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四).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四)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瑕疵/龇牙饮恨/营利滞纳金/栉风沫雨
B.悄然/愀然痉挛/劲敌八宝粥/胡谄八扯
C.噱头/矍铄湮没/殷红歼击机/草菅人命
D.伺候/肆意纤夫/翩跹庇护权/刚愎自用
【答案解析】B(A依次为:cī/zī、yǐn/yíng、zhì;B依次是:qiǎo、jìng、zhōu;C依次是:xué/jué、yān、jiān;D依次是:cì/sì、qiàn/xiān、b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萌蘖震撼心无旁骛攻城掠地
B.喋血文身披沙拣金形迹可疑
C.影碟膨胀胸无城府锐不可挡
D.幅员惦量指手画脚甘拜下风
【答案解析】B(A.
掠→C.挡→当
D.惦→掂)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大多数人在用钱计算生活的时候,“乐价比”则人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在心理上是否物超所值。
②作为一名军旅作家,他对军队有着一种本能的难以割舍的,部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让他魂牵梦萦,继而流淌于笔端。
③为了倾听和触摸沙漠,我把我全部的感官都打开到了,因此我听到了不可能再听到的天籁,看见了不可能再见到的纯净的颜色。
A.提议情节极限
B.提倡情结极致
C.提议情节极致
D.提倡情结极限
【答案解析】D(①提议:商讨问题时提出建议供大家讨论。
提倡: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
根据语境,应选“提倡”。
②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
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由语境,应选“情结”。
⑧极限,最高的限度;极致,最高境界,最
大程度。
前者侧重机能与功能,后者侧重精神境界,由语境可知,应选“极限”。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
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答案解析】A(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
用在此处恰当。
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
C项“如影随形”意为“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不合语境。
D项“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多指国家工农业不发达,文化科技水平不高)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凭借95枚金牌,使中国军团在伦敦残奥会上位居奖牌榜第一,继北京残奥会后再创辉煌。
B.9月24日是济南市十八岁成人节,为了培养学生成人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团委开展了高三年级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C.从2011年10月开始,全国工商系统为期9个月开展了打击商标侵权专项行动,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9万多起。
D.中秋节逐渐变成“月饼节”,这提醒了我们,当物质文明日益发达,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也正在一点点被侵蚀。
【答案解析】D(A应该把“使”去掉。
B应该是“举行……仪式”。
C 语序不当,把“为期9个月”放在“开展了”后面。
)
6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
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
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巧妙地融合了中外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其独特性。
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
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亚洲文明。
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中国造纸术、印刷术、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
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仍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
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
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尤为巨大,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以何为代表?一项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是长城和龙。
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外国公众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高度物质化的生活方式等。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使文化能够以直观的形
象体现出来,但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也限制了国外民众对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
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全面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同时,中国文化符号不能一成不变,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如龙的图腾“需淡化其‘威严’的一面,而呈现其和善的一面。
”
6.下列对“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B.中国凭借自己的文化立于世界,通过中国的文化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C.中国文化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
D.中国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
7.下列各句中,不能证明“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其中一个就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亚洲文明。
B.在东亚形成的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是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
C.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古代中国文明的伟大贡献和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
B.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
C.中国文化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内涵了解得不深刻。
D.龙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这样才能更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
【答案解析】6.B(A
项,谈的是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C项,谈的是中国文化的形
成十分独特;D项,“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说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
)
7.A(说的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并没有谈及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
)
8.C(依据文意,中国文化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是由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
7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
复授护军将军。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
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其任率如此。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
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
“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
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养好鹅,羲之往观焉观:观赏
B.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恶:坏事
C.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觉:觉察
D.亦不复征之。
征:征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曾与人书云②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
B.①烹以待之②我卒当以乐死
C.①为写《道德经》②后为其父误刮去之
D.①笼鹅而归②而翼深叹伏
11.不能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②书其扇,各为五字③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⑤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⑥我卒当以乐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12.选出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庚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13.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指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4分)。
(2)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
(3分)。
(3)羲之书初不胜瘐翼郗愔,及其幕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
(3分)
【答案解析】9.B.(“恶”:不高兴,难受。
)
10.D(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A.①“与”动词,寄给;②“与,介词,跟。
8.①“以”表目的,译为“来”。
②“以”表原因,译为“因为”。
C.①“为”:介词,“替”。
⑦“为”:介词,表被动。
)
11.C(“任率”意为“任性率真,不做作”。
③是侧面指王羲之书法高妙。
④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书法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自己感觉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
⑤是讲王羲之不能免俗。
均与“任率”无关)
12.B(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
并不是认为自己的成就应在钟繇、张芝之上)
13.(1)他曾经到门生家去,看见桨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占一半。
(重点词语:诣、书、真草)(2)我过去曾张伯英的十幅章草书法作品,战乱时南渡长江情况狼狈结果全部丢失,经常感叹精妙的真迹永远也见不到了。
(亡绝句意各一分)(3)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
(重点词语:胜、及、方)
【参考译文】
王羲之刚出仕时担任秘书郎,后来又被授予护军将军的职务。
后来他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
改而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确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吗叫,王羲之向她求购没有成功,于是他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
老妇听说他要来,便将鹅杀了烹煮款待他们,使得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
山阴县有一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持要
买。
道士说:“您为我书写《道德经》,可以把整群鹅都送给您。
”王羲之欣然写完《道德经》,后将鹅群装入笼子带回家,很是快乐。
他为人任性真率如此。
他曾经到门生家去,看见菜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占一半。
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丧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
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
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
”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竟相购买。
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
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以上的例子。
王羲之每每自我评价说:”我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该说跟在他后面。
”他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竟然将池水都染成一片黑色,假如让我也像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
”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情,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
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之后深为叹服,因此给王羲之写信说:“我过去曾张伯英的十幅章草书法作品,战乱时南渡长江情况狼狈结果全部丢失,经常感叹精妙的真迹永远也见不到了。
忽然观赏到足下回答家兄的书信,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我感觉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
”
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建康东面各郡的人士尽情游赏山水,以射鸟钓鱼为乐。
又与道士许迈一起采用服食养生之法,不惜跋涉千里去收集矿石类药物。
同时遍游东面各郡,登尽名山,泛舟沧海,感叹说:”我最终会因快乐而死去。
,’谢安曾经对王羲之说:。
进入中年以来,容易为情感伤心,与亲友分别,总是要难受好几天。
,’王羲之回答说:t。
人接近晚年,自然会有这种情形。
最近我依赖丝竹音乐来融化宣泄心中郁积的情感,又总是害怕儿子们察觉,会减少我欢乐的趣味。
”朝廷考虑到他的誓言坚决,也不再征召他为官了。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8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
(4分)。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
(4分)。
【答案解析】(1)前一个“春”指季节,大好春光;后一个“春”既指年华易逝,(2分)又指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
(2分)(提示:扣住“伤流景”“往事后期”)
(2)“弄”字,采用拟人的手法,(1分)准确而形象地传达出花在云散的情况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呈现出妖艳美丽的情态。
(意思相近即可)(3分)(提示:在阴云笼罩、暮色迷茫的情况下,花的丰姿不能展现;但云破天际,大地顿时呈现出皎洁的月光,花自展丰采。
)
9
名篇名句默写(6分)
①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靡不有初,。
(《诗经·大雅·荡》)
②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④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杜牧《阿房宫赋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解析】①江州司马青衫湿鲜克有终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③潦水尽而寒潭清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④可怜焦土
亦足以畅叙幽情
10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
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出水的芙蓉;年轻是、远征的船帆、离弦的利箭:年轻是轰然出山的瀑布、、大漠风沙中的战旗;年轻是金,,年轻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答案解析】答案示例:草原的新绿/初升的太阳/暴风雨中的闪电/年轻是银(4分)
11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4分)
自从斩获诺奖以来,莫言的旧居因为当地官方的热捧,而备受舆论的关注。
近日山东省旅游局调研组也来到高密,考察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要修缮旧居。
前不久,高密市一位官员就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其旧居,准备了这样的说辞:“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儿子已成为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又闻网球运动员李娜成名后,湖北武汉市为其立了雕像;女航天员刘洋返回地球后,河南林州市在其祖籍地特制了“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的招牌,其母还在河南电视台获得了“当代孟母”称号。
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上述现象的明确观点。
并就你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言之成理,字数80左右。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和理由:
【答案解析】答案示例:莫要过度“消费”名人。
理由一:不论是“保护性拆除”,还是我行我素地对名人故居强加修缮,都是不尊重文化和名人的体现。
修缮名人故居的出发点很重要,如果只是建立在创造地方的政绩上,那么这样的修缮注定文化味不足,而铜臭味有余,处理不当,还可能劳民伤财。
理由二: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兼顾经济规律和民众的现实利益,从实际出发,以平和的心态,科学规划,尊重历史,适时合理地开发名人资源,不要过度“消费”莫言及其他名人的社会文化价值。
(观点2分,理由恰当3分)
12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部分词语可增删或调整次序。
(4分)
曾伴随画家马克斯•恩斯特度过许多岁月的由其后人首度送上拍卖场最后被一位匿名电话买家以约1632万美元拍得的《失窃之镜》是马克斯•恩斯特在1941年创作的一幅超现实主义杰作。
18.解析:这是一个包含了多重定语的长句,将其中的定语提炼出来作为单句,剩下的主干部分也作为单句处理即可。
【答案解析】答案:①《失窃之镜》是马克斯•恩斯特创作于1941年的一幅超现实主义杰作。
②这幅画曾伴随画家度过许多岁月。
③马克斯•恩斯特的后人首度把这幅画送上拍卖场。
④这幅画最后被一位匿名电话买家以约1632万美元拍得。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井冈瀑布
黄文山
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但经过整整一个春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地浓绿。
一竿竿翠竹被风轻轻地摇动,在无边的林海中漾起一道又一道波浪。
每天,太阳出来以前是云雾的世界,像是有一群群灰色的巨人在不断地穿梭来往,他们都裹着湿漉漉的大衣,无意间碰上便会沾上一脸一手的水气,令人想起那一场又一场无声却温柔的夜雨。
小溪在不知不觉中丰腴起来,远远近近,似乎到处都是活泼泼的水声。
此时最让人动心的当然还是瀑布。
井冈山的瀑布这样多,多到久住的山民也说不清数量,再详细的地图也无法一一标出每一条瀑布的确切位置。
何况,还有许多季节性的流水游瀑,或守候在你散步的小径旁,或闪现在疾驰的车窗边,常常是在不经意间,使你感受到一种意外的惊喜。
井冈瀑布是那样多姿多彩,变幻不定。
有时,它像一阵风,在岩壑间轻轻地流转呼唤;有时它如漫天大雨,尽情地润湿山峦草木;有时,它是三两个隐者,躲在密密的丛林里轻歌曼舞;而更多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从高高的山崖上呼啸而下,天地为之动容,草木因之失色。
于是,你便明白了,大山的呐喊,原来是这样震人心魄。
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
龙潭在小井附近。
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
大小瀑布在悬崖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
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着瀑布的水面缓缓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
五神河自远山迤逦而来,水流在临近悬崖的豁口之前,或许还有几分踌躇乃至几分慌乱,但跌落时却显得异常的平静。
听不到喧哗和嘈杂,看不到拥挤和推搡,那一种凌空跃下的安详和沉着,让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
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
瀑布落到潭中,发出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
瀑流的下落千姿百态,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只是一味往同伴的身后躲闪,希望借此拖延坠落的时间。
于是,一帘瀑布里,景象万千,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