体的大小、厚度、形态等都与石炭系上部的古冲蚀面有关,总体上,地凸矿较薄,地凹矿较厚;在凹凸不平的区域,矿体以分层形式存在。
矿源层矿体的分布、质量、规模等因素对其成矿有一定的影响,即矿源层的存在是形成铝土矿的先决条件。
2.2古构造我国三组断层纵横交错,穹隆与向斜被切割成断块状,并在扣门、龙潭沟断裂带之间形成三个地垒型扇形断块,它们是控制铝土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
由于地层断裂、褶皱等原因,暴露于地表,加之风化作用对矿源层的冲刷,加快了堆积型铝土矿的形成。
同时,褶皱层还控制了矿源层的分布,这种影响使找矿的有利部位主要集中在背斜的内侧或外侧。
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
![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5184f2f01dc281e43af029.png)
-40-科学技术创新2019.11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王春阳(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大地构造背景是矿床形成的最基本的控制因素,它决定着矿床的来源、深度、元素类型、成矿类型及分布。
不同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不同,但有一定的共性,不同地区的成矿条件也有很大差异。
本文主要论述了矿区地质背景及成矿成因。
结合具体实例,为矿产勘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矿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中图分类号:P612文献标识码:A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的成矿模式是指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地层环境及其成因机制的高度综合性和普遍性概述。
它是表达矿床研究成果,反映矿床成矿规律的重要形式。
其结果是制定合理的矿产勘查战略和工作计划,科学勘探提高经济效益,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依据。
成矿模型的表达通常要求文本和图表相等,内容简洁,图表准确。
区域地质学涉及广泛的领域,通俗来说构造带中的地貌,水文等特点,以及岩石土壤等都属于矿产勘查中的研究范围,在进行勘查过程中,这些内容的信息和数据对于准确勘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信息和数据来判断是否具有成矿条件,并进一•步对于矿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致判断,都离不开地质背景的研究。
1研究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的意义根据地质过程的能量来源和材料来源,该地质过程一般分为内生、外生、变质和叠加成矿过程四种类型,即变质作用和叠加成矿,一般分为内生、外生、变质、叠加四种类型。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快速,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和矿产的消费,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也日益紧张,促使我国在各种矿产的勘查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勘探的技术水平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于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矿产的勘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能够保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和矿产需求,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才能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勘探事业在技术领域寻求更好的突破。
因此开发和新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矿床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海北铜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海北铜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97c1da7cd184254a353551.png)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海北铜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本文通过对黑海北铜金矿区域地质背景认识,着重阐述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为下一步找矿提供较强的依据。
标签: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所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造山亚带中西部,以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为特点。
成矿区带划分属东昆仑成矿省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中西段。
1.1地层区域地层系统属东昆仑南坡地层分区。
出露的地层有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中上元古界万保沟群(Pt2-3W),古生界奥陶系纳赤台群(ON),中生界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T2nc)、上三叠统八宝山组(T3b)。
1.2构造区内总体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展布,构造以强烈的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为特征,形成一系列近于平行分布的断裂及褶皱系统,控制着该区地质成矿作用的发生形成过程。
1.2.1褶皱构造新生代以前的地层普遍遭受了褶皱变形,本区元古界为基底褶皱,发育较零散,规模较小,具完整形态者不多;早古生界褶皱总体呈紧密线型;晚古生界属盖层型沉积,中生界为陆相火山岩,二者褶皱一般不发育。
早古生代以来形成的褶皱构造,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断裂切割、破坏及其侵入岩体侵吞而形态发育不完整。
1.2.2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极发育岩体和地层的展布严格受该断裂组的控制,部分化探异常及矿产均受该组断裂构造控制。
该组断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多次活动特征明显。
主要断裂有:F51、F58、F59。
(1)F51(昆中断裂):该断裂为区内控矿、控岩断裂,断裂位于测区南部昆仑山主脊北侧。
区域上呈北西西向延伸,区内全长40km。
地表表现为高角度逆断层,总体北倾,倾角60—80°不等。
断裂规模较大、切割深、活动期长、连续性好、断层标志明显。
沿断裂负地形、沟谷、垭口等地貌特征组成的线状地貌发育;岩石破碎,挤压破碎带发育,常见碎裂岩、压碎岩、糜棱岩化岩石及断层泥,劈理、片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局部可见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钾长石化、断裂擦痕和暗色矿物蚀变后的铁质析出;断裂北侧金水口群(Pt1J)变质岩属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的铁铝榴石角闪岩相;南侧的万保沟群(Pt2-3W)、纳赤台群(ON)、闹仓坚沟组(T2nc)变质岩属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低绿片岩相。
武安市坦岭一带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武安市坦岭一带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9794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7.png)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武安市坦岭一带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贾立芹摘要:2010年至2017年期间,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在石洞乡坦岭村一带进行了勘探工作,并发现了厚大的硅卡岩型磁铁矿体。
该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度的异常,并且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
需进一步工作确认这里是否是一个中型铁矿矿产地。
关键词:坦岭一带;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工作区位于太行山—燕山山前断裂带的西侧,地质位置属于柴达木—华北板块(Ⅲ级构造单元)、中太古代晚期—第四纪华北陆块(ⅢA级构造单元)、元古代—中三叠世晋中南—邢台沉降区(ⅢA24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安盆地中部(ⅢB级构造单元)。
1 区域地质背景1.1 地层该区域主要出露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地层。
寒武系地层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丛井和西南部新庄—马家庄一带。
这些地层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紫色粉砂岩、页岩组成,属于稳定沉积类型。
奥陶系地层在该区域广泛分布,是冶金、化工、水泥原料石灰岩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也是铁矿的主要控矿岩层。
它与下伏的寒武系地层为连续沉积,并且呈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的石炭系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系地层为海陆交替相沉积,主要分布在阳邑盆地和武安盆地内的低洼平缓区域。
二叠系地层主要以过渡相和陆相沉积为主,东部零星出露,被第四系覆盖,包括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
第四系发育较好,约占区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山前丘陵、山前平原和山间盆地。
1.2 构造该区域构造主要是南北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系,褶皱构造主要有武安—伯延向斜;断裂构造主要有马家庄—崔炉断裂带和鼓山西断裂带。
此外,还有次一级的小型断裂,以北东向为主,也有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的断裂带。
1.3 岩浆岩该区域上发生了剧烈频繁的岩浆活动,以燕山期为主,形成了复杂的岩石系列。
除了局部地区有火山喷发外,大多数岩浆活动表现为多次侵入,形成了以中性岩为主的岩石类型,成为该区域铁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
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专题研究报告
![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专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6320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专题研究报告1. 背景开荒北金矿位于中国北部,是一座具有潜力的金矿。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金矿资源,本报告进行了成矿地质背景的专题研究。
2. 分析2.1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开荒北金矿所在区域属于晚古生代构造运动影响较大的地区。
区域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和褶皱,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
这些断裂和褶皱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砂岩特征分析在开荒北金矿附近存在大量的沉积岩,主要以砂岩为主。
这些砂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并且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
这些特征使得该地区的沉积盆地具备了形成金矿的潜力。
2.3 流体活动分析通过对开荒北金矿附近流体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在成岩过程中,岩石中的流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流体携带了金等有价值矿物元素,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了金矿床。
2.4 矿化脉石特征分析开荒北金矿区域发现了一些具有较高含金量的矿化脉石。
这些脉石主要由含金硫化物和含金碳酸盐等组成。
通过对这些脉石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存在富集型金矿床的可能性。
3. 结果根据对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2.砂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为金矿形成提供了储存空间;3.流体活动在成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携带了有价值的金等元素;4.发现了具有较高含金量的矿化脉石。
4. 建议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深入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寻找更多的金矿床;2.加强对砂岩储层的研究,探索更好的提取金矿方法;3.加大对流体活动的研究力度,进一步了解金矿形成机制;4.对矿化脉石进行详细分析,寻找更多有价值的金矿脉。
5. 总结通过对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专题研究,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具备形成金矿床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的勘探和研究工作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金矿资源,并为该地区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报告为虚拟内容,仅供参考。
关于新疆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讨
![关于新疆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8c9e6bef915f804d2a16c126.png)
关于新疆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讨摘要:本文重点对新疆某铁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对该矿的成矿条件进行研讨。
以期为该矿床以及本区域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疆;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某铁矿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属于沙漠边缘地带,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1048~1073m,产于下石炭统姜巴斯套下亚组、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D2yd);区内侵入岩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于测区中部;构造较发育,在该区起着控矿和容矿作用;铁矿类型属热液型,富集不均匀。
1成矿地质背景新疆某铁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的缝合带西段,卡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北部,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构造走向为210°~310°,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区内广泛发育的蚀变矿化现象、多种多样的矿化类型、多矿种资源的共存伴生及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都预示该区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喀木斯特地区地域广阔,成矿条件优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火山岩地层、深大断裂、次级断裂发育。
区域上具有较好的地球化学异常,区域已发现了多处金、铬、铁矿点。
2矿床地质特征2.1围岩蚀变区内围岩蚀变普遍,属区域变质蚀变类型和裂隙式热液蚀变类型2种。
区域变质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白云石化等,裂隙式热液蚀变主要分布在含矿带中及两侧,有硅化、白云石化、绢云母化、毒砂、黄铁矿化等。
围岩蚀变引起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蚀变没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往往在破碎带的两侧或一侧和矿脉中同时出现,与正常围岩呈渐变关系。
金矿化与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关系密切,对金矿体的形成与富集起着重要作用。
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与金成矿关系不大。
其中:①硅化。
主要表现为石英脉,呈脉状和不规则透镜状、细脉状、网脉状在矿区广泛分布。
②黄铁矿化。
黄铁矿化在矿区分布广泛,共分为2个期次,第1期黄铁矿化分布面积广、晶形完整且颗粒较大,第2期黄铁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状赋存于灰白色石英脉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1 岩 浆岩
许多矿床 的物质来源都是通过岩浆活动获得 的 , 不同种类
岩浆活动促进产 生的矿床不 一样 。 在 矿产勘查 时 , 岩浆岩 体种
类可以作为判断该地有什么种类 矿产 的较 为重要参考 。 像 部分
基性与超基性岩会促进产生一些 铁 、 铜、 铬、 钛这些金属矿产与 金刚石 、 石棉这些非金属矿产 , 如果是超基性岩会促进形成铌 、
摘 要: 不 同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不 同, 但有一定程度的共性 , 不 同区域成矿条件存在较 大区别 , 文章主要探讨矿产 区域 的地质 背景
和成矿原 因, 并结合 具体实例给矿产勘探提供 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矿产 区域 ; 地质背景 ; 成矿 条件
中图分类号: P 5 4 8
文献标识码 : A
可以全面 了解矿产产 生的地质条件 , 找出其分布规律 , 这对扩
供 了强有力 的证据 。
大矿区范围 、 找到新矿床有重要意义 , 另外 , 这也对评 价矿 床提 合处 、 主干与次级 断裂交叉地方和较多断裂突变地方对 于矿产 Biblioteka 2 矿产勘查过程中地质条件
矿床与矿体是主要勘察对象 ,矿产勘查用俗话说是 找矿。 矿床产生要经过许多地质 因素几千年的作用。 地质 因素对矿床 形成和其分 布规律有直接 影响 。 在勘察时 , 把控制形成 和分布 的地质 因素称为勘察地质 条件 , 这是地质研究 重点 。 矿产产生 要求 的地质条 件包括 : 岩浆 岩 和地质构 造 、 变质 过程 、 地球 化 学、 风蚀与地貌等。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4 ) 2 0 — 0 0 7 3 — 0 2
区域地质 , 一般有 两种解释 , 宏观上来说指 的是在较 大范
围地区内 , 例如一个地质单元 、 构造带 中的地层 、 水文和岩石情 况、 地貌 、 矿产 、 地壳运 动与发展等 。 狭义概念是 在矿产勘查 时
第3 3卷第 2 O期
Vo I . 3 3 No. 2 0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0L0GI CAL DEVELOPM ENT 0F ENTERPRI S E
2 0 1 4年 7月
J u 1 . 2 0 1 4
矿产 区域地质 背景和成矿条件探 析
路卫东
( 西北有 色地质勘查局7 1 2 总队 , 陕西 咸 阳 7 1 2 0 2 1 )
生。例如 秦岭与长 江中下游有较多金属矿 产就是因为这个原 因。 对很多矿 床和矿体构造进行研究后 发现 , 断裂构造交叉重 形成都有很 大可能性 ,所 以找矿时要对构造部位增 加重视程
度。 其次是褶皱构造 , 一般褶皱构 造会给 内生矿床带来 较大影 响, 在其产生过程 中发 挥出控制与改造作用 , 对外 生矿床所产
把这种地质作用 , 也就是成矿作用分成 内生 、 外生 、 变质和叠生 产生 矿产 也不 同 。 首先是断裂构造 , 其规模 大小号 陛质在较多 四种成矿作用 。 我 国的能源消耗量较 大 , 现 在对许多矿产 资源
其需求量不断增 加 , 矿产普查与勘探对寻找新矿产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 研究区域地质 , 有利 于发掘新矿 , 通过研究 矿区地质 ,
1 对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进行研究的意义
矿产是地壳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的产物 , 是 自然矿物质在
2 . 3 地质 构造
地质构造有大 小之分 , 最大的是大地构造 , 也称为 全球 性
地质构造 , 另外有 区域性构造 , 像褶皱 、 断裂 与地壳 裂隙等 。 一
某种地质条 件下 , 通过地质作用 形成 的。 地质作用决定 着形成
3 某地金矿的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
某金矿 在辽宁省东北部 , 地处 大陆边缘的活动带 , 是环太
铈族稀土等矿产。
平洋构造 的一部 分 。 经 过较多次构造运 动作用与改造 , 中生代 之后 因为受到太平洋板块影 响 , 形成一些规模较大 的隆起与凹 陷, 经过伸展 与收缩产生大规模北东方向韧性剪切带和一些脆 褶皱构造 , 区域 上形成北东 向构 造盆地 ; 大巴一 后小背斜 。 东: 务欢池 , 野 马套海 、 彰武火 山盆地 。 其 中各个沉积地层 是薄
矿产的类型 , 根据产生矿产 的地质作用与能量 、 物质来源 , 一般
般大范围构造 ,像 全球性和 区域性构 造对矿带分布有较 大作 用, 但与成矿关系最紧密的是局部构造 。 一般来说 , 构造 不同所 情况下不 同 , 一般 是岩浆和矿液活 动集 中地 , 对岩石与矿产产
生有重要影 响 , 在 断裂带往往会有 大规模 矿带 、 矿 田与矿床产
床; 再次是岩体剥蚀 深度 , 剥 蚀深度潜时 , 未到达岩体顶端 , 找 出铅 、 汞、 锑 这些低温矿 床有 较大可能性 。 在剥蚀深度合适 时 ,
已经 到岩体 顶端 , 变 质作用发生 的较 为充分 , 这 时产生热液矿 围出露 , 剥蚀程度较大 时 , 较难找到矿产 。
包 括矿区的一定范 围区域 地质 , 其地貌 、 地层 、 岩石 、 土壤构造 床与矽卡岩矿 床有很大可能性 , 但在 中酸性 岩体 中, 发生大范 与矿产 这些地质情况都在 区域地质 的研究 内容 中。
生控制作用虽不显著但是发挥 出了改造效果 。 内生矿床对成矿 前褶皱需要增加重视 程度 。 褶皱分成 向斜与 背斜 两种 , 一 般前 者对产生矿 产更有利 , 成矿地方 大多 聚集于背斜轴部 、 倾伏端 、 与其轴线平行 的弯 曲转 折处 、 背斜翼部 、 背斜与其它构造 的复 合处。 由于其构造变形 太深 , 围压很大 , 和背斜 比起来它的伴 生 构造发育较差 , 较难形成 圈闭构 造 , 一般 没有控制产生 内生矿 床, 这影 响不 到它控制外生 床矿 。 再次是 裂隙构造 , 许 多节理 、 劈理与裂隙构造是很容易 的容矿构造 , 江南南部许多钨矿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