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胃脘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
传统医学
胃脘痛是中医病名,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胃下
垂,胃神经官能症等多个病种。

胃脘痛以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为基本特
点。

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
弱等。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
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
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脘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
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脘
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
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淤血内结,气滞血淤,阻碍
中焦气机,而致胃脘痛发作。

总的说来,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
调,横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一是由脾不健运,胃
失和降而导致,宜用温通、补中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

中成药治疗胃脘痛,药性比较平和,药效缓慢而持久,携带服用方
便,颇受患者的欢迎。

为了便于胃病患者的正确选药,兹将胃脘痛常见
症情分成5个类型,治疗宜对症选药。

1.脾胃虚寒型:常见于各种慢性胃炎、溃疡病,病程较长。

症见脘
痛绵绵,得食痛减,时泛清水,胃部冷感,喜饮热汤,大便溏薄,舌质
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症属脾胃虚寒。

治宜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用药:建中丸,口服。

每次8粒,一日3次,开水送服。

如虚寒较
甚,面色㿠白,手足不温,改用附子理中丸。

2.肝气郁滞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表现为脘
痛且胀,时而引及胁、背,情绪抑郁时加重,时易嗳气反酸,舌苔薄
白,脉象弦缓,症属肝气郁滞,横逆犯胃。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药:疏肝调胃丸,口服,每次6克,一日3次,开水送服。

或口服
三九胃泰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送服。

3.气滞血淤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症见
胃脘胀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腹拒按,或有黑便,舌质紫,脉细
涩;症属气滞血淤,胃络损伤。

治宜行气活血,行淤止痛。

用药:失笑散合活血丸,每次6克,一日2次。

以失笑散10克(绢
包)煎汤送服。

4.气虚型:多见于胃下垂,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等。

症见长期
饮食不佳,食后饱胀,嗳气倦怠无力。

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边有齿
痕,脉细弱,症属脾胃虚弱,胃气郁滞,治宜健脾益气,开胃疏运。

用药:参茯丸,每次8粒,一日3次,米汤送服。

或香砂丸口服,服
法同上。

5.阴虚型: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大出血后。

临症常见
胃脘灼痛,嘈杂似饥,纳呆口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
少,脉细无力;症属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治宜健脾养胃,生津助运。

用药:珍珠丸,每次8粒,每日3次;合用沙参百合颗粒,每次1袋,
一日两次,开水送服。

46
家庭医药 2018.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