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证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中国医药 学报
2 0 年第 的证 治
戴 京璋 吕仁和
( L 中医药大学东直 门医院 ,北京 10 0 ) J京 0 7 0
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是一类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相似的疾病,它是与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小球疾病 相对而言的。随着免疫学 、肾活检、分子生物学等 技术的发展 ,对其病因、病理机制及病理形态学等 方面 的认识 不断 丰富 。原发性 肾小 球疾病 属于 中医
学 “ 肾风 ” 肾水 ” 水肿 ”等病 证范畴 。因其 病 、“ 、“ 位在 肾 ,内因 肾元 亏虚 ,外 因 以风邪 为 主 ,证候 复 杂多变 ,且 多 以水 肿 为 主 症故 分 别 名 之 为 “ 肾风 ” 与 “ 肾水 ” 。本文 主要从 中 医学 对该类 疾病 的认识 、 辨治 、方 药等 方 面进行介 绍 。
2 外 因风夹他邪入侵 风为百病之长,寒热 湿毒等邪气 皆可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 ,人里伤肾。 风又为 阳邪 ,其性 开泄 ,因而使 卫外 功能进 一步 下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1 7卷第 4期
中国医药学报
邪正相争剧烈
一
多数调治及时得 当
是 病理产物 ,又是疾 病发生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互为 因果 ,互 相 影 响 。临 床 上 必 须 予 以 辨别 ,及 时 治 疗 ,防 止由此 而加 剧病 情 。
病机
老体衰 , 久病体弱;过度辛劳,耗损过多 ,补充不 及; 失治误治,戕伐肾元;他脏之病,伤及 肾体等
诸多原 因均 可导致 肾元 亏虚 。 肾为 先天之 本 ,一身 阴 阳气 之根 。有 主水液 代谢 、主生 长发育 、主骨 生
聚水浮肿 。另外 风 邪袭肺 ,脾 肾 阳虚 等皆可 为水
肿 的成 因。
实 ,故辨证 应首 辨本虚 ,次 辨标实 ,以指 导 治疗 1 .辨本 虚 肾为 先 天 之 本 ,内 蕴元 阴元 阳, 为水火 之脏 ,与膀 胱互 为表 里。肾 主藏精 ,为 人体 生长 、发育 之源 ;肾主水 ,维 持体 内水液代 谢 的平 衡 ;肾主骨 生髓 ,开窍 于二 阴及耳 。 肾主纳气 ,肺 主呼气 ,共 同维持气 之摄 纳 ;肾水上 济于心 ,心火 下 交 于肾 ,水 火既济 ,则 阴 阳平衡 ;肾为先 天 ,脾
1 水 肿 《 问 ・ 调 论》 说 : “ 素 逆 肾者 水 藏 ,
主津液” 素问・ 。《 经脉别论》又说 :“ 饮人于 胃,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 。可见正常的水液代谢是依赖 于肾 脾肺三脏及三焦 、膀胱的功 能。肾主水 ,司开合 , 阳主开 ,阴主合 ,寒 湿 之邪 伤阳 ,则 开少 合多 ,聚 水为肿 ;肾为 胃之关 ,邪 实伤 肾 ,关 门不利 ,也 可
急性 肾炎
肾元 亏虚
伤} —一 及 — 全 身 —
邪气留敛 久损不愈 r———]
痊 愈
慢性 肾炎 }
外 邪侵 袭
肾 虚 失摄
病情缠绵
经久不愈
回
部分治疗得 当
肾病综 台征
精徽外泄 邪正相争不剧 部分反复发作
隐 匿 性 肾
小 球 疾 病
大部分进 展缓慢
病 因病 机
降,使人体更易感受外邪。风性善行数变 ,就使得 肾小球疾病有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涉及脏腑广泛 、 证候复杂 、症状表现不一等特征。常见病邪及其致 病特 点 为 ① 风寒 :劳 累 汗 出或 饥 饱 入 睡 ,感 受 风 寒 ,乘虚伤肾。轻者发病缓慢 ,肾体渐伤,形成慢 性过 程 ,病情 迁 延 ,难 于治 愈 。风 寒化热 ,邪 正相 争剧烈,发病急 ,若及时处理 , 调治得当,多能痊 愈 ;②风热 : 素体阴虚,病后易从热化生毒 ,损伤 肾络 ,多起病急。轻者易治 ,多可痊愈。少数阴虚 肝旺 ,病情严重 ,进展迅速 ,引动肝风 ,终致肾元 衰败 ,治疗 困难 ,预后 不佳 ;③风湿 :风 邪与 内外 之湿合而致病 。外湿主要得之于冒雨涉水 、居处潮
治疗可获痊愈 ,其他患者则肾功能逐渐减退 ,终将 发展 为 肾功 能衰竭 。病 机转 化如下 图所示 。
主症 析因
致外邪 , 且邪 易留恋 , 难于驱除 ,常使病情迁延难 愈。但肾虚程度不同,感邪深浅各异 ,涉及脏腑有
别 ,因而临床 表现 、治疗 难度 、预后情 况 等亦各 不
相同 。
1 .内因 肾元 亏虚 禀 赋 有 亏 ,先 天 不 足 ;年
情缠绵 ,难于治愈。另外 ,皮肤疮毒等亦可引致本 类疾病 的发生 。 3 其 他 病理 因素 的影 响 由于脏 腑功能 失调 , 外来邪气的侵扰 ,以及情志因素的影响等 ,可以导 致气郁 、血瘀 、痰湿 、湿热 、热毒等证候。它们既
肾元 亏虚 的程 度 ,外邪 的种类 和侵 犯人 体部位 的深 浅 ,以及 治疗 是 否及时得 当等 因素 ,决定 了原 发性 肾小球 疾病 的发 生 、发展 与 预后 。部分病 人经
髓 、主藏精及二阴等功能。肾元亏虚,则水液代谢 等功能出现异常 ,就有水肿 、尿浊、腰痛等表现。
肾元 不足 ,影 响其他脏腑 功能 ;正 气亏虚 ,还 易招
湿 、衣 着湿冷 等 ;内湿则 因脾 肾 阳虚 ,水 湿不得运 化外泄所 致 。风湿之 邪 ,流经血 脉 ,伤及 肾体 ,病
病 因
中医学认为肾主水。 《 素问 ・ 水热穴论》中讲 : “ 肾汗出逢 于风 ,……传为腑肿 ,……本 之 于肾, 名 日风水 。还有 一 些 篇 章 也述 及 了 以浮 肿 为 主症
的 “ 风 ”病 。后 世 医 家对 此 也 有 诸 多 论 述 。 因 肾
此 , 肾脏 的生理功能 、病理表现及与其他脏腑的 从 关 系和近 年研究 进展等 方 面来看 ,原发性 肾小 球疾 病的病位 在 肾 ;它 的发生是 由于肾元 亏虚 ,风热寒 湿毒等邪气夹杂侵袭而成,另外还有痰湿瘀热等多 种 因素 的影 响 。其病 因大致有 以下 几方 面 。
中国医药 学报
2 0 年第 的证 治
戴 京璋 吕仁和
( L 中医药大学东直 门医院 ,北京 10 0 ) J京 0 7 0
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是一类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相似的疾病,它是与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小球疾病 相对而言的。随着免疫学 、肾活检、分子生物学等 技术的发展 ,对其病因、病理机制及病理形态学等 方面 的认识 不断 丰富 。原发性 肾小 球疾病 属于 中医
学 “ 肾风 ” 肾水 ” 水肿 ”等病 证范畴 。因其 病 、“ 、“ 位在 肾 ,内因 肾元 亏虚 ,外 因 以风邪 为 主 ,证候 复 杂多变 ,且 多 以水 肿 为 主 症故 分 别 名 之 为 “ 肾风 ” 与 “ 肾水 ” 。本文 主要从 中 医学 对该类 疾病 的认识 、 辨治 、方 药等 方 面进行介 绍 。
2 外 因风夹他邪入侵 风为百病之长,寒热 湿毒等邪气 皆可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 ,人里伤肾。 风又为 阳邪 ,其性 开泄 ,因而使 卫外 功能进 一步 下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1 7卷第 4期
中国医药学报
邪正相争剧烈
一
多数调治及时得 当
是 病理产物 ,又是疾 病发生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互为 因果 ,互 相 影 响 。临 床 上 必 须 予 以 辨别 ,及 时 治 疗 ,防 止由此 而加 剧病 情 。
病机
老体衰 , 久病体弱;过度辛劳,耗损过多 ,补充不 及; 失治误治,戕伐肾元;他脏之病,伤及 肾体等
诸多原 因均 可导致 肾元 亏虚 。 肾为 先天之 本 ,一身 阴 阳气 之根 。有 主水液 代谢 、主生 长发育 、主骨 生
聚水浮肿 。另外 风 邪袭肺 ,脾 肾 阳虚 等皆可 为水
肿 的成 因。
实 ,故辨证 应首 辨本虚 ,次 辨标实 ,以指 导 治疗 1 .辨本 虚 肾为 先 天 之 本 ,内 蕴元 阴元 阳, 为水火 之脏 ,与膀 胱互 为表 里。肾 主藏精 ,为 人体 生长 、发育 之源 ;肾主水 ,维 持体 内水液代 谢 的平 衡 ;肾主骨 生髓 ,开窍 于二 阴及耳 。 肾主纳气 ,肺 主呼气 ,共 同维持气 之摄 纳 ;肾水上 济于心 ,心火 下 交 于肾 ,水 火既济 ,则 阴 阳平衡 ;肾为先 天 ,脾
1 水 肿 《 问 ・ 调 论》 说 : “ 素 逆 肾者 水 藏 ,
主津液” 素问・ 。《 经脉别论》又说 :“ 饮人于 胃,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 。可见正常的水液代谢是依赖 于肾 脾肺三脏及三焦 、膀胱的功 能。肾主水 ,司开合 , 阳主开 ,阴主合 ,寒 湿 之邪 伤阳 ,则 开少 合多 ,聚 水为肿 ;肾为 胃之关 ,邪 实伤 肾 ,关 门不利 ,也 可
急性 肾炎
肾元 亏虚
伤} —一 及 — 全 身 —
邪气留敛 久损不愈 r———]
痊 愈
慢性 肾炎 }
外 邪侵 袭
肾 虚 失摄
病情缠绵
经久不愈
回
部分治疗得 当
肾病综 台征
精徽外泄 邪正相争不剧 部分反复发作
隐 匿 性 肾
小 球 疾 病
大部分进 展缓慢
病 因病 机
降,使人体更易感受外邪。风性善行数变 ,就使得 肾小球疾病有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涉及脏腑广泛 、 证候复杂 、症状表现不一等特征。常见病邪及其致 病特 点 为 ① 风寒 :劳 累 汗 出或 饥 饱 入 睡 ,感 受 风 寒 ,乘虚伤肾。轻者发病缓慢 ,肾体渐伤,形成慢 性过 程 ,病情 迁 延 ,难 于治 愈 。风 寒化热 ,邪 正相 争剧烈,发病急 ,若及时处理 , 调治得当,多能痊 愈 ;②风热 : 素体阴虚,病后易从热化生毒 ,损伤 肾络 ,多起病急。轻者易治 ,多可痊愈。少数阴虚 肝旺 ,病情严重 ,进展迅速 ,引动肝风 ,终致肾元 衰败 ,治疗 困难 ,预后 不佳 ;③风湿 :风 邪与 内外 之湿合而致病 。外湿主要得之于冒雨涉水 、居处潮
治疗可获痊愈 ,其他患者则肾功能逐渐减退 ,终将 发展 为 肾功 能衰竭 。病 机转 化如下 图所示 。
主症 析因
致外邪 , 且邪 易留恋 , 难于驱除 ,常使病情迁延难 愈。但肾虚程度不同,感邪深浅各异 ,涉及脏腑有
别 ,因而临床 表现 、治疗 难度 、预后情 况 等亦各 不
相同 。
1 .内因 肾元 亏虚 禀 赋 有 亏 ,先 天 不 足 ;年
情缠绵 ,难于治愈。另外 ,皮肤疮毒等亦可引致本 类疾病 的发生 。 3 其 他 病理 因素 的影 响 由于脏 腑功能 失调 , 外来邪气的侵扰 ,以及情志因素的影响等 ,可以导 致气郁 、血瘀 、痰湿 、湿热 、热毒等证候。它们既
肾元 亏虚 的程 度 ,外邪 的种类 和侵 犯人 体部位 的深 浅 ,以及 治疗 是 否及时得 当等 因素 ,决定 了原 发性 肾小球 疾病 的发 生 、发展 与 预后 。部分病 人经
髓 、主藏精及二阴等功能。肾元亏虚,则水液代谢 等功能出现异常 ,就有水肿 、尿浊、腰痛等表现。
肾元 不足 ,影 响其他脏腑 功能 ;正 气亏虚 ,还 易招
湿 、衣 着湿冷 等 ;内湿则 因脾 肾 阳虚 ,水 湿不得运 化外泄所 致 。风湿之 邪 ,流经血 脉 ,伤及 肾体 ,病
病 因
中医学认为肾主水。 《 素问 ・ 水热穴论》中讲 : “ 肾汗出逢 于风 ,……传为腑肿 ,……本 之 于肾, 名 日风水 。还有 一 些 篇 章 也述 及 了 以浮 肿 为 主症
的 “ 风 ”病 。后 世 医 家对 此 也 有 诸 多 论 述 。 因 肾
此 , 肾脏 的生理功能 、病理表现及与其他脏腑的 从 关 系和近 年研究 进展等 方 面来看 ,原发性 肾小 球疾 病的病位 在 肾 ;它 的发生是 由于肾元 亏虚 ,风热寒 湿毒等邪气夹杂侵袭而成,另外还有痰湿瘀热等多 种 因素 的影 响 。其病 因大致有 以下 几方 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